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8年的农历三月,豫东平原还裹着料峭的寒。我叫王建国,刚满22岁,蹲在自家土坯房的门槛上,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五十块钱,听着屋里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啜泣声,心里像揣了块烧红的烙铁。
第一章 背着铺盖卷,闯深圳
1988年的农历三月,豫东平原还裹着料峭的寒。我叫王建国,刚满22岁,蹲在自家土坯房的门槛上,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五十块钱,听着屋里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啜泣声,心里像揣了块烧红的烙铁。
“建国,要不别去了?深圳那么远,听人说乱得很,骗子多,你一个人……”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从门帘缝里钻出来,飘在微凉的空气里。
我没回头,望着村口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咬了咬牙:“娘,家里这情况,我不去深圳挣钱,难道等着饿肚子?俺哥结婚欠的三千块外债,爹的哮喘病常年吃药,念念(我小妹)上学的学费,哪一样不要钱?”
这话戳中了母亲的痛处,屋里的啜泣声停了,只剩下父亲沉重的喘息。我家在民权县王庄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1988年的农村,刚分田到户没几年,地里的收成仅够糊口,想挣现钱难如登天。前阵子邻村的二柱子从深圳回来,穿的确良衬衫,蹬三接头皮鞋,手腕上还戴着块亮闪闪的手表,说在深圳工地上搬砖,一个月能挣两百多,比在家种一年地还多。
这话像一颗火星,点燃了我心里的念想。我跟二柱子打听了深圳的情况,他说那边到处是机会,只要肯下力气,就能挣着钱。我铁了心要去,跟亲戚借了五十块钱,母亲连夜给我缝了个铺盖卷,里面裹着两件打补丁的单衣和一床薄被,又烙了二十个白面馍,塞在我怀里。
“路上省着点吃,到了深圳就给家里捎信。”母亲把我送到村口,眼圈红肿,“别跟人打架,别贪小便宜,照顾好自己。”
我点点头,不敢看她的眼睛,转身扛起铺盖卷,朝着县城的方向走去。从民权县到郑州,再从郑州坐火车到广州,最后转汽车去深圳,全程两千多里路,我走了整整四天三夜。火车上挤得水泄不通,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我把铺盖卷顶在头上,缩在角落,饿了就啃口干硬的白面馍,渴了就喝火车上的凉水。
一路南下,景色渐渐变了。从黄土地到绿油油的稻田,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再到广州街头的高楼大厦,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睛都看直了。那些穿着时髦的男女,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的年轻人,街边喇叭里播放的粤语歌曲,都让我觉得既新鲜又陌生。
到深圳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天的傍晚。汽车驶进市区,我隔着车窗往外看,只见到处是工地,塔吊林立,尘土飞扬,新盖的高楼还没封顶,脚手架上爬满了工人。街道上熙熙攘攘,操着各种口音的人来来往往,有背着铺盖卷的打工者,有穿西装革履的生意人,还有摆摊叫卖的小贩,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尘土和一股说不清的躁动气息。
这就是深圳?跟二柱子描述的一样,热闹,混乱,却又充满了生机。
我背着铺盖卷,站在汽车站门口,看着眼前陌生的城市,心里既兴奋又迷茫。五十块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十五块三毛钱。我得先找个地方住,再找份工作。
二柱子说过,深圳的东门、华强北一带打工者多,容易找活干。我跟着人流,沿着坑洼的马路往前走,天黑的时候,终于走到了东门。路边有很多低矮的棚屋,是专门给打工者住的,一个床位一晚五块钱。我咬咬牙,租了个床位,把铺盖卷放下,棚屋里挤满了人,汗臭味、脚臭味混杂在一起,让人喘不过气。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劳务市场找工作。深圳的劳务市场设在一个空地上,人山人海,招工的老板拿着牌子,上面写着“招普工”“招搬运工”“招厨师”,打工者们蜂拥而上,围着老板问东问西。我没什么手艺,只能找力气活,可搬运工要身强力壮的,我身高一米七五,体重才一百二十斤,显得有些单薄;建筑工地招小工,要熟人介绍,我一个外人根本挤不进去。
几天下来,工作没找到,手里的钱却越来越少,只剩下八块钱。我每天只敢吃两个馒头,喝自来水,心里越来越慌。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招工牌上写着“招司机,月薪三百,包吃住”,我眼睛一亮,凑了过去。我在老家跟村里的拖拉机手学过开车,后来又在县城的运输队帮过忙,有两年的驾龄,虽然没驾照,但开车的技术还算熟练。
招工的是个中年男人,叼着烟,上下打量我:“会开车?有驾照吗?”
“没驾照,但我开了两年拖拉机,还开过解放牌卡车,技术没问题。”我赶紧说。
男人撇撇嘴:“没驾照谁敢用你?出了事谁负责?”说完转身就走。
我垂头丧气地站在原地,心里凉了半截。难道我真的要灰溜溜地回老家?不行,我不能就这么回去,我还没挣到钱,还没给家里还债。
就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戴着眼镜的年轻人走到我身边,问:“兄弟,找工作?”
“嗯。”我点点头。
“会开车吗?我们老板要找个司机,不用驾照,但得靠谱,技术好。”年轻人说。
我心里一喜:“会!我开了两年车,绝对靠谱!”
年轻人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跟我来吧,老板在那边等着呢。”
我跟着他穿过人群,来到一辆红色的桑塔纳旁边。车旁站着一个女人,三十岁左右,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黑色的裤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淡淡的妆容。她身姿挺拔,眼神锐利,身上透着一股干练的气质,跟我在老家见过的女人完全不一样。
“老板,这是王建国,他说会开车。”年轻人对女人说。
女人看向我,声音清脆而有力量:“你叫王建国?多大了?以前开过什么车?”
“俺叫王建国,22岁,在老家开拖拉机,还开过解放卡车,跑过县城到乡下的运输。”我紧张地回答,手心都出汗了。
“没驾照?”女人又问。
“没……没有,但我技术真的没问题,从来没出过事。”我赶紧补充道。
女人沉吟了一下,说:“上车,开一圈我看看。”
我心里一阵激动,连忙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桑塔纳的内饰很新,比我开过的解放卡车舒服多了。我调整好座椅,发动汽车,稳稳地开了出去。女人坐在副驾驶座上,一言不发,目光注视着前方。我心里很紧张,不敢开快,沿着路边慢慢行驶,转弯、刹车、换挡,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
开了大概半小时,女人说:“行了,开回去吧。”
我把车开回原地,熄了火,等着女人的决定。
女人看着我,说:“你开车挺稳的,人看起来也老实。我叫陈慧,开了家电子加工厂。我需要一个司机,每天接送我上下班,跟着我跑业务、见客户。月薪三百,包吃住,每月休息两天。你愿意干吗?”
三百块!包吃住!这比我预想的好多了!我连忙点头:“愿意!我愿意干!陈老板,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绝对不辜负你!”
陈慧点点头:“那行,你今天就跟我回厂里,先熟悉一下环境。”
我扛起铺盖卷,放进桑塔纳的后备箱,心里充满了感激。我没想到,在深圳走投无路的时候,竟然能遇到这样一份好工作,更没想到,眼前这个干练的女老板,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彻底改变我的人生。
第二章 厂里的日子,老板不好当
陈慧的电子加工厂在深圳福田区的一个工业区里,是一栋两层的厂房,一楼是生产车间,二楼是办公室和宿舍。我跟着她走进厂里,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车间里摆放着十几台机器,几十名工人正在忙碌着,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大多是年轻的男女,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手脚麻利地操作着机器。
“这是我们的生产车间,主要生产电子元件,供应给香港的厂家。”陈慧一边走,一边给我介绍,“二楼有你的宿舍,跟其他几个男工住在一起,条件不算好,但能住。以后你就负责我的出行,每天早上七点来接我,晚上送我回家,平时我有什么事,随叫随到。”
“好的,陈老板。”我连忙答应。
陈慧的宿舍在厂区附近的一个小区里,两室一厅,装修简洁大方。她给我安排的宿舍在二楼,是一个四人间,里面已经住了三个男工,都是厂里的技术工人。他们看到我,都热情地打招呼,跟我聊了起来。
通过聊天我知道,他们都是来自内地的打工者,有的来自四川,有的来自湖南,有的来自江西。他们说,陈慧是广东潮汕人,早年跟着亲戚来深圳闯荡,从摆摊卖电子表做起,后来攒了点钱,开了这家电子加工厂,生意做得不错,但也很辛苦,每天早出晚归,经常加班到深夜。
晚上,厂里的食堂做了红烧肉、炒青菜和米饭。这是我来深圳后吃得最好的一顿饭,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大碗,心里暖暖的。吃完饭,我回到宿舍,把铺盖卷铺好,躺在硬板床上,看着天花板,心里感慨万千。从老家的土坯房到深圳的厂房宿舍,从身无分文到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这几天的经历像做梦一样。
第二天早上,我七点准时来到陈慧的小区门口等她。七点半,陈慧准时下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我连忙打开车门,让她上车。
“今天要去东莞见一个客户,谈一笔订单。”陈慧坐在副驾驶座上,拿出一份文件,一边看一边说,“路上可能要走两个小时,你开稳点。”
“好的,陈老板。”我点点头,发动汽车,朝着东莞的方向驶去。
从深圳到东莞的公路坑坑洼洼,路况很不好。我集中精神,稳稳地开着车,尽量避开路上的坑洼。陈慧靠在座椅上,看着文件,偶尔会问我几句老家的情况。我跟她聊了我家的情况,聊了我来深圳的初衷,她听得很认真,偶尔会安慰我几句。
“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好好干,以后会好起来的。”陈慧说。
这句话让我心里很温暖。我能感觉到,陈慧虽然是老板,但并没有架子,对员工很关心。
到了东莞,我们见到了客户。客户是个中年男人,很精明,跟陈慧讨价还价了很久。陈慧思路清晰,言辞犀利,既坚持了自己的底线,又给了客户足够的尊重,最后终于谈成了订单。
中午,客户请我们吃饭,在一家高档的酒店里。饭桌上,客户不停地给陈慧敬酒,陈慧推不掉,只能一杯杯地喝。我看着她脸色渐渐发红,心里有些担心。轮到客户给我敬酒的时候,我连忙站起来:“李老板,我开车不能喝酒,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客户笑了笑:“行,司机不能喝酒,安全第一。”
吃完饭,我们准备回深圳。陈慧坐在车里,脸色很难看,显然是喝多了。“建国,我有点不舒服,靠边停一下。”她说。
我连忙把车停在路边,给她递了一瓶矿泉水。陈慧喝了几口,靠在座椅上,闭着眼睛休息。过了一会儿,她睁开眼睛,看着我:“建国,谢谢你。以前跟客户吃饭,都是我一个人喝酒,没人替我挡。”
“陈老板,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说。
“其实,当老板也不容易。”陈慧叹了口气,“厂里几十号工人要养活,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压价,资金周转困难,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很累,想放弃。”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陈慧脆弱的一面。平时的她,总是那么干练、坚强,像一个无坚不摧的女强人。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说:“陈老板,您很厉害,能把厂子做得这么大。困难都是暂时的,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陈慧笑了笑,没再说话。
回到深圳,已经是下午四点多。我把陈慧送回小区,她下车的时候,对我说:“建国,你今天表现得很好。以后跟我见客户,少说话,多听,注意观察。”
“好的,陈老板。”我点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我跟着陈慧跑遍了深圳、东莞、广州等地,见了各种各样的客户。我慢慢熟悉了她的工作节奏,知道她喜欢喝不加糖的咖啡,知道她开会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知道她对工作要求很高,容不得半点马虎。
我也越来越熟练地掌握了司机的工作。每天早上,我会提前十分钟到小区门口等她,把车擦得干干净净;晚上送她回家后,我会把车停好,检查车况;跑长途的时候,我会提前准备好矿泉水和零食;遇到堵车的时候,我会提前规划好路线,尽量节省时间。
陈慧对我的工作很满意,经常在厂里表扬我。她说我做事踏实、细心、靠谱,是她用过的最好的司机。
厂里的工人也都很喜欢我,因为我性格随和,乐于助人。谁要是家里有困难,我会尽量帮忙;谁要是需要请假,我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替他们顶一下。渐渐地,我在厂里站稳了脚跟,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
但我也看到了陈慧的辛苦。她每天要处理厂里的各种事情,生产、销售、财务、人事,样样都要她亲自过问。有时候,厂里的机器坏了,她会通宵达旦地陪着工人抢修;有时候,客户拖欠货款,她会一次次地上门催讨;有时候,原材料供应不上,她会到处找货源,急得满嘴起泡。
有一次,厂里接到一笔大订单,客户要求半个月内交货。为了赶工期,工人们每天都加班到深夜。陈慧也跟着加班,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有一天晚上,我送她回家的时候,她坐在车里睡着了,头靠在座椅上,眉头紧锁,看起来很累。
我把车停在小区门口,没有叫醒她,静静地等着。过了一会儿,陈慧醒了,看到我没叫醒她,笑了笑:“谢谢你,建国。我太累了,竟然睡着了。”
“陈老板,您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说。
“没办法,厂里几十号人要吃饭,订单不能耽误。”陈慧叹了口气,“对了,你老家有对象吗?”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问这个问题。“没有,家里穷,没人愿意跟我。”我说。
“别着急,好好干,以后挣了钱,什么样的对象找不到。”陈慧说,“我年轻的时候,家里也穷,跟着亲戚来深圳闯荡,吃了很多苦,也没心思找对象。现在厂子稳定了,才觉得身边少个人照顾。”
我看着她,心里有些异样的感觉。陈慧虽然比我大八岁,但长得很漂亮,又能干,是很多男人心目中的理想对象。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跟我说这些,只能尴尬地笑了笑。
那天晚上,我回到宿舍,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想起了陈慧说的话,想起了她辛苦的样子,心里有些心疼。我觉得,这个女强人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第三章 风波骤起,患难见真情
1988年的夏天,深圳异常炎热,气温高达三十八九度。厂里的生意越来越好,订单不断,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地生产。我跟着陈慧跑得更勤了,有时候一天要跑好几个地方,晚上回到厂里,浑身都湿透了。
但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让厂里陷入了危机。
那天,我跟着陈慧去香港见一个大客户。谈完生意,我们从香港返回深圳,在海关检查的时候,海关人员发现我们车上有一批电子元件,没有办理相关的报关手续,把车扣了下来。
“陈老板,这是怎么回事?”我心里很着急,问道。
陈慧脸色苍白,皱着眉头:“这批元件是客户急着要的,我让采购员赶紧备货,没想到他忘了办理报关手续。”
“那现在怎么办?”我说。
“只能补办手续,但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会被罚款。”陈慧说,“客户那边催得紧,要是不能按时交货,我们就要赔偿违约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我们在海关折腾了一整天,直到晚上才把手续补办完,交了五千块钱的罚款,才把车开了出来。五千块钱,对于当时的厂子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相当于厂里半个月的利润。
回到深圳,陈慧把采购员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采购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吓得脸色发白,不停地道歉。
“现在道歉有什么用?五千块钱的罚款,你能承担吗?客户那边要是不接受延期交货,我们该怎么办?”陈慧气得浑身发抖。
我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陈慧焦急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帮她,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帮。
第二天,陈慧去见那个香港客户,想跟他解释情况,请求延期交货。我开车送她过去,在客户公司的楼下等她。几个小时后,陈慧出来了,脸色很难看。
“怎么样,陈老板?”我连忙问。
“客户不同意延期,说要是三天内交不了货,就要我们赔偿两倍的违约金,还要取消以后的合作。”陈慧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两倍的违约金,那可是几万块钱,对于刚起步的厂子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接下来的几天,陈慧到处想办法,联系其他的供应商,想尽快弄到这批电子元件,但都没有成功。因为这种电子元件比较特殊,只有少数几家供应商有货,而且都需要提前订货。
厂里的工人们也知道了情况,人心惶惶。有的工人开始担心厂子会倒闭,自己会失业,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找新的工作了。
陈慧压力很大,每天都愁眉不展,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看着她日渐憔悴的样子,心里很着急。我想为她做点什么,哪怕是一点点小事。
有一天晚上,我送陈慧回家。路上,她靠在座椅上,闭着眼睛,看起来很疲惫。
“陈老板,您别太着急了,办法总会有的。”我说。
陈慧睁开眼睛,看着我:“建国,你说我是不是太没用了?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厂子要是倒闭了,几十号工人怎么办?”
“陈老板,您别这么说。这次的事是意外,不是您的错。”我说,“要不,我回老家问问?我们县城有个电子厂,说不定他们有这种元件。”
陈慧眼睛一亮:“真的?你县城的电子厂有这种元件?”
“我不确定,但可以问问。”我说,“我明天就回老家一趟,不管有没有,都试试。”
“可是,从深圳到你老家,来回要几天时间,客户那边只有三天了。”陈慧说。
“我连夜赶路,争取明天晚上就能回来。”我说,“陈老板,您放心,我一定尽力。”
陈慧看着我,眼里充满了感激:“建国,谢谢你。要是真能弄到元件,我一定好好谢谢你。”
当天晚上,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开车往老家赶。从深圳到民权县,有两千多里路,我一路马不停蹄,换着班开车,累了就停在路边眯一会儿,饿了就啃口干粮。
第二天中午,我终于回到了民权县。我直奔县城的电子厂,找到了厂长。厂长是我父亲的老熟人,我跟他说明了情况,他很爽快地答应帮我找找。
“建国,这种元件我们厂正好有一批,是给外地厂家准备的,还没发货。”厂长说,“你要是急用,我可以先给你调一批。”
我心里一阵激动:“太好了!李厂长,太谢谢您了!多少钱?我现在就给您转账。”
“钱不急,你先把元件拉走,等你回来再给我。”李厂长说。
我连忙让电子厂的工人把元件装上车,然后马不停蹄地往深圳赶。一路上,我虽然很累,但心里充满了希望。我知道,这批元件对陈慧、对厂子都太重要了。
第三天早上,我终于回到了深圳,直接把车开到了厂里。陈慧已经在厂里等我了,看到我回来,她连忙跑过来:“建国,怎么样?弄到元件了吗?”
“弄到了,陈老板,都在车里。”我说。
陈慧打开后备箱,看到里面的元件,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太好了!建国,谢谢你!你真是我的救星!”
“陈老板,您别客气。”我说,“现在赶紧组织工人生产,应该还能赶得上交货。”
“嗯!”陈慧点点头,立刻安排工人卸货,组织生产。
接下来的一天一夜,陈慧和工人们都在厂里加班,我也在厂里帮忙,搬运货物、整理订单。第四天早上,货物终于生产完成,按时送到了客户手里。
客户收到货物后,对产品质量很满意,不仅没有追究我们的违约责任,还跟我们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合同。
厂子的危机终于解除了,陈慧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那天晚上,陈慧请我吃饭,在一家高档的餐厅里。她点了很多菜,还开了一瓶红酒。
“建国,这次真的谢谢你。”陈慧举起酒杯,“要是没有你,厂子可能真的就倒闭了。我敬你一杯。”
“陈老板,您太客气了。”我举起酒杯,跟她碰了一下,“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不,这不是你应该做的。”陈慧说,“你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但你却连夜赶回老家,帮我弄到了元件。建国,你是个好人,也是个靠谱的人。”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陈慧跟我聊了她的创业经历,聊了她的家庭。她告诉她,她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跟着哥哥长大的。哥哥在深圳开了一家小公司,她是跟着哥哥来深圳的,一开始在哥哥的公司帮忙,后来自己出来创业,吃了很多苦。
“我哥哥去年去世了,现在我就一个人了。”陈慧说,眼里带着一丝伤感。
我看着她,心里很心疼。我没想到,陈慧的身世这么可怜。我跟她聊了我家的情况,聊了我小时候的经历,聊了我对未来的憧憬。
那天晚上,我们都喝了不少酒。陈慧喝多了,靠在我的肩膀上,哭了起来。我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她。我能感觉到,她心里积攒了太多的委屈和压力,这一刻终于释放出来了。
从那天起,我和陈慧的关系变得不一样了。她不再仅仅是我的老板,我也不再仅仅是她的司机。我们之间多了一份信任,一份依赖,还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厂里的工人们也看出了我们之间的变化,经常会拿我们开玩笑。陈慧听到了,也不生气,只是笑一笑。我心里也很开心,我知道,我对陈慧的感情,已经不仅仅是感激了。
第四章 流言蜚语,心意渐明
厂子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陈慧的心情也越来越好。她脸上的笑容多了,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劳累了。我依然每天接送她上下班,跟着她跑业务,但我们之间的氛围却变得越来越暧昧。
陈慧会经常给我买衣服、鞋子,说我穿得太寒酸,丢她的人;她会在我生病的时候,亲自给我买药、煮粥,照顾我;她会在晚上加班的时候,给我留一份夜宵,等我一起下班。
我也会经常给她带早餐,知道她喜欢吃深圳的肠粉,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去买;我会在她开车累的时候,给她揉肩膀;我会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她解决。
厂里的工人们都在议论我们,说我和陈慧在谈恋爱。有的工人祝福我们,说我们很般配;有的工人则不看好我们,说我配不上陈慧,说我是想借着陈慧往上爬。
“建国,你跟老板是不是在谈恋爱啊?”有一次,车间的小组长张姐问我。
“张姐,你别瞎说,我只是老板的司机。”我脸一红,连忙解释道。
“瞎说?我都看到了,老板经常给你买东西,还对你那么好。”张姐笑着说,“建国,你要是真能跟老板在一起,那可就发达了。不过,老板比你大八岁,还是个女强人,你可得好好把握。”
我笑了笑,没再说话。其实,我心里也很矛盾。我喜欢陈慧,她漂亮、能干、善良,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对象。但我也知道,我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她是老板,我是司机;她有钱有地位,我是个穷小子;她比我大八岁,还有过创业的艰辛经历。我害怕别人说我是图她的钱,害怕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
陈慧也感受到了厂里的流言蜚语,但她并不在意。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她问我:“建国,厂里的人都在说我们在谈恋爱,你怎么看?”
我心里一紧,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陈老板,我……”
“别叫我陈老板了,叫我慧姐吧。”陈慧说。
“慧姐。”我轻轻地叫了一声。
“建国,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陈慧看着我,“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你是不是害怕别人说你图我的钱?”
我点点头,不敢看她的眼睛。
“建国,我喜欢你。”陈慧突然说,“我喜欢你的踏实、你的善良、你的勇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你帮助了我;在我最孤独的时候,是你陪伴着我。我不在乎你有没有钱,不在乎你是什么身份,我只在乎你这个人。”
我抬起头,看着陈慧,她的眼睛里充满了真诚。我心里一阵激动,想说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建国,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突然,你不用现在就回答我。”陈慧说,“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尊重你。”
那天晚上,我回到宿舍,翻来覆去睡不着。陈慧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我心里既激动又纠结。我喜欢她,但我也害怕我们在一起会遇到很多困难。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很纠结,不知道该怎么选择。陈慧没有再提这件事,还是像以前一样,让我接送她上下班,跟着她跑业务,但我能感觉到,她看我的眼神不一样了,多了一份期待。
有一天,我们去广州见一个客户。客户是个色眯眯的男人,吃饭的时候,不停地给陈慧敬酒,还动手动脚。我看着很生气,连忙站起来,挡在陈慧面前:“李老板,请注意你的言行。”
客户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怎么?你一个司机,还敢管我的事?”
“我不允许你欺负慧姐。”我说,握紧了拳头。
“慧姐?”客户笑了起来,“看来你们的关系不一般啊。陈老板,你找了个好司机,还挺护主的。”
陈慧脸色一沉:“李老板,请你放尊重一点。我们是来谈生意的,不是来喝酒的。要是你再这样,这生意就不用谈了。”
客户见陈慧生气了,连忙收敛了起来:“好好好,我不闹了,我们谈生意。”
吃完饭,我们回到车里。陈慧看着我:“建国,谢谢你刚才帮我。”
“慧姐,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说。
“你知道吗?刚才你挡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觉得很有安全感。”陈慧说,“建国,我知道你心里有顾虑,但我希望你能勇敢一点。我们在一起,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克服。”
我看着陈慧,心里的纠结渐渐消失了。我知道,我不能错过这个女人。她是真心喜欢我,我也真心喜欢她。身份、地位、年龄,这些都不是问题。
“慧姐,我也喜欢你。”我说,鼓起了勇气,“我愿意跟你在一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着你。”
陈慧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泪光。她伸出手,握住了我的手:“建国,谢谢你。”
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车里的氛围变得温馨而浪漫。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们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不再仅仅是她的司机,她也不再仅仅是我的老板,我们是恋人。
第五章 好事多磨,冲破阻碍
我和陈慧在一起的消息很快在厂里传开了。厂里的工人们大多是祝福我们的,但也有一些人不看好我们,说我们不会长久。
“王建国真是走了狗屎运,竟然能娶到陈老板这样的女强人。”
“是啊,他一个穷司机,怎么配得上陈老板?我看他就是图陈老板的钱。”
“陈老板也是,那么多有钱有势的人追求她,她偏偏喜欢一个司机,真是想不通。”
这些话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心里很不舒服。但陈慧却安慰我:“建国,别在意别人怎么说。日子是我们自己过的,好不好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我点点头,把这些话放在了心里。我知道,只有我努力工作,做出成绩,才能让别人改变对我的看法。
但更大的阻碍还在后面。陈慧的嫂子不同意我们在一起。陈慧的哥哥去世后,嫂子就一直跟着陈慧,帮她打理厂里的财务。嫂子是个很现实的人,觉得我配不上陈慧。
有一天,嫂子找到了我,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
“王建国,我知道你和小慧在一起了。”嫂子说,语气很严肃,“我告诉你,我不同意你们在一起。你一个司机,没文化,没背景,没 money,怎么给小慧幸福?小慧是个老板,她需要的是一个能帮她打理生意、能给她依靠的男人,而不是你这样一个只会开车的司机。”
“嫂子,我知道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我会努力的。”我说,“我会好好工作,努力挣钱,一定会给慧姐幸福的。”
“努力?努力能当饭吃吗?”嫂子冷笑一声,“小慧跟着你,只会受苦。我劝你,还是早点离开小慧吧,不要耽误她的前程。”
“我不会离开慧姐的。”我说,“我是真心喜欢她,她也真心喜欢我。我们在一起很幸福。”
“幸福?你能给她什么幸福?”嫂子说,“你知道小慧创业有多不容易吗?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才有今天的成就。我不能让她因为你,毁了自己的前程。”
“嫂子,我不会毁了慧姐的前程,我会帮她,和她一起努力,把厂子做得更大更好。”我说。
“你?你能帮她什么?你只会开车。”嫂子说,“我已经给小慧介绍了一个对象,是香港的一个老板,有钱有势,能给小慧带来很多帮助。小慧已经答应和他见面了。”
我心里一沉:“慧姐答应和他见面了?”
“是啊。”嫂子说,“小慧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知道什么对她是最好的。我劝你,还是识相点,主动离开她吧。”
我失魂落魄地走出嫂子的办公室,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没想到,嫂子会这么反对我们在一起,还给陈慧介绍了别的对象。我不知道陈慧是不是真的答应和那个香港老板见面了。
那天晚上,我送陈慧回家。路上,我一直闷闷不乐。
“建国,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陈慧问。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嫂子找我的事告诉了她。
陈慧听了,脸色一沉:“我嫂子真是太过分了!她怎么能这样做?”
“慧姐,你真的答应和那个香港老板见面了?”我问。
“没有。”陈慧说,“我嫂子确实给我介绍了,但我已经拒绝了。建国,你放心,我心里只有你,不会再考虑别人。”
我心里松了一口气:“慧姐,谢谢你。”
“傻瓜,跟我还客气什么。”陈慧说,“我嫂子那边,我会跟她沟通的。她也是为我好,只是方式不对。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她总有一天会接受你的。”
接下来的几天,陈慧和嫂子谈了好几次,但嫂子还是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嫂子甚至以辞职相威胁,说如果陈慧执意要和我在一起,她就不再帮陈慧打理财务。
陈慧很为难。嫂子是她哥哥的妻子,也是她最亲近的人,她不想失去嫂子。但她也不想失去我。
“建国,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陈慧说,眼里充满了愧疚。
“慧姐,没关系。”我说,“我知道你很难。要不,我们先分开一段时间?等你嫂子想通了,我们再在一起。”
“不行!”陈慧说,“我不能和你分开。建国,我已经决定了,不管我嫂子怎么反对,我都要和你在一起。她要是辞职,我就自己打理财务,总会有办法的。”
看着陈慧坚定的眼神,我心里很感动。我知道,这个女人为了我,愿意放弃很多东西。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努力,做出成绩,让嫂子改变对我的看法,让她接受我们在一起。
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工作。除了做好司机的本职工作,我还主动学习厂里的业务知识,跟着陈慧一起跑业务、谈客户。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
陈慧也很支持我,经常给我买一些业务书籍和文化书籍,还鼓励我参加成人高考,提升自己的学历。
在我的努力下,我的业务能力越来越强,帮陈慧谈成了好几笔大订单。厂里的工人们也对我刮目相看,不再说我是“图钱的司机”了。
嫂子看到我的变化,态度也渐渐缓和了。她知道我是真心喜欢陈慧,也知道我很努力,对厂里的生意也有很大的帮助。
有一次,厂里接到一笔很大的订单,客户要求我们在一个月内交货。时间紧,任务重,厂里的人手不够。我主动站了出来,帮陈慧组织生产,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每天,我都和工人们一起加班加点,吃住在厂里。
陈慧的嫂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知道,我不是一个只会开车的司机,我有能力,有担当,能给陈慧带来幸福。
一个月后,我们按时完成了订单,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质量和交货速度都很满意,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新客户。
那天晚上,嫂子做了一桌子菜,叫我和陈慧一起吃饭。
“建国,以前是我不对,对你有偏见。”嫂子说,“这段时间,我看到了你的努力,也看到了你对小慧的真心。我承认,你是个好男人,配得上小慧。我同意你们在一起了。”
我心里一阵激动:“嫂子,谢谢您!”
“不用谢。”嫂子说,“我也是为了小慧好。以后,你们好好过日子,把厂子打理好,我就放心了。”
陈慧看着我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困扰我们很久的阻碍,终于被我们冲破了。
1989年的春节,我和陈慧举行了婚礼。婚礼很简单,只邀请了厂里的工人和一些亲朋好友。婚礼上,陈慧穿着一件红色的婚纱,很漂亮。我穿着一件崭新的西装,心里充满了幸福。
“建国,以后我们就是夫妻了。”陈慧说,眼里闪烁着泪光,“我会好好照顾你,和你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
“慧姐,我也会好好照顾你,永远爱你。”我说,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
我们的婚礼虽然简单,但却很温馨。厂里的工人们都为我们祝福,嫂子也真心地为我们高兴。
第六章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结婚后,我和陈慧搬到了一起住。我们的家不大,但很温馨。每天早上,我们一起起床,我送她去厂里;晚上,我们一起下班回家,一起做饭、看电视、聊天。我们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却很幸福。
我不再仅仅是陈慧的司机,还成了她的得力助手。我帮她打理厂里的生产、销售,还负责对外联络。陈慧则负责厂里的财务和人事。我们夫妻同心,分工合作,厂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1990年,我们扩大了生产规模,把厂房扩大了一倍,又招聘了一批工人。我们还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的产品不仅供应给香港的厂家,还出口到了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生意做大了,我们也越来越忙。但不管有多忙,我们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对方。每年春节,我们都会一起回老家过年,看望我的父母和小妹。我的父母对陈慧很满意,觉得她既漂亮又能干,对我也很好。小妹也很喜欢这个嫂子,经常跟在她后面,叫她“嫂子”。
1992年,我们的儿子出生了。我们给儿子取名叫王辰宇,希望他能像星辰一样闪耀。儿子的出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欢乐。陈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但也没有放弃厂里的生意。我则更加努力地工作,想给他们母子更好的生活。
随着儿子渐渐长大,我们在深圳买了一套更大的房子,还买了一辆更好的车。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我们并没有忘记初心。我们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对厂里的工人也很关心,经常给他们涨工资、发福利。
1995年,我们的电子加工厂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两百多名员工、年产值上千万的大企业。我们在深圳的电子行业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很多人都羡慕我们,说我们是“神仙眷侣”,事业爱情双丰收。
但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要求越来越高。有好几次,厂里都面临着危机,但我们夫妻同心,一起努力,都克服了。
有一次,我们的一个大客户突然取消了订单,导致厂里的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我们夫妻俩连续几天几夜都没合眼,一起分析市场情况,寻找新的客户。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大客户,解决了厂里的危机。
“建国,谢谢你。”陈慧说,“每次遇到困难,都是你在我身边支持我、鼓励我。”
“慧姐,我们是夫妻,应该互相支持、互相鼓励。”我说,“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也在深圳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们的厂子也越办越大,成为了深圳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2023年的夏天,我和陈慧回到了老家。村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我的父母已经老了,但身体还很硬朗。小妹也已经结婚生子,生活过得很幸福。
我们坐在院子里,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感慨万千。
“建国,还记得1988年你背着铺盖卷去深圳的样子吗?”陈慧说,脸上带着笑容。
“记得。”我说,“那时候,我身无分文,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挣钱养家。没想到,在深圳遇到了你,还和你结了婚,一起打拼了这么多年。”
“
来源:高贵海燕XZW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