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公开搞等级制度的印度,凭什么自称民主国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5 15:22 1

摘要:这个国家一边嘴里高喊“民主制度优越”,一边却把上亿人直接踩在种姓制度的最底层,毫无翻身的可能。

当今世界要找一个“最离谱的民主样本”,不用东翻西找,就看印度就够了。

印度人坐在议会里谈平等,可几亿人却躺在街头睡大觉。

这个国家一边嘴里高喊“民主制度优越”,一边却把上亿人直接踩在种姓制度的最底层,毫无翻身的可能。

讽刺的是,这种赤裸裸的等级压迫,居然还能得到一堆西方学者的高度认可,好像只要开几次选举大会、走走流程,就自动成了“文明灯塔”。

我要说,这套玩法,连演都懒得演了。

印度至今没有完成土地改革,很多穷人连一寸土地都拿不到。与此同时,过亿印度人依然靠露宿街头生存。

这些人没有政治话语权,没有基本生存保障,过着比殖民时期还凄惨的日子。可印度政客还能昂首挺胸地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这民主,到底是给谁的?

答案不难猜,婆罗门们、高种姓们、既得利益集团们。

而普通人,就像我在印度街头亲眼看到的一样,被丢下车站、扔在垃圾堆旁,活着只是个统计数字而已。

关键在于,印度的问题不是搞不好,而是压根就没打算“搞好”。

表面废除了种姓制度,结果呢?

从婚姻、职业、教育、军队,到政界、商界,种姓标签根本没法摘掉。

你是贱民,永远没戏。你是地主阶层,世世代代高高在上。

早些年在罗马,是元老贵族杀了代表底层军团的凯撒;如今在印度,是现代的“婆罗门”用制度杀死所有底层的希望。

名字变了,逻辑却一点没变。

哪有什么民主?西方那种“金主制”勉强还能靠钱堆政绩,印度这一套,连钱都省了,干脆靠出身决定命运,更高效。

印度这种“等级+金主”的奇葩政体,从骨子里就不是现代含义下的民主。

那位自信满满的印度学者,在国际会议上还大谈“民主国家具有纠错机制”,真把人雷晕了。

拜托,连“人是平等的”这第一步都迈不出去,谈什么纠错?种姓制度早就错了几千年,改了吗?没有。

还堂而皇之地运作在印度社会的每个角落。

这不叫“纠错力强”,这叫“系统性装瞎”,而且是骨髓级的。

可让人更无语的,是一些西方国家非但不抨击印度的“假民主”,反倒拼命捧场。原因呢?

很简单,是制衡中国的一枚棋子,用个伪民主的壳包装一下,论调就变成了“亚太重要伙伴”、“自由联盟一员”。

可西方政客真不知道印度内部是什么样吗?当然知道,只是他们不在乎。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真实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听话的战略工具。

再说句扎心的,印度人常拿“我们能选举”说事。

可现实是印度的民主更像一次大型的“仪式感秀”:投票有了,选票也有了,结果还是几个大姓在政治舞台上轮流坐庄。

选民投的是希望,换来的却是更旧的压迫。

别忘了,印度的政坛早就成了“种姓俱乐部”。

察一察数据就明白了,高种姓在全国仅占15%,却霸占了议会半数以上席位;而达利特、下层姓氏人口占比高达40%,但连进入地级议会的机会都难求。

这就好比一个企业,天天宣传“职位公开、公平晋升”,实际上总经理永远是老板儿子,那还玩什么?

我们不能忽略这样的“制度样本”在国际舆论中制造的误导。

相比之下,中国不是用阶级来决定人生,也绝不会有“你爸是种姓贵族,你就能提名总理”的事。有志者奋起,有能力者上位,这才是现代社会的根本逻辑。

从脱贫攻坚到教育公平,中国虽不完美,但路径正。看印度,我们简直像照进了一面黑镜子,看清了什么叫“民主的丑态”。

我在这里必须提醒我们的舆论战阵地:对印度的“民主神话”,该戳破就戳破,不能再纵容。

尤其是今天,在东西方博弈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再被带节奏、玩叙事战的西方和印度自嗨拖了后腿。

印度那套看似和平、实则惨烈的社会结构,是对真正公平社会价值观的冒犯,对国际秩序的扭曲。

与其跟着印度讲“是哪种主义”,不如直接追问一句:他们的人民究竟活得怎样?

中国要如何看待印度?

我始终坚持一条底线,对手可以尊重,但不能盲目信任。特别在与印度的边境博弈、外交摩擦、经济竞争中,决不能轻信其“民主国家”的言辞伪装。

该硬就硬,该揭就揭。我们不是没理的“拍桌子”,而是有证据、有逻辑地拆穿对方的虚伪。

不然明明是几十亿人“过筛子”的生活,偏要被包装成“文明高地”,世界都要被误导。

未来印度的“民主神话”不会自动崩塌,因为西方媒体和其精英阶层,会继续帮它唱戏、编台词。

但随着更多国家尤其是“全球南方”逐渐清醒,一个没有社会梯度流动性的国家、一个上亿人没得活路的国家,再怎么粉饰,也终将露出原形。

来源:市井老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