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冬的牧野大地,将再次与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高博会)热情相拥。11月14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七届高博会定于11月23日在新乡开幕。活动将采取“1+1+11”模式,即1场开幕式、1场科技成果展以及11场系列平行活动。
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荣)初冬的牧野大地,将再次与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高博会)热情相拥。11月14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七届高博会定于11月23日在新乡开幕。活动将采取“1+1+11”模式,即1场开幕式、1场科技成果展以及11场系列平行活动。
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高博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对外交流合作平台。过去六届高博会累计吸引线上线下参会嘉宾4400余人次(其中诺奖得主4人次、院士191人次),签约合作项目500余个,组织论坛对接会等活动100余场次。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已举办多场签约与专场活动。截至目前,共签约校企合作项目217个,技术成果转化金额达5.58亿元,合作项目投资总额逾33亿元。
本届大会将邀请140余名高校院所科研处长、成果转化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其中含3名院士),110余家高校院所、知名企业、投融资机构等齐聚参会。其中,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20余家域外高校院所将亮相参展。
与往届相比,本届高博会呈现出四方面新特点:
主题更聚焦。大会以“聚力校企校地,共促成果转化”为主题。一是聚焦战略之需,锚定“8+17+N”产业链群布局,紧扣中原农谷建设机遇,推动种业与先进制造、现代服务跨界联动,打造国际化农科“芯”城。二是聚焦机制之基,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的若干措施(试行)》,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机制,构建“高校即实验室、企业即创新场、城市即孵化器”的科创体系,并通过选派“科技副总”“校外导师”强化人才支撑,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聚焦发展之要,深入推进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平原实验室“两室”一体化建设,引导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建设,打造“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技术创新、成果孵化”的全链条创新平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资源更集约。重点邀请高校院所科研处长、成果转化负责人,以及企业、技术转移机构、投融资机构代表参会,着力引进支撑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为新乡和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同时,精心设置科技成果展,聚焦我市在校企校地合作、中原农谷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效,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立体化展示,全面呈现省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
合作更务实。精心策划“人工智能+”行动专题研讨会、3D打印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创新研讨会、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产学研对接会、第三届国际电力储能交流活动等系列活动,围绕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既深挖产业发展堵点,又紧盯技术攻关难点,以“问题导向”促“实效合作”,目前已征集我市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项目28个。
对接更精准。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出发点,将技术经理人队伍作为关键纽带,组织开展南京理工大学成果推介项目路演、技术经理人交流会、“产创融合”专家新乡行等活动,全力搭建专业人才协同对接平台。活动全程紧扣“资源整合、需求匹配”核心,统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市场等要素,推动科教资源、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痛点精准匹配,切实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通道,促进“校院企地”产需深度合作。
会上还发布了新乡市十大科技创新亮点。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只待本月23日如期启幕。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