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超准 15 倍:塑料玩具安全调查显示有毒元素严重超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15:25 1

摘要:最高超准 15 倍:塑料玩具安全调查显示有毒元素严重超标

一项针对巴西市售玩具的大规模调查显示,这些产品普遍存在有害金属污染现象,暴露出制造业监管与安全执法的缺失。虽然生物利用度测试表明有毒物质的即时释放量有限,但整体毒素含量之高仍反映出更深层的系统性隐患,可能对儿童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一项针对巴西市售 70 件塑料儿童用品的检测分析发现,大多数样本存在化学污染问题,有毒物质含量最高超出法定标准 15 倍,其中钡、铅、铬和锑是最常检出的有害元素。

由圣保罗大学(USP)与阿尔费纳斯联邦大学(UNIFAL)联合开展的研究显示,巴西市售塑料玩具中含有大量有害化学物质。这项调查检测了 70 件国内外生产的玩具产品,是迄今为止巴西对儿童用品化学危害最全面的评估,相关成果已发表于《暴露与健康》期刊。

在圣保罗研究基金会(FAPESP)支持下,研究团队发现多数玩具不符合巴西国家计量、质量与技术研究院(INMETRO)及欧盟的安全标准。最严重的问题是钡污染:44.3% 的玩具超标,部分样品浓度达法定限值 15 倍。钡暴露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瘫痪等心脏和神经系统损伤。

铅铬锑同步超标

研究同时检测到铅、铬和锑的浓度异常。32.9% 样品的铅含量超标(最高达标准值 4 倍),这种神经毒素会导致儿童永久性神经损伤、记忆力下降和智商受损;24.3% 的玩具锑含量异常,该物质可能引发消化道疾病;具有致癌性的铬则在 20% 的样品中超标。

该研究负责人、刚完成 FAPESP 资助博士后项目的罗查(Bruno Alves Rocha)表示:“这些数据揭示了多重污染和监管缺失的严峻现状。我们建议实施更严格的管控措施,包括定期实验室检测、产品溯源体系和更严苛的认证标准,尤其对进口商品。”

研究人员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精准检测出 21 种潜在毒性元素。为模拟儿童吮吸玩具场景,团队采用微波辅助酸消解法测试化学物质释放情况。通过生物利用度测试设定了两种暴露情境:基于中位数的正常暴露和基于最大值的高强度暴露。

罗查指出:“虽然胃液模拟环境下物质释放率仅 0.11%-7.33%,但这不能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考虑到多数样品中检测到的总浓度极高。”

研究还揭示了产业链污染线索:“镍、钴、锰元素间的相关性表明其同源特性,米色玩具金属浓度更高可能源于涂料供应商,这为后续监管提供了方向。”

除有毒元素外,该团队在既往研究中还发现双酚、对羟基苯甲酸酯和邻苯二甲酸酯等内分泌干扰物。罗查强调:“这已非首次出现警示性结果,保护儿童健康亟需采取紧急行动。”

参考文献:《巴西玩具中的潜在毒性元素:基于生物可及性的儿童健康风险评估》,作者:Bruno Alves Rocha、Mariane Gonçalves Santos 和 Fernando Barbosa Jr. 等,2025年8月22日发表于《暴露与健康》。DOI: 10.1007/s12403-025-00731-2

来源:育儿经验学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