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条爆料来得太突然。11月14号上午,李诞在播客里聊起去徐志胜家做客,说一进门就被臭味熏得头晕,沙发被衣服埋得看不见布料,还补刀一句:连他北京朋友都不敢脱鞋。节目上线不到三小时,词条冲上第一,阅读量破五亿。徐志胜下午发微博,配了张书桌照片,配文只有一句:乱是乱
徐志胜的家被李诞当众说成垃圾场,热搜挂了一整天,观众却集体心疼徐志胜。
这条爆料来得太突然。11月14号上午,李诞在播客里聊起去徐志胜家做客,说一进门就被臭味熏得头晕,沙发被衣服埋得看不见布料,还补刀一句:连他北京朋友都不敢脱鞋。节目上线不到三小时,词条冲上第一,阅读量破五亿。徐志胜下午发微博,配了张书桌照片,配文只有一句:乱是乱了点,可书都在手边,不影响写段子。评论区瞬间涌进三万条安慰,点赞最高的是:你乱你的,他嘴贱他的。
观众这次没笑。李诞的段子过去靠冒犯成名,这一回踩中了底线:把朋友的私事当公开笑料。播客里他模仿徐志胜妈妈进门后捂鼻子,音效组还加了呕吐声,现场嘉宾笑成一片,屏幕前的网友却开始皱眉。有人翻出去年李诞在另一档节目调侃女嘉宾身材,导致品牌方连夜撤物料的历史,发现套路一模一样:先树靶子,再集中火力,最后补一句“别当真”。
徐志胜的回应被业内当成危机公关模板。没发火,没律师函,只把话题往自己身上揽:文人雅士不拘小节,稿子写得好就行。一句话把李诞的“卫生羞辱”解构成“创作自由”,既保住面子,也保住粉丝。当晚他照常开直播,背景就是那张被吐槽的书桌,镜头扫过地上两双袜子,弹幕刷屏:原来天才也懒得收拾,平衡了。
李诞的微博掉粉十万,品牌方观望。头部脱口秀演员商务报价按粉丝量算,十万活粉对应一条七位数的短视频,一夜之间蒸发。更麻烦的是,下周他录制的综艺本来要谈“友情话题”,节目组连夜改脚本,把“互损”环节全删,生怕再触雷。业内人士透露,平台现在对“隐私梗”审核升级,提前交稿,提前审,谁再嘴碎谁下车。
观众反感的不是段子,是双标。徐志胜去年在《脱口秀大会》里自嘲合租时袜子硬成雕塑,全场爆笑,因为那是他自己的故事,自愿拆梗。李诞把同样的素材拿过去,变成第三方视角的羞辱,味道就变了。就像你发朋友圈说“胖成球”,朋友跟着笑没事,同事在年会PPT里放你泳装照,还配字“重量级嘉宾”,你当场想掀桌子。
冒犯和幽默之间就一条线:当事人有没有授权。授权了,再狠也能笑;没授权,再轻也是刀。李诞错在把私下酒局那套搬进公共传播,忘了麦克风会把音量放大一万倍。观众不是不能接受脏屋子,是不能接受被背叛。徐志胜没翻脸,是给行业留脸,观众可没义务配合。
这事给所有靠嘴吃饭的人提了个醒:流量再渴,也不能喝朋友的脏水。过去观众笑完就忘,现在笑完会截图、会考古、会联名抵制。一条播客十分钟,掉粉十万,商务泡汤,划不来。真想写段子,先问对方一句:我能说吗?对方点头,再开麦;对方犹豫,就闭嘴。这不是自我审查,是基本人品。
脱口秀的舞台灯光太亮,常常照得演员忘了观众也在台下。下次再想把朋友的家当包袱,先想象自己爸妈也在听,还能不能笑出来。能,就说;不能,就换。毕竟,段子可以重写,信任炸了就拼不回。徐志胜的书桌乱不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还能安心写段子;李诞的梗再响,也盖不住十万取关的静音。观众用点击投票:好笑不能建立在好朋友的难堪上,这是底线,不是高标准。
来源:足智多谋溪流gVdwh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