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时跟着父亲赴远房亲戚的饭局,那位比父亲大四岁的同乡,同样扎根农村,却早已在官场站稳脚跟,举家言谈间尽是从容。而我和父亲,像误入盛宴的陌生人,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我卯足劲去夹桌中央的鱼肉,筷子刚碰到鱼身就滑开,反复几次后,窘迫像潮水般裹住我,只能狼狈地缩回手
那场让我攥紧筷子不敢抬头的家宴,藏着我半生都在解的人生谜题。
幼时跟着父亲赴远房亲戚的饭局,那位比父亲大四岁的同乡,同样扎根农村,却早已在官场站稳脚跟,举家言谈间尽是从容。而我和父亲,像误入盛宴的陌生人,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我卯足劲去夹桌中央的鱼肉,筷子刚碰到鱼身就滑开,反复几次后,窘迫像潮水般裹住我,只能狼狈地缩回手。下一秒,一块鲜嫩的鱼肉落在碗里,伴着对方家人爽朗的笑声,我却恨不得把脸埋进碗底,连道谢都没敢抬头。饭后亲戚们探讨书法,那些生僻的术语像天书,父亲却昂着头频频点头,我分明看见他眼底的茫然,却懂他想融入的体面——我们祖上三代,连笔墨都少沾,何来懂书法一说。
那场饭局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埋了许多年。我总在想,同样饮乡水、食五谷,为何人生境遇会有云泥之别?后来才慢慢看清,除了个人禀赋,更关键的是有人在关键路口扶一把、指一程。可我这辈子,从填报院校到选择职业,从应对工作压力到考量婚姻大事,所有重要抉择都只能自己扛。无数个深夜,我对着十字路口发呆,多希望有位阅历深厚的长辈指点迷津,甚至在街上遇见气度不凡的老者,都有上前搭讪的冲动,却始终没勇气迈出那步。
三十岁来临前,我活得像艘没舵的船,从不敢定清晰的目标,因为连自己要驶向何方都不知道。有人说我太佛系,可只有我懂,比起理性分析后屡屡出错的纠结,不如跟着直觉走——就像老子说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本心从来都藏着最真的答案。
写作就是这样闯入我生活的。从写日记到运营公众号,我从没琢磨过目的:说热爱,热爱只是动力;说逐利,那些看不到回报的日子,早该让我停笔。可每次指尖触碰到键盘,心里的迷茫就少一分,那些说不出口的困惑、挣扎与感悟,顺着文字流淌出来,竟成了最自然的倾诉。我渐渐明白,这便是庄子口中“无用之用”——看似毫无功利的坚持,实则是老天在为你引路。
公众号运营一年多,命运竟给了我意想不到的馈赠。那些素未谋面的良师益友,大多是父母辈的长者,他们不吝赞美与鼓励,也会坦诚给出建议与批评。有人教我“守拙以清心”,有人劝我“顺势而为之”,恰如《素书》所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带着智慧与温度的陪伴,让我儿时梦寐以求的引路人,在三十岁这年密集地走进我的生命。
如今再回望,才懂人生从没有“必须怎样”的标准答案。《易经》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于选择,不过是太执着于“最优解”,却忘了老天早为每个人留了暗路。这条路由本心指引,可能模糊不清,可能布满荆棘,却能让你踏得踏实——就像赤脚踏在故乡的土地上,说不出哪里好,却知道这就是属于你的地方。
当你站在十字路口犹豫不决时,不必急着赶路。不如沉下心,让身上的汗凉透,让心里的躁气消散,听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那声音或许不可描述,或许难以捉摸,却是老天为你设立的路标。你只管跟着走,终会发现,那些你想见的人、想成为的自己,都在路的尽头等你。
而那些看似“无用”的坚持、毫无保留的分享,不过是你在向世界发出信号——你准备好了,老天自然会为你搭桥铺路。
来源:无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