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情从头理一下。重庆公安对沈伯洋以“分裂国家罪”立案侦查,这个动作一出来,岛内马上有各种反应。赖清德公开喊话,请韩国瑜这个民意机构负责人出来声援,意思是希望有人替台湾“撑面子”。话到嘴边,原本是要别人表态的局面,韩国瑜在12日回了一句让局面翻转的话:他把矛头指
韩国瑜一句回击,把原本要别人表态的事,直接搬回台面。
事情从头理一下。重庆公安对沈伯洋以“分裂国家罪”立案侦查,这个动作一出来,岛内马上有各种反应。赖清德公开喊话,请韩国瑜这个民意机构负责人出来声援,意思是希望有人替台湾“撑面子”。话到嘴边,原本是要别人表态的局面,韩国瑜在12日回了一句让局面翻转的话:他把矛头指向民进党内的“台独党纲”和把大陆列为“境外敌对势力”的做法,要求民进党先收回这些说法、废掉相关党纲,才算是在两岸问题上做出负责任的处理。换句话说,他不愿意替别人当垫背,让问题由对方自己先检讨。
国民党阵营里,王义雄出来评论得很直白。他的意思是,赖清德这一招反而暴露了民进党处理两岸议题的策略:遇到麻烦先想把责任推给别人,习惯性地打“抗中”牌来操作选情。这种做法放久了,中间选民会越来越敏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王义雄还指出,赖这么一喊,结果不是把问题牢牢扣在对方头上,而是无意中把聚光灯丢给了韩国瑜,让他有了表现的舞台和话语权。
王义雄的观察不只是短期反应。他把视角拉宽,说这九年多来,很多选民对这类政治技俩已经有免疫力,信息传播速度太快,老把戏难以长期奏效。再加上这回韩国瑜的回击语气比较强、态度比较直,让不少人感觉“像个领导人”,这类印象很容易在社群里扩散。王义雄还提到,所谓的“百万挺韩”并没有像外界说的那样消失,反而因为他现在更公开、更有平台,声望可能还会提升。
关于国民党内部被说成会有“多个太阳”的议论,王义雄并不急着下结论。他的态度是,媒体喜欢炒,但党里有人出来发声倒是件好事,这样会让党更有能量;真正谁来选、怎么选,要靠制度来定,没必要被绯闻提前绑架。
把时间线再拉回去看看:重庆的立案是导火索,赖清德的呼吁是回应,韩国瑜的回击把焦点拉回台面。与此同时,类似执法动作在大陆别处也有动静。泉州市公安局在13日发布悬赏通告,征集与两位台湾网络名人有关的违法线索,这种公开通告在岛内外都引起了讨论。媒体、学者和社群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一个问题上:两岸如何在言论自由与治安执法之间划清界线?不同圈子的人给出不同看法,讨论很快被放大。
批评赖清德的人不止一位。台湾“中华战略学会”的资深研究员张竞出面就批得很重。他说,从发动“大罢免”那刻起,赖把政治斗争更多往岛内推,矛头对准蓝白阵营的民代,这样做造成社会对立,缩小了政治妥协的空间。张竞的话里有“始作俑者应当自省”的意味,认为赖应该先反思自己,而不是急着把责任往外推。
把这些线索连起来看,眼下有两股力量同时在跑:一边是大陆的执法动作在推进,具体的调查和通告有实质进展;另一边是岛内的政客、学者和媒体在围着这件事吵架,互相放大信息、争夺话语权。信息流通得快,情绪也容易被推高,少不了各式解读和揣测。
韩国瑜这回回击,短期内显然对他有利。他被一些人看成是有格局、有口气的人选,这种印象在选举语境下很值钱。至于国民党内部是否会因此出现新的领军人物或是更多纷争,王义雄的态度是让制度去处理,别把纸面上的风声当成最后结果。接下来会怎样走,还是要看各方下一步怎么动作、媒体怎么叙事、选民怎么反应。
来源:温泉惬意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