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日翟东升教授在一场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论坛上甩出重磅观点:“建议德国尽快将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5%以上”,还断言“欧美正在加速南非化”。
11月2日翟东升教授在一场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论坛上甩出重磅观点:“建议德国尽快将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5%以上”,还断言“欧美正在加速南非化”。
这话听着惊人,背后却藏着三件事:军备竞赛、AI金融泡沫、全球秩序再洗牌。
翟东升不只是提出预警,而是在用事实一锤锤敲醒西方的幻觉,同时也给中国敲响一个战备的钟声,翟东升这一刀劈在了欧美当前最痛的神经上:军费与债务交织成死结。
根据他的表述,如果德国将军费开支提高到3%甚至5%的GDP占比,看似是“升级防御”,实际上是在摧毁欧洲自身的财政平衡。“谁想打仗,谁就得先破产”,这是欧洲现在最难逃的逻辑。
美国则更惨,翟指出过去几年特朗普政府通过提高消费品关税搜刮经济,在2020年前后每年能从中国等国家进口商品中抽取超过2000亿美元税收,以支持“富人减税”和“军费增加”的计划。这不是贸易,是抢劫。
但问题是这招玩到尽头,没人再买账,中国拥有完整工业链与内需市场,已准备“绕开美元,自立供给”,美国的老办法失效了。
欧美要维持全球驰骋的军力,军费就得涨,可一旦军费涨穿GDP,而又没有实质战争,经济就会快速边缘化。“欧美或许将走向南非那样的长期低增长+贫富分化剪刀差加剧的路径”,翟东升预测道。
翟东升另一个核心提醒是“AI将引爆下一轮金融泡沫破裂”,有人觉得是杞人忧天?
恰恰相反,他看到的是目前还藏在资本盛宴背后的火药桶,美股当前最大行情就是AI热,OpenAI、NVIDIA、DeepMind市值暴涨,形成所谓“AI版的‘大到不能倒’”。这就像2008年的房贷衍生品一样,当故事讲过头、预期拉到催生投机时,泡沫必然爆。
根据翟的逻辑,当前AI赛道正接近康纳特曲线的峰点(也就是泡沫即将破裂的那一段)。而美国的做法是走“赌神式”路径:先梭哈,后清算,赌自己抢先中国实现AGI。
而中国则更现实,搞“AI+场景实投”。
比如AI替代研发制药流程、替代港口管理、替代工艺检测流程,讲究实际落地。翟东升亲自走访国内某AI公司,该企业靠生产“替代研发流程的AI技术”已实现实质净利润盈利,比起OpenAI还在不断融资烧钱,这才是正路。
但即便如此,中国的AI企业很难完全避开全球资本的泡沫破灭带来的冲击。毕竟一旦纳斯达克动荡,作为出口驱动和资本嵌套的一部分,中国也难独善其身。
翟东升点破全局,现在的国际结构,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多极世界”,而是“中美两极+外围跟班”。
而中国从未掩饰对真正多极世界的向往,“如果德国真的将军费提升到5%”,“如果法国也跟进”,这将带来结构性的全球变局,美国世界霸权的金融与军事单极身份或许就此终结。
翟东升非常务实,他明确表示从短期看,中美将迎来一个相对平稳的博弈平衡期。但长期看,分裂不可逆。中美都要重建本国大宗物资的供应链:美国重构矿产、化石材料产能,中国提升芯片、AGI等关键科技的自主率。
这意味着全球不再是一套游戏规则,而是出现“两套并行系统”:技术、金融、话语权全面“脱钩”,一个“平行世界的全球化”将形成。
经济就是战略,今天荷兰随意搞一个中国半导体企业,搞砸的不是自己国家对华贸易,而是整个欧洲华人投资人的信心。这不是制裁,是自残。
也难怪翟东升在发言中毫不讳言:“希望欧洲人清醒过来,不要总想做两头押宝的‘银行劫匪’。”
有人会问欧美怎么会走向“南非化”?
答案其实不复杂,翟东升给出了几个核心症候。
严重的经济空心化(脱实向虚,制造业外包);高债务(美联储撒钱印币,债务GDP比破100%);高福利低效率制度灌水(持续性移民福利输送+医保赤字);社会动荡与种族冲突(白人社会结构迅速变化,边缘年轻人暴力增加)。
这些就是“南非化”的四个现象,不是种族角度,而是系统性失能+经济失衡所导致的长期滑坡。
而一旦“美元霸权+技术垄断”的双核心失效,欧美将无法维持霸权体系,结果就是内卷、冲突和动乱。
南非用三十年滑至全球边缘,那么欧美也未必不能用十五年走完这一轨迹。只不过加速度和起点不同而已。
对中国来说,这一切既是挑战,也是破局的机会。
不要幻想欧美崩得越快我们越爽,这种事只会引发系统性混乱。关键在于如何在西方体系逐渐失能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供给链、自己的科技权重、自己的规则体系搭造起“平行方案”。
翟东升的深意其实不是简单批评欧美,而是在提醒我们当全球秩序滑向多极,最容易变成牺牲品的,是认不清自己位置的国家,而不是主导者和搅局者。
总之准备打持久仗,不光是产业战、科技战,还有金融战、话语权战,甚至认知战,这才是真正的“后美元时代”初拍第一响。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科普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