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的国内汽车市场中,红旗的表现足以用亮眼来形容。截至目前,红旗品牌今年累计销量突破38万辆,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更是以4.5万辆、同比19.9%的增长,为“十四五”收官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导语:当下的红旗需要的,不是一次品牌焕新,而是一场更彻底的自我革命。
在2025年的国内汽车市场中,红旗的表现足以用亮眼来形容。截至目前,红旗品牌今年累计销量突破38万辆,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更是以4.5万辆、同比19.9%的增长,为“十四五”收官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个曾被视为“国车”的传统豪华品牌,仅用7年便达成200万辆累计销量,增速远超行业均值44%——这样的成绩单,足以让外界看到红旗“二次创业”的决心与执行力。
然而,在品牌整体向上的光鲜曲线中,一条刺眼的“断层线”正在浮现:作为红旗向新能源与年轻化转型的核心抓手,“红旗天工”系列却交出了与预期相去甚远的答卷。被寄予“里程碑”厚望的天工08,10月销量仅147辆;其余两款产品月销长期徘徊在百辆级。
当子品牌“红旗”与高端子品牌“金葵花”稳步向前之际,身处中间担当破局重任的天工系列却屡屡折戟。这也为这场关乎红旗未来的转型之战,增添了不少阴霾。
品牌焕新:三驾马车分工明确
11月份上旬,在红旗公布完10月份销量战报后,它还悄悄玩了一手大动作——启动品牌焕新战略。不同于简单的LOGO更新或产品线调整,这次战略的核心是将品牌拆分为“红旗”“红旗天工”“红旗金葵花”三大子品牌,各自承载不同使命,形成差异化矩阵。
“红旗”主品牌作为“基本盘”,继续扛起销量与利润大旗。它既保留经典燃油车序列,也全面覆盖混动、纯电新能源车型,目标是在主流市场巩固地位。数据显示,2025年红旗燃油车仍占品牌销量的60%以上,但新能源占比正快速提升至35%,这得益于H5、HS5等主力车型的电动化改款。
“红旗金葵花”则是品牌向上的“塔尖”。这个以“国车精神”为内核的子品牌,聚焦顶级豪华市场,目标用户是注重身份象征的高净值人群。其首款车型L5售价超500万元,限量定制模式让它成为“中国版劳斯莱斯”,起到了拉动了品牌调性,通过高溢价为母品牌输血的关键作用。
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红旗天工”。作为“向新使命”的载体,它被定义为“红旗年轻化的具象化抓手”,承担着吸引Z世代、拓展新用户群体的重任。按照规划,天工将以“新潮设计+智能科技+个性体验”为标签,主攻15万-30万元新能源市场——这是当前增长最快、竞争最激烈的赛道,也是红旗摆脱“传统燃油车刻板印象”的关键战场。
从战略逻辑看,三驾马车分工清晰:主品牌稳基本盘,金葵花树高度,天工拓增量。但在2025年的市场验证中,天工的“拓增量”任务显然未达预期。
天工产品发屡屡折戟,或为红旗转型拖后腿
去年11月,红旗品牌举办新技术新品牌战略发布会,宣布在“All in新能源”的战略上将继续深入,并推出天工系列。按照规划,该系列将依托“天工纯电平台”和“九章智能平台”,覆盖轿车、SUV、MPV全品类,目标是在2025年贡献品牌新能源销量的40%,并助力红旗冲击“中国豪华新能源第一品牌”。
然而,一年后的今天,天工系列的处境堪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以天工08为例,这款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的“里程碑产品”,搭载了搭载极低温电芯、最高111kWh超大电池、红旗司南高阶智驾系统和灵犀座舱,官方指导价23.98万元-33.98万元。上市前,其“中国红旗智造”“百万级智能驾驶体验下探至40万区间”等卖点被广泛传播,但终端反馈却异常冷淡。进入2025年,天工08又露粗推出了不同版本:先锋版和智选版,试图提振销量,但从终端销量来看,这一举措并未奏效。
另一款天工SUV——天工06的处境更尴尬。这款主打“年轻化”的中型纯电SUV,定价售价17.98万元-22.58万元万元。该车搭载 900V 平台和超长 780 公里续航,以及纯视觉智驾系统支持城市 NOA 和跨层记忆泊车以及循迹倒车等功能,可以说配置上已经无限逼近20万元主流市场。
但其市场表现仍是不佳,根据第三方的数据显示,天工06在今年4、5、6月份的成绩分别为172辆、154 辆和438辆,销量始终在百余辆起伏,未能担起提振销量重任。业内人士认为,红旗天工06有一种,什么都有但又什么都不精的状态,消费者无法精准播捉到它的特点和优势。现在市面上产品五花八门,天工06没有一个聚焦点和特性,很难脱颖而出。
“天工系列的问题,本质是战略落地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他进一步指出,红旗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行政豪华”标签,在新能源领域反而成了负担。“年轻用户买新能源,更看重科技感、性价比和社交属性;而红旗还在用‘高端’‘大气’的传统话术,没有讲好新能源的新故事。”
2025年是红旗新能源转型的关键之年,红旗子品牌和金葵花的向上,证明了红旗在转型中的努力与付出,但天工的失利,也暴露了传统车企向新赛道转型的深层挑战——不是简单地推出子品牌、改几款产品,而是需要从组织架构、研发逻辑到用户运营的全面革新。
对于红旗而言,天工系列不仅是销量增量的来源,更是品牌能否在新能源时代“活下来、立得住”的试金石。若不能即使改变策略、调整品牌打法、增强品牌市场认可度,红旗的转型或将因此陷入“大而不强”的困境。
或许,当下的红旗需要的,不是一次品牌焕新,而是一场更彻底的自我革命。
来源:中车评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