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丨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7 20:35 1

摘要:“千万工程”在浙江实施20多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不久前举行的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进行了再部署。

“千万工程”在浙江实施20多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不久前举行的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进行了再部署。

在桐乡崇福镇东安村,农创客们正在直播带货。一片“花生马戏团”叶子卖出2.6万元,整株“红水晶”3万元成交……在农创客们的手中,村里的“土疙瘩”变成了“香饽饽”。张静惠从乡间搜集来的土布,经过文创设计,成为爆款,一年卖出2000多万元。

嘉兴桑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静惠:其实现在有“土”其实是最时髦的,这几年发展我们也从1个直播间发展到15个直播间,应该说明年最大的布局就是TikTok,就是能够把它往海外去输送。

热闹的东安村,此前却是一个“空心村”。随着全省“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当地一手改善环境,一手建起了农创园。完善的配套设施,引来了近300位青年,围绕花卉等特色项目创新创业。这份“土特产”,带动村民每年增收超4.2万元。

桐乡市崇福农创园运营负责人 郑巧飞:“千万工程”改变了我们整个风貌跟面貌,所以年轻人就会愿意进来,他们整个农创主体每年的产值加起来超过3个亿,你们可以看到整个园区是朝气蓬勃的。

东安村的蝶变,是浙江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缩影。自2003年启动以来,“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引领、万村振兴”,久久为功、持续深化。“十四五”期间,全省城乡收入比从2021年1.94缩小到1.83,建成10亿元以上的“土特产富”全产业链126条,超半数乡村建成和美乡村。

浙江省缩小“三大差距”专班成员 张玉洁:“千万工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农村环境整治的范畴了,接下来将把“千万工程”所蕴含的这种经验贯穿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全过程,要聚焦山区海岛县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同步增长等等,最终实现我们全体人民的一个共同富裕。

聚焦“十五五”发展,省委全会强调,要在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

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我省正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一体推进“四力强城、三美兴村、双向融合、全域富民”。

在绍兴新昌,这片杭白菊花海最近火爆全网,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当地把岩贝村、金山村、后岱山村“打包”,花海、民宿、游玩等各村特色项目串珠成链。

绍兴游客 朱波:亲自采摘,我们再可以自己去烘干、泡茶,一条龙的(体验)。

组团发展,放大优势。尝到了甜头,当地准备引入第三方市场化运营公司,进一步盘活各村资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新昌县下岩贝·金山上片区党委书记 吴初健:根据各村的自身优势,形成吃住游玩在下岩贝,公共服务在后岱山,产业发展在金山的差异化集群发展新格局。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十五五”期间,我省还将探索“大镇带小乡”、多镇(乡)联合等组团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发展飞地”建设,持续做强山区海岛县“一县一业”;同时,深入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辐射“六大工程”,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乡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来源:中国蓝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