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拿到孩子各科精确到个位数的成绩单时,咱老母亲第一反应是狂喜——终于不用对着模糊等级猜来猜去,错题在哪、扣了几分一目了然,这波改革必须给点赞!
家人们谁懂啊!深圳中小学终于彻底和A/B/C等级说再见了!
拿到孩子各科精确到个位数的成绩单时,咱老母亲第一反应是狂喜——终于不用对着模糊等级猜来猜去,错题在哪、扣了几分一目了然,这波改革必须给点赞!
可高兴劲儿还没过去,新的焦虑就找上门了:“语文93分,到底在班里排第几?”
“数学87分,是年级中游还是下游?” 手里攥着清清楚楚的分数,心里和以前一样没底——只给分数不给排名,这不就像买了份体检报告,只给各项指标却不标正常范围吗?
咱深圳家长真心认同一点:从“等级盲盒”到“具体分数”,是教育透明化的大进步!
但既然要改,为啥不能像深圳其他中小学校直接给具体的各科成绩排名?
甚至直接把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全市排名一起安排上,让家长明明白白养娃,孩子清清楚楚努力,不好吗?
分数是“进步基石”,排名是“精准坐标”!
必须承认,告别等级制是真·便民!以前福田A+只占5%、龙岗A+能到25%,同是A+水平天差地别;现在不管哪个区、哪个学校,都是实打实的分数,孩子学得好不好、错在哪,一眼就能看穿,这才是对学习成果的真实反馈。
但咱说句大实话:单独一个分数,就是“孤立数字”!娃数学考90分,你以为是高分?
结果班里90+的一抓一大把,实际是中游偏下;娃英语76分,你急得上火,殊不知班级整体难度高,这个分数能排班级第8——没有排名做参考,分数就是无根之木,家长根本摸不清孩子的真实水平。
以前靠等级猜,现在靠分数猜,换汤不换药啊!我身边三分之一学校的家长,现在还在家长群“暗中打探”:“你家娃语文多少分?”“班里最高分多少?” 就为了凑出个“民间排名”,又累又尴尬。
反观闺蜜家娃,学校直接给“分数+班级排名+年级排名+进退步”,人家跟娃复盘时精准到位:“语文91分,班级第6,比上次进步10名,文言文没丢分,现代文阅读扣了4分,接下来重点练答题技巧”——这才是改革该有的样子,精准辅导不瞎忙!
中考是“全市排位赛”,平时就得看“全景图”!
咱深圳家长为啥对排名这么执着?
不是想卷,是升学压力真的容不得“稀里糊涂”!
谁都清楚,深圳中考公办普高录取率才52%,非深户更是低到23.75%,明年中考考生都14.5万人了,公办普高就招7.5万人。
最后拼的根本不是“你考了多少分”,而是“你在全市排多少名”“能不能挤掉竞争对手”。
现在只给校内分数,不给班级、年级排名,甚至没有全市参考,等中考出分才知道孩子和别人的差距,那不是“裸奔备考”吗?
就像开车只知道自己开了多少公里,却不知道在高速上排第几、离目的地还有多远,能不慌吗?
更关键的是,深圳中考早就实行全市统一命题、统一录取了,高中名额分配也是按全市考生比例来的。
平时只看校内分数,相当于关起门来造车,根本不知道全市同龄人水平如何。
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想精准定位目标高中,就得靠校内排名结合学校往年中考出口数据推算,没有排名连推算的基础都没有。
我家邻居娃初三,学校一直给完整排名,人家早早就规划好了:“按现在的年级排名,再进步40名,就能冲区重点”——目标明确,娃学起来也有劲儿,这才是排名的真正意义!
要的是“成长方向”,不是“攀比标签”!
总有人说“排名会伤害孩子自尊”“会加剧唯分数论”,咱深圳家长必须喊冤:我们要的不是排名带来的优越感,是帮孩子找对努力的方向!
娃考得好,排名能给TA实打实的肯定:“你看,班级第4,年级第29,努力没白费!”。
娃考得差,排名能帮TA认清现实:“这次班级第22,比上次退步8名,咱一起看看是知识点没吃透,还是粗心了”——排名是“成长导航”,不是“评判标签”。
而且现在都讲究隐私保护,排名完全可以只发给家长和娃自己看,不公开张贴、不点名通报,既符合教育局“严禁公开排名”的要求,又能满足家长的知情权,两全其美啊!
我们班家长早达成共识了:不跟别人比,就跟娃自己比!
排名能清晰看到“这次比上次进步没”,比空泛地说“要努力”管用多了。
教育的本质是发现问题,而不是掩盖问题,现在藏着位次不公开,反而让家长私下打听,造成信息不对称,更焦虑!
改革要“一步到位”,别搞“半吊子透明”!
从“不打分”到“给分数”,深圳教育改革已经迈出了坚实一步,但“半透明”不如“全透明”!
现在三分之二学校都给了班级+年级排名,剩下三分之一只给分数,凭啥有的娃有“全景导航”,有的娃只能“摸黑前行”?
咱深圳家长的诉求真不高,就想“一次到位”搞全域透明:
✅ 成绩单标配“分数+班级排名+年级排名+进退步”,拒绝猜谜;
✅ 借助全市统考优势,出具“全市位次参考”,对接中考竞争节奏;
✅ 所有学校统一标准,不搞差异化透明,教育公平先讲信息公平;
✅ 严格保障隐私,排名仅限家长和学生查询,绝不公开传播。
毕竟,中考、高考从来不会“分学校对待”,竞争是全市、全省的,平时的排名数据越精准,孩子未来的选择就越主动——这不是卷,是对娃的未来负责!
深圳连“民意速办”都能做到事事有回应,教育改革更该倾听家长的真实心声。
最后掏心窝子:
作为深圳家长,我们不唯分数论,但我们要“明明白白养娃”!
告别等级制是进步,我们举双手赞成;但进步不该止步于此,既然要给分数,就该把配套的排名一起给到。
分数给了我们“真相”,排名才能给我们“方向”。
班级排名让我们看清校内位置。
年级排名让我们找准升学定位。
全市排名让我们对接更大赛场——这才是真正的“科学育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清晰的定位中稳步成长。
有没有同款的深圳中小学生家长拿着分数到处打听同学成绩凑排名?
你家娃学校给全排名了吗?
支持深圳教育改革“一步到位”,实现分数+3大排名全域透明吗?
评论区说说你的实话,转发给更多深圳家长,一起为“明明白白养娃”发声!
来源:深i教育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