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老教师被AI课整懵:讲台上的粉笔还香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5 11:30 1

摘要:办公室空调嗡嗡响,老张坐在那儿,像块被时代落下的旧黑板。几个年轻老师围在电脑前叽叽喳喳,“这个AI赋能模块得嵌入李白的全息影像”“双师课堂的数据流要打通知识图谱”——他竖着耳朵听,越听越像天书。他教了三十年语文,从手写教案到投影仪都熬过来了,可现在连“赋能”是

办公室空调嗡嗡响,老张坐在那儿,像块被时代落下的旧黑板。几个年轻老师围在电脑前叽叽喳喳,“这个AI赋能模块得嵌入李白的全息影像”“双师课堂的数据流要打通知识图谱”——他竖着耳朵听,越听越像天书。他教了三十年语文,从手写教案到投影仪都熬过来了,可现在连“赋能”是吃还是喝都没搞明白。

前几天他还挺得意,终于搞懂了什么叫“大单元教学”,结果转头就听说这词过时了,现在流行“教学一体化”。刚翻完一本厚厚的项目式学习手册,朋友圈又刷出“跨学科融合课”的直播预告。一个接一个的新概念砸下来,像下雨天屋檐漏的水滴,不疼,但敲得人心烦。

最让他愣住的是小陈的解释:“AI赋能嘛,就是让死人开口,活人闭嘴。”他当时一口气没喘匀,差点咳出眼泪。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在屏幕上摇头晃脑给他班学生讲《将进酒》?那他站讲台上算啥?背景板?

他想起魏书生说过一句话:“基础教育别整天折腾,简单的事非弄复杂。”现在倒好,一堂课非得贴七八个标签,同课异构、创新教育、智慧课堂……名字一个比一个响,可学生作业本里的错别字还是那么多。

他也琢磨过,是不是自己太落后了?不搞点新花样,评职称、上公开课都拿不出手。可真让他用AI生成教案、让学生对着平板答题,他又觉得空落落的。粉笔灰蹭在袖口上,黑板吱呀作响,学生抬头看他写板书的样子——那种踏实感,算法给不了。

干脆不追了。他现在上课,该讲的讲,该练的练,PPT照用,但绝不炫技。AI可以放视频,但讲解诗里的悲欢,还得是他这个“老东西”来带情绪。他不信机器能懂杜甫写“安得广厦千万间”时,心里有多苦。

有时候他看着那些忙于设计“沉浸式古诗剧场”的年轻老师,心里嘀咕:你们搞得热闹,可学生真听懂了吗?还是只记住了李白会跳舞?

教育不是科技秀场。讲台不是舞台,老师也不是主持人。技术能跑多快,他管不着,但他得守住那点最基本的:人教人,心传心。

你那边,是不是也在忙着让苏轼直播带货、屈原玩起Rap?对吧?

来源:于山顶眺望云雾的变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