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不再只看IgE!2025版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14条精华推荐速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20:24 1

摘要:近日,正式发布。过敏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成人哮喘60%以上、儿童哮喘80%以上。其在发病机制、诊疗策略上与非过敏性哮喘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

近日,正式发布。过敏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成人哮喘60%以上、儿童哮喘80%以上。其在发病机制、诊疗策略上与非过敏性哮喘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

本次指南是在2019年第一版基础上的重磅更新,它整合了近年的研究突破与最新临床证据,对过敏性哮喘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常见过敏原、临床表现、诊断技术和标准、治疗和预防原则进行了增补修订,对定义和发病机制、过敏原检测技术及内型评估进行了重大更新。同时,指南紧密结合中国防治现状,在变应原免疫治疗(AIT)、生物靶向治疗、三级预防等方面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建议。

全文最终凝练成14条清晰的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份权威、实用的指导性文件,全面提升我国过敏性哮喘的规范化诊疗与管理水平。

推荐意见 1:

过敏性哮喘的诊断应建立在哮喘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应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以尽可能明确过敏原暴露与哮喘症状的相关性,同时行IgE介导的致敏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SPT)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或过敏原激发试验(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推荐意见 2:

目前IgE致敏相关检查仍然是诊断过敏性哮喘的主要检查手段。SPT和sIgE诊断价值较高,如结果不一致,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B);如临床高度怀疑过敏性哮喘,而SPT或/和sIgE不确定,应进一步进行过敏原激发试验或体外激发试验(BAT),从安全性和操作简便性的角度,优先推荐NAC,BAC不推荐为常规检查项目,有条件的单位可酌情开展(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D)

推荐意见 3:

评估过敏性哮喘的内型有助于指导哮喘的精准治疗,特别是生物靶向药物的选择。从诱导痰、气道呼出气及其冷凝液、外周血和其他体液获取的生物标志物可作为内型鉴别的依据,目前临床价值比较肯定的是诱导痰/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其他指标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尚待研究。过敏性哮喘的内型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临床上常用的内型为2型高表达(T2高)和2型低表达(T2低),或分为EOS性哮喘和非EOS性哮喘(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推荐意见 4:

过敏性哮喘的诊断需首先满足哮喘的诊断标准。没有过敏原激发试验或/和过敏原检测不能诊断过敏性哮喘,而仅有过敏原检测阳性,无哮喘症状和呼出气流可变性的证据也不能诊断过敏性哮喘(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推荐意见 5:

过敏性哮喘需要和其他伴有喘息症状、同时有EOS或/和IgE增高的疾病相鉴别,包括但不限于ABPA、ABPM、EGPA、EOS性肺炎(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推荐意见 6:

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确诊后应尽快开始以糖皮质激素(ICS)为基础的阶梯式治疗,长期治疗方案分为首选的ICS-福莫特罗按需(AIR)或维持+按需治疗(MART 疗法)和次选的ICS及ICS/长效β22受体激动剂(SABA)按需治疗;任何情况下不建议单独使用SABA治疗(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推荐意见 7:

AIT是针对过敏性哮喘病因的基本治疗方法,也是目前唯一可能改变哮喘自然病程的对因治疗,推荐用于所有无禁忌证的过敏性哮喘患者。临床上常用SCIT和SLIT,二者疗效基本相当,但SLIT更方便,安全性更高(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推荐意见 8:

对ICS/LABA控制不佳的中重度过敏性哮喘,附加抗IgE单抗治疗有助于减少急性发作、改善哮喘控制,长期使用安全性良好(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B);联合抗IgE单抗有助于增加患者对AIT的耐受性、更快达到维持剂量并降低过敏反应的风险(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D)

推荐意见 9:

过敏性哮喘属于2型炎症性疾病,目前针对2型炎症的其他生物制剂抗IL-5/IL-5R单抗、抗IL-4/IL-13R单抗、抗TSLP单抗对包括过敏性哮喘在内的2型高表达哮喘均能够减少急性发作、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可根据具体的内型选择使用(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推荐意见 10:

过敏性哮喘常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特别是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会严重影响哮喘的控制。在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同时应重视对此类疾病的处理,对常规药物治疗反应不佳者可根据内型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推荐意见 11:

食物过敏频繁发作或有严重发作的哮喘患者,宜采取适当的食物规避;也可应用抗IgE单抗治疗或联合食物脱敏疗法(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推荐意见 12:

对于儿童过敏性哮喘患者,尽早启动以ICS为基础的维持治疗和AIT治疗,有可能延缓或阻断疾病的进程(推荐强度:中。证据等级:B)

推荐意见 13:

避免或减少过敏原暴露是过敏性哮喘管理的重要内容,无论哮喘控制与否,都应坚持不懈。应尽可能明确引起哮喘的过敏原,采取针对性的避免暴露的措施。相关措施应科学、可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避免和减少过敏原暴露有助于改善哮喘控制,减少急性发作(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B)

推荐意见 14:

过敏性哮喘的三级预防旨在预防哮喘发病、延缓疾病进展、预防急性发作并降低死亡率。建议孕期或婴幼儿期尽可能避免抗生素、烟草或污染物的环境暴露。有哮喘风险的儿童应尽量避免尘螨、潮湿环境、霉菌和霉菌气味的环境暴露(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B)。针对变应性鼻炎的 AIT 及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其进展为哮喘或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选择有适应证的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AIT(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来源:医脉通呼吸科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