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企领域违规挂证取酬问题,是“靠企吃企”的典型表现,不仅严重扰乱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阻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更易滋生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隐患,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整治。交子公园投资公司将整治违规挂证取酬问题作为国企“五小”行为专项治理、违规经商办企业专
国企领域违规挂证取酬问题,是“靠企吃企”的典型表现,不仅严重扰乱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阻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更易滋生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隐患,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整治。交子公园投资公司将整治违规挂证取酬问题作为国企“五小”行为专项治理、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整治的核心内容与关键抓手,自2023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违规挂证取酬专项整治,以精准发力、从严执纪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精准定位靶向施策 深化全链条整治
针对国企专业职称、资格证书种类多,持有人员基数大、涉及业务领域广的特点,公司坚持“全维度梳理、全流程规范、全方位排查”三维发力,推动靶向整治落地见效。一是全维度摸清底数。结合公司业务属性、专业背景与人才构成,聚焦工程建设、财务会计、法务风控、基金证券等领域,系统梳理可挂证取酬的证书类型,同步加强内部证书持有情况摸排,实现证书持有情况“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全流程规范指引。深入研判违规挂证取酬的重点人群、常见方式、挂证平台等核心要素,系统编制《违规挂证取酬专项整治自查操作指南》,明确自查方式与步骤,为干部员工自查自纠提供清晰指引,确保自查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三是全方位排查整治。每年定期印发《挂证和经商办企业专项清理工作通知》,组织全体干部员工全面开展自查自纠,认真填写自查登记表,从严从实推进清理整治。
公司员工认真填写自查登记表。
大数据赋能精准核查 校准整治发力方向
为加大对异地挂证、中介运作等隐蔽性违规挂证问题的核查力度,公司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提升核查精准度与效率,实现从“被动排查”向“主动发现”转变。通过充分运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12348法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等官方行业监管平台,将姓名、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交叉检索,核查建造师、监理工程师、法律职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等证书的挂证单位、挂证时间、挂证地点、关联人员等核心信息,构建“数据比对—人员识别—问题锁定”的核查链条。通过多平台大数据筛查检索,成功发现2名新入职员工通过中介机构异地挂证但未如实登记信息的问题,第一时间开展谈话批评教育,督促其完成挂证注销清理。
标本兼治筑牢防线 拧紧长效监管链条
违规挂证取酬问题禁而未绝,根源在于部分人员自律意识淡薄、监管机制存在短板。公司坚持“当下改”与“长久治”相结合,既重拳整治突出问题,又着力健全长效机制,从根源上遏制违规行为。一是强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堤坝。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案件剖析等形式,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充分运用“新媒体+”,开设“纪法小课堂”,运用电子宣传屏滚动播放禁止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挂证取酬专题,“零距离”打造“工位旁”警示教育阵地。二是深化清单管理压实监管责任。加强清单式督办管理,建立违规挂证取酬问题整改跟踪督办台账,动态跟踪督促问题整改清零;定期开展“回头看”,加强前一年度已整改问题跟踪复核,对新出现的风险点及时预警,严密监测整改成效,确保问题不反弹、整治不松懈。三是守好新员工入职廉洁关。监督推动健全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加强新员工入职廉洁审查,完成入职前经商办企业、挂证取酬一次性清理清退,筑牢廉洁入职“第一道防线”;组织新员工签署入职廉洁承诺书,通过自我承诺压实廉洁责任,扣好廉洁从业“第一粒扣子”。下一步,交子公园投资公司将持续深化违规挂证取酬专项整治,推动实现“一人一证一档”证书管理,探索大数据赋能排查新模式,不断完善“自查—排查—整改—长效”全链条治理机制,引导全体干部员工严守纪律底线、筑牢廉洁防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编辑 I 邓苗苗审核 I 刘兰来源: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