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林先把“三春”的含义解释一番,说:“我仔细阅读了三个中秋节的故事,终于发现了道士密信中提到的神秘数字的含义。”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诺大的故宫笼罩在深沉与神圣的平静之中。
马天龙走进屋里,方莹跟在身后,手里提着几个餐盒。马天龙打开顶灯,柔和的灯光给沉闷的屋里涂上一层淡淡的黄色。
“怎么样?查到什么了吗?”马天龙问。
“大有收获。”关林兴奋地说。
“来,先吃饭,饭后详细听听你的见解。”方莹说。
关林问:“晓雯呢?”
“她先回去了,天龙说你躲到这里查资料,我估计今晚上你会弄到很晚。”
饭后,三个人围坐在桌前。马天龙说:“说说你的收获吧。”
关林先把“三春”的含义解释一番,说:“我仔细阅读了三个中秋节的故事,终于发现了道士密信中提到的神秘数字的含义。”
“就是说,你破解了红楼密码?”方莹的眸子里闪烁着兴奋的光泽。
关林笑笑,说:“其实,我原来就注意到这些数字了,只是没有和乾隆及两个皇后联系起来。书中的三个中秋节,暗含几个神秘数字,‘十三’、‘十五’和‘二十二’,这几个神秘数字透漏出三个重要的日子,这就是道士说的红楼密码。”
“你已经破解了‘二十二’的含义,那‘十三’和‘十五’是什么意思?”方莹问。
“小说在第一个中秋节,已为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埋下伏笔。我们看贾雨村的中秋咏月诗,‘时逢三五便团圆’,十逢三是十三,而康熙、雍正、乾隆和两个皇后的命运都与‘十三’有关。”
方莹说:“你详细说说。”
“贾雨村的中秋咏月诗,不仅隐写了乾隆的生日,而且也道出了胤禛的登基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在北京畅春园驾崩,同日,胤禛继位,成为饱受争议的雍正皇帝。乾隆诞生、康熙死亡,雍正继位的日子都是十三日。”
“第二个中秋节里也有‘十三’吗?”方莹问。
“有。第三十七回写道:贾政出门后,宝玉与众姐妹结成诗社。众人拟以白海棠作诗。迎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是一首七言律,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说着,从韵牌匣子里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注意:这里两次出现了‘十三元’,这两个‘十三’是什么日子?”
马天龙立刻说:“是雍正暴亡、乾隆登基、富察氏被册封为皇后的日子。”
“对,天龙,没想到你这么熟悉清史。”关林感到有些惊讶。马天龙淡淡一笑,没吭声。
关林接着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暴亡。书中描写,宝玉在贾政出门后,在园子里玩了两天之后,与众姐妹结成诗社。次日刘姥姥进大观园。刘姥姥在大观园住了两夜,王熙凤的女儿在八月二十五日晚上在园子里着凉病倒了,据此推算,宝玉和众姐妹结诗社的日子就是八月二十三日。因此,第一个‘十三’是指雍正十三年,雍正暴亡,乾隆登基。”
方莹说:“书中以好几回的篇幅写中秋诗社咏海棠诗,作《菊花咏》,吃螃蟹,作《螃蟹咏》,贾母夜宴,刘姥姥与众姐妹行酒令等行为,暗喻雍正暴亡,天下欢庆。是这个意思吗?”
“正是。宝玉所作的《访菊》诗中有‘冷吟不尽兴悠悠’,‘休负今朝挂杖头’之句,乾隆的登基大典是在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但实际上,从雍正死亡的那一刻起,他已成为新一代的天子。虽然皇阿玛去世,使乾隆伤感不已,然‘冷吟’之后是‘兴悠悠’,因为,他已经登上权力的顶峰,所以要‘休负今朝挂杖头’。挂杖头,语用《世说新语》阮修‘以百钱挂杖头,至店,便独醉酣畅’事。宝玉诗中的‘挂杖头’是兴致很高的意思。雍正一死,弘历就成了当今天子——皇上,当然兴致很高。”
方莹笑问:“那第二个‘十三’就是富察氏被册封为皇后的日子?”
“对。雍正去世的当夜,乾隆奉懿旨册封富察氏为皇后。林黛玉在《咏菊》一诗中有“无赖诗魔昏晓侵”之句,意思是说诗歌创作的冲动从早到晚地侵扰着她,令她兴奋不已,暗喻的是富察氏被册封为皇后时的激动心情。”
方莹疑惑地沉思道:“这会不会是巧合?”
关林断然答道:“绝不是巧合,第三个中秋里,神秘数字还将出现。”
AI绘图:张凯庆
《红楼密码》2019年10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1年1月独家授权喜玛拉雅,王更新播讲
2025年11月15日
来源:董宇讲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