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11 月 10 日,一段无剪辑监控视频在网络快速传播,画面里的场景让无数网友脊背发凉。镜头对准普通民居的客厅,一名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人正颤巍巍地站着,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碎花棉袄,双手不安地攥着衣角。
监控画面曝光:九旬老人的惊魂时刻
2025 年 11 月 10 日,一段无剪辑监控视频在网络快速传播,画面里的场景让无数网友脊背发凉。镜头对准普通民居的客厅,一名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人正颤巍巍地站着,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碎花棉袄,双手不安地攥着衣角。
对面的中年男子面色狰狞,嘴里不断蹦出呵斥词句,具体内容被老人的呜咽声覆盖。下一秒,男子突然扬起右手,连续扇向老人面颊,清脆的巴掌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老人身体剧烈摇晃,喉咙里挤出断断续续的哀号,眼角的皱纹里浸满泪水,花白的头发随着头部晃动散乱开来。
意识到危险的老人转身想逃,脚步踉跄地扑向厨房方向,干枯的手指紧紧扒住门框才勉强站稳。男子紧随其后,一把拽住老人花白的头发,硬生生将她拖回厨房中央。失去支撑的老人重重摔倒在地,男子俯身用膝盖顶住她的后背,双手死死按住她的肩膀,持续施加暴力,老人的哭喊声响彻整个屋子,直至视频结束仍未停歇。
这段时长不足两分钟的视频,很快引发全网关注。有网友通过画面细节推测,拍摄设备可能是安装在客厅角落的家用监控,镜头角度刚好完整记录下施暴全过程。视频下方的评论区迅速被愤怒的声音填满,“这还是人吗?” 的质问不断刷屏,有网友直言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老人的绝望”。
官方通报与隐情:长期虐待浮出水面
11 月 11 日中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微博 @今日武进 发布情况通报,正式回应此事。通报明确,11 月 10 日 18 时 16 分,当地嘉泽派出所接到殴打警情,民警接到指令后立即驱车赶往现场,抵达时施暴男子仍在屋内,老人则蜷缩在厨房角落低声啜泣。
经初步调查,施暴者杨某中系受害者陈某琴的亲生儿子,两人因日常琐事发生口角,情绪失控的杨某中随即动手施暴。通报显示,杨某中已被警方当场抓获,具体案情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嘉泽镇妇联与派出所已安排专人上门探望陈某琴,携带了牛奶、麦片等营养品,同时留下联系方式,明确表示 “一旦老人有需求将及时对接解决”。
媒体后续采访揭开了更令人揪心的隐情。陈某琴今年已有 93 岁高龄,日常起居主要由杨某中照料。其女儿在接受采访时红着眼眶透露,母亲长期遭受杨某中殴打,此前她曾多次劝阻无果,甚至已经报警处理过,但暴力行为始终没有停止。这次曝光的视频,只是无数次虐待中的一幕,若不是监控记录下来,外人很难知晓老人的真实处境。
有知情人透露,陈某琴身体尚可自主活动,但听力严重下降,与人交流需大声喊话,这或许成为杨某中施暴的导火索之一。而 “家丑不可外扬” 的传统观念,让老人和其他家人此前选择隐忍,直到这段视频意外流出,才让长期存在的家庭暴力公之于众。
舆论风暴:谴责之外的深层追问
视频发酵的 24 小时里,相关话题接连登上热搜,网友的愤怒持续升温。有人深挖杨某中的个人信息,斥责其 “连生身母亲都能下手,丧失人性底线”;也有网友聚焦老人的后续安置,呼吁 “不能让她再回到施暴者身边”。不少网友自发 @当地民政部门,询问是否能为老人提供临时庇护场所。
11 月 11 日 12 时许,@中国妇女报 针对此事发表评论,字里行间透着严肃立场:“家暴从来不是家事,而是违法犯罪。” 评论特别指出,当受害者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时,这种 “暴击亲恩的行径更显卑劣”。文章同时抛出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监控未拍到的角落,如何铲除此类隐蔽的暴力?”
这一追问引发广泛共鸣。有网友分享类似经历,称身边曾有老人遭受子女精神虐待,被辱骂、监控监视却难以举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涉老纠纷案例显示,老年人遭受的暴力不仅包括肢体伤害,辱骂威胁、擅自处置财产等行为同样属于侵害权益,可通过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获得救济。
目前,嘉泽镇妇联工作人员已再次上门探望陈某琴,为其进行身体检查和心理疏导。医生检查后表示,老人除面部有轻微红肿外,暂无严重外伤,但情绪仍处于紧张状态,需要持续陪伴安抚。杨某中的讯问工作仍在进行,警方未透露更多案情细节,仅表示将依法依规处理。
网络上,关于 “如何建立老年人反家暴干预机制” 的讨论仍在继续。有网友建议社区建立定期探访制度,对独居老人、高龄老人进行常态化关怀;也有人呼吁扩大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范围,将隐性暴力纳入规制范畴。陈某琴的住所外,不时有附近居民驻足探望,有人悄悄放下水果和保暖衣物,用沉默传递着对老人的关心。
来源:众看预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