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5日,上海嘉定一名大学生发布的视频在网络上炸开了锅:镜头中,他手持一把网购的“通用钥匙”,接连打开多个小区电梯广告屏的锁扣,按下开关关停设备,短短时间内竟关闭了100多块电梯楼宇广告。这场被当事人定义为“行为艺术”的行动,一边戳中了无数人对电梯
2025年11月5日,上海嘉定一名大学生发布的视频在网络上炸开了锅:镜头中,他手持一把网购的“通用钥匙”,接连打开多个小区电梯广告屏的锁扣,按下开关关停设备,短短时间内竟关闭了100多块电梯楼宇广告。这场被当事人定义为“行为艺术”的行动,一边戳中了无数人对电梯广告的吐槽痛点,一边也因“私自动用公共设施”陷入法律与情理的争议漩涡。
视频主角孔同学(化名)是上海大学的学生,他的行为并非一时兴起。“从初中起就受够了电梯广告的吵闹”,孔同学在后续采访中直言,电梯作为狭小封闭的公共空间,高分贝循环的广告台词、套路化的叫卖声堪称“强制洗脑”,无论是赶时间的上班族还是带娃的居民,都只能被动承受这种“侵入式”侵扰。身边亲友虽普遍怨声载道,却鲜有人主动发声,这让他萌生了用特殊方式表达诉求的想法——他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电梯广告屏配有手动开关,仅花几块钱就在购物平台买到了能打开多数设备锁扣的“通用钥匙”,随后便展开了这场跨小区的关停行动。
孔同学强调,自己并非排斥所有广告,而是希望抵制“无营养、强侵扰”的传播形式,呼吁行业创作真正有审美、能被大众接受的内容,还居民一个安静的乘梯环境。这番表态迅速引发全网共鸣,不少网友留言“太解气了”“电梯广告早就该管管了”,纷纷吐槽日常被广告音量轰炸、内容低俗套路的困扰。更值得关注的是,争议背后还牵扯出电梯广告的核心矛盾:电梯作为业主共有空间,广告投放是否经过业主同意?产生的收益又去向何方?多数网友反映,所在小区的电梯广告收益从未公开公示,这笔本应补充公共收益的资金,成了“糊涂账”,这也让大家对强制投放的广告更添不满。
然而,共情之外,孔同学的行为也遭到法律层面的质疑。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周兆成律师明确指出,电梯广告设施通常是物业公司或广告公司的合法财产,未经授权私自开锁关停,可能违反《民法典》相关规定,构成民事侵权,需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责任。若操作中造成设备损坏、引发电梯故障或公共秩序混乱,还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警告、罚款甚至拘留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如损坏财物价值超5000元或多次实施类似行为,还可能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或寻衅滋事罪,面临刑事处罚。电梯广告头部公司分众传媒的客服人员也表示,法务部门会介入处理侵害公司权益的行为。
事实上,居民对电梯广告的不满并非无解,合法维权渠道早已存在。针对广告音量过大、内容低俗等问题,可向12315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若质疑广告投放未经业主同意或收益不透明,业主可通过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协商,要求公示广告合同及收益明细,甚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根据相关规定,利用业主共有部分开展经营活动,需经相关业主同意,收益也应归业主共有或补充专项维修资金。
目前,孔同学的“行为艺术”已成功让电梯广告乱象成为公共议题,但如何在维护自身权益与遵守法律边界之间找到平衡,仍值得深思。物业与广告公司也需正视居民诉求:投放广告时应控制音量、筛选优质内容,更要主动公开收益去向,让广告经营在透明合规的前提下进行。这场由一把“通用钥匙”引发的风波,本质上是民生诉求与规则边界的碰撞——人们期待的不是极端维权,而是被尊重的居住体验和畅通的维权路径。希望这场热议能推动电梯广告行业的规范升级,让公共空间的使用真正回归“以人为本”,既兼顾合理经营,也守护居民的安宁与权益。
来源:云中w漫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