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荣禄当年一句“晓畅戎机”把老袁捧上天,可老袁真懂兵?天津小站练兵时,他连德国操典都念不全,全靠翻译官在边上小声提醒。士兵们私下嘀咕:这大帅连左右转都分不清,还晓畅啥戎机。
想当皇帝的人最怕啥?怕没人当真。1915年12月12日,北京中南海居仁堂,袁世凯把龙椅搬出来晒太阳,结果全国笑场。这场称帝闹剧,从根上就透着一股荒诞。
荣禄当年一句“晓畅戎机”把老袁捧上天,可老袁真懂兵?天津小站练兵时,他连德国操典都念不全,全靠翻译官在边上小声提醒。士兵们私下嘀咕:这大帅连左右转都分不清,还晓畅啥戎机。
《国治报》被查封那天,报馆老板把印刷机连夜搬到天津租界,第二天改头换面叫《国风报》继续开喷。袁世凯的警政司气得直跺脚:这帮耍笔杆子的比革命党还难缠。最绝的是上海《申报》,干脆空出版面开天窗,就印四个大字“今日无报”,气得审查官摔了茶杯。
孙中山第一次见袁世凯,老袁特意让厨子做了清蒸鲈鱼。孙先生筷子都没动,后来私下跟胡汉民吐槽:“这鱼蒸得跟橡皮似的,还不如广州大排档。”更尴尬的是,袁世凯为了显得亲民,非要学孙先生讲粤语,结果把“孙先生”叫成“酸先森”,在场的人憋笑憋到肚子疼。
剪辫子那天最逗的是蔡锷。云南将军府门口,蔡锷手起刀落剪了自己的辫子,转头看见副官还舍不得剪,直接按在椅子上“咔嚓”一下。副官摸着后脑勺嚎啕大哭:“将军,我娘说剪了辫子下去没法见祖宗!”蔡锷甩着剪刀笑:“祖宗要是看见你留辫子保皇帝,才真要从坟里爬出来。”
宋教仁遇刺后,唐群英带着三十个女学生冲进参议院,把议员们吓得钻桌子。有个戴眼镜的议员哆嗦着说:“女侠饶命,排女条款是宋先生提的,跟我们没关系!”唐群英直接把墨盒砸在他头上:“现在知道怕了?早干嘛去了!”
王闿运骂人从不带脏字。他把国会议员叫“三多”:话多、尿多、屁多。有次袁世凯请他吃饭,他看着满桌山珍海味叹气:“这顿饭够买五百杆汉阳造了,造孽。”回去就在日记里写:“今日赴动物园,见沐猴而冠者若干。”
最魔幻的是杨度。今天劝袁世凯当皇帝,明天就写《共和宪政论》,后天又成了共产党。周恩来后来评价:“杨皙子这人,每次历史转弯他都在方向盘上,就是不知道往哪儿开。”
庄蕴宽烧银元那晚,北京城半边天通红。街坊邻居以为着了火,挑着水桶跑来救火,结果发现庄老爷在院子里烧钞票,边烧边骂:“袁世凯想用这点臭钱买我良心?做梦!”火星子飘起来像萤火虫,照得他脸红红的,像个关公。
现在故宫仓库里还锁着那套80万两的龙袍,金线绣的九条龙已经发黑。管理员老张每次巡查都要嘟囔:“当年要是穿上,得活活热死。”旁边架子上摆着“洪宪元年”的瓷碗,底款歪歪斜斜,像小学生写的作业。
来源:兴弘智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