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朝皇帝都得敬着她,岭南百姓更是把她当“圣母”。她没搞过宫斗,没流过多少血,就靠自己的本事,让乱成一锅粥的岭南安稳了几十年。
你敢信吗?古代有个女人,没当皇帝却比武则天还会管地方,不靠后宫却比长孙皇后更得百姓心。
三朝皇帝都得敬着她,岭南百姓更是把她当“圣母”。她没搞过宫斗,没流过多少血,就靠自己的本事,让乱成一锅粥的岭南安稳了几十年。
这人就是冼夫人,很多人都没听过她的名字,可她的能耐,比不少男皇帝都强。
冼夫人生活在南北朝到隋朝那阵子,老家在岭南,家里是当地的大族冼氏。
别的贵族姑娘忙着学绣花、比嫁妆的时候,她偏偏不爱这些。她跟着父兄学怎么带兵,怎么处理部族之间的事,十几岁就显出本事了。
那会岭南有几十个部族,你打我我打你,今天抢粮食,明天占地盘,老百姓连安稳觉都睡不了。冼氏家族虽然有势力,也管不住这么多部族打架。
冼夫人看不过去,主动站出来调解。哪个部族闹矛盾,她就去说清楚道理;谁要是不听劝,她就带着人去讲道理。时间长了,连家里的长辈都觉得这姑娘有主意,部族里的人也愿意听她的。
后来冼夫人嫁人了,丈夫是高凉太守冯宝。她没像其他媳妇那样只在家管家务,反而帮着丈夫一起管地方。
当时岭南的俚僚部族有不少老规矩,有的规矩特别野蛮,比如随便杀人、抢东西。冼夫人就和丈夫一起定新规矩:不准随便打仗,不准抢老百姓的东西,谁犯了错就按规矩罚。
有个部族首领不服气,偷偷带着人去抢附近的村子。冼夫人知道后,没等朝廷派兵,自己就带着人把这首领抓了。
她当着其他部族的面,把这首领的错处说清楚,然后按规矩处理。这一下,所有部族都服了,没人再敢随便作乱。
没过几年,岭南几十个部族都听冼夫人的调遣。老百姓不用再躲战乱,终于能安心种地、养蚕。朝廷知道岭南被她管得这么好,也不敢随便派官来瞎折腾,反而让她帮忙管理岭南的一些事务。
再后来,南朝的陈朝灭了,隋朝想把岭南收过来。不少部族首领不愿意,说要跟隋朝打到底。
冼夫人知道后,赶紧召集大家开会。她跟部族首领们说,打仗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咱们已经打了这么多年,不能再让大家遭罪了。
有人劝她,说现在岭南归她管,不如自己当王,不用听隋朝的。冼夫人没同意,她只想着老百姓能安稳。
她派自己的孙子冯魂去隋朝的都城,告诉隋文帝愿意归顺。又亲自走遍岭南各个部族,跟大家说清楚归顺隋朝的好处。就这么着,岭南没打一仗就归了隋朝,老百姓没受一点战乱的苦。
隋文帝特别高兴,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还让她继续管岭南的一些事务,给了她调动当地军队的权力。冼夫人也没骄傲,还是像以前那样用心管地方。
有个隋朝的官员在岭南贪污赋税,还欺负老百姓。冼夫人知道后,直接写信给朝廷,把这官员的所作所为说清楚。
朝廷很快就把这官员撤了职,还让冼夫人推荐靠谱的人来补空缺。她推荐的人都很能干,把地方管得好好的。
冼夫人还特别重视教老百姓学中原的好东西。她让人把中原的耕种技术传到岭南,教大家用更好的方法种水稻、养蚕。
还让人教孩子们读书,学中原的礼仪。慢慢的,岭南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跟中原的联系也越来越近。
在她管岭南的几十年里,盗贼几乎见不到了,部族之间也没再打过仗,大家都叫她“岭南圣母”。
到了隋朝后期,冼夫人已经九十多岁了,还是在为岭南的事操心。
她去世后,岭南老百姓自发地给她立庙,逢年过节都去祭拜。后来的唐朝、宋朝、明朝,皇帝也都给她追封名号,把她的事迹写进地方志里。
来源:古音风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