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A股上演“极限刹车”大戏,大盘精准触达3972.03点后止跌回升,3亿股民紧盯的关键点位终现企稳信号。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达1.93万亿元,虽较前一日缩量539亿元,但近两万亿级成交仍彰显市场活跃度 。锂矿、AI两大板块逆势领跑,成为
今日A股上演“极限刹车”大戏,大盘精准触达3972.03点后止跌回升,3亿股民紧盯的关键点位终现企稳信号。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达1.93万亿元,虽较前一日缩量539亿元,但近两万亿级成交仍彰显市场活跃度 。锂矿、AI两大板块逆势领跑,成为资金扎堆的核心赛道,这场“放量踩刹车”背后,是止跌信号的确认还是反弹的预热?
最值得关注的并非3972点这个数字本身,而是盘面释放的多重积极信号。早盘持续下探时,MACD指标未随指数创新低,形成典型底背离形态,暗示短期下跌动能已明显衰竭。老股民都清楚,量能是反弹的“生命线”,今日1.93万亿成交规模意味着资金并未真正撤离,只是从分散赛道转向核心主线,如同商场客流集中涌入热门专柜,整体人气依旧旺盛。
3972点恰好卡在3950-4000点的密集成交区,这里既是套牢盘的“解套窗口”,也是抄底资金的“进攻起点”。今日指数冲高3985点后回落,正是受到前期套牢盘抛压的压制,如同小摊前买卖双方的拉锯博弈,虽未分出胜负,但止跌企稳的基调已基本确立。这个位置的博弈本质是资金信心的较量,要实现突破性上涨,还需核心板块持续发力与增量资金进场配合。
资金追捧的锂矿与AI赛道,均有扎实基本面支撑,绝非短期炒作。锂矿板块爆发的核心逻辑是碳酸锂价格强势反弹,11月17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涨至8.95万元/吨,期货主力合约更是触及9%涨停,报95200元/吨。需求端“双引擎”持续发力,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增长6.12%,储能电池出货量前三季度近乎翻倍,供需紧张格局推动锂价自6月以来累计涨幅超56%。不过需注意,若产能瓶颈无法突破,板块内部分化可能加剧,低成本锂矿企业更具长期优势 。
AI赛道则告别概念炒作,迈入业绩兑现期。百度文心大模型ERNIE 4.5VL实现技术突破,其行业AI解决方案已覆盖制造、金融等领域,浪潮信息、科大讯飞等10家A股企业深度参与落地,斩获大额订单。致远互联、赛意信息等公司已公布AI应用订单,其中赛意信息订单规模达4800万元,AI商业化落地进入实质性阶段 。外资紧盯科技制造赛道重仓布局,但需警惕部分缺乏技术与订单支撑的“伪AI股”,真正的机会集中在算力硬件、软件应用等核心环节。
明天市场走向,关键取决于两大核心变量。
其一,成交量能否突破两万亿关口。若增量资金持续进场,量能再上台阶,反弹有望顺势展开;若维持当前量能水平,市场大概率在3970-3990点区间震荡整理,考验投资者耐心。其二,锂矿与AI能否延续领涨态势。作为当前市场的“定海神针”,核心标的若能持续走强,将形成强大跟风效应;若主线熄火,盘面可能陷入无序波动。
外围环境同样不容忽视,美股科技股表现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将影响外资流向。综合来看,明日市场暴跌概率极低,大概率呈现“放量冲关”或“缩量震荡”两种格局,原地徘徊是最大风险。
对于空仓投资者,建议切勿盲目追高锂矿、AI的短期涨幅。市场短期上涨越猛,回调风险越高,优质机会往往出现在回调之后。
可重点关注两类标的:一是低成本锂矿企业与高镍正极、储能电池等细分赛道;二是有订单支撑的AI算力与应用企业,采用分批建仓策略,避免单一赛道押注。
满仓投资者需做好结构优化:持有锂矿、AI核心标的且逻辑未变的,可坚定持有,基本面是震荡行情中的“压舱石”;若持有的是缺乏业绩支撑的题材股,需抓住换仓机会调整布局。设置合理止盈止损线,同时可搭配医药、消费等防御性板块,分散布局抵御波动风险。
当前行情呈现慢牛轮动特征,结构性机会远大于全面上涨。单纯炒概念的时代已然过去,资金更青睐有业绩、有逻辑的优质标的,新能源、高端制造与AI是长期主线方向。3972点的精准止跌,是资金心理防线的集体表态,更是硬逻辑主线的价值确认。
投资这场博弈中,选对赛道比盲目跟风更重要,踩准节奏比频繁交易更高效。明天量能能否破两万亿?锂矿与AI谁能持续领跑?答案终将由市场给出,但有准备的投资者总能在结构性行情中把握先机,握牢属于自己的真金白银。
来源:淡定微风Q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