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这段平淡的对白的背后,却隐隐透着一场空战的革命性核心密码的喷涌,今日人民空军的76岁生日就这样一举“甩出王炸”——以全新的“玄龙”这一代号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的正式官宣。
但在这段平淡的对白的背后,却隐隐透着一场空战的革命性核心密码的喷涌,今日人民空军的76岁生日就这样一举“甩出王炸”——以全新的“玄龙”这一代号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的正式官宣。
既为歼-20、歼-16D等先进的有人机成为了三机编队的组成部分,更为中国的空军将军们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了不起的、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的重大新闻:中国已经真正的实现了“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实战化,这不仅将中国的空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了,也将为中国的空军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也将为中国的空防事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的一页!。
其所具的各项性能都已接近或达到了我国目前的无人机的最高技术指标,可不算是试验品了,更可谓是“先进的试验品”。
机身侧面清晰的“八一”军徽涂装,说明它已经是正儿八经的现役装备。它采用无尾飞翼布局,浑身涂满纳米吸波材料,雷达反射面积能做到小于0.001平方米,几乎和一只飞虫差不多。
尽管敌方的雷达都开机了,但也很难在有效的探测距离内捕捉到这款新型的无人机的信号,借助其出色的隐身能力,使其成为现代的防空网所畏惧的“终极刺客”般的存在。
以其对空战规则的彻底颠覆而令世人瞠目结舌的“玄龙”,其无所不能的厉害之处就其中一部分。但传统的空战却常常是我们自己先出“前锋”地侦察、自己先扮“后卫”地突防、自己先担“先锋”的打击,风险都高了、效率都低了。
歼-20的逐步成熟同时,不仅自身的作战能力大大增强了,而且也成为了“空中大脑”,能在后面指挥多架的“玄龙”无人机前出执行高风险的任务。
凭借这些无人机的精准打击,能够将敌方的防空圈都“偷偷”地一一的“透”了个通,借此将敌人的雷达站、防空导弹的发射架都给“敲”了个“塌”方,彻底把敌人的防御的“网”都给撕开了一个口子,为后续的我们的人战机都大大地扫清了了障碍,借用了“踹门”的形象,称之为“踹门战术”,这也正是这种打法的最大特点所体现出的。
其“玄龙”飞空舱的升级也让歼-20的续航时间大大延长了,真正使其成为“空中之舰”般的战机,歼-20内置弹舱空间有限,带不了太多弹药。
这样一来,歼-20的作战半径就大大地得到了扩展,甚至可以将其作为一架“空中指挥所”,将多架无人机的前出任务作为其自身的“先锋”,由其自身的“玄龙”在空中为其所带的无人机的“后盾”提供了足够的安全的空中掩护,一架歼-20就能指挥多架无人机前出携带的额外的弹药等物资,对敌的打击力就相当于把火力延伸了好几倍。
而最关键的就是,无论无人机的损失了多少,也就不会有飞行员的伤亡和牺牲了,这就彻底地改变了以往的“人为的消耗品”这种以牺牲飞行员的生命为代价的空战的成本逻辑。
别看美国整天嚷嚷“忠诚僚机”概念,他们的同类项目到现在还停留在试飞阶段。中国的“玄龙”已经成建制列装部队,形成了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这种“概念你提出,实战我先行”的节奏,让美军一度非常尴尬。
“玄龙”的本事还不止在空军基地起降,它的舰载版攻击-21已经亮相,机翼能折叠,适合部署在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上。
这意味着未来中国海军也能用上这种隐身无人机,配合歼-35执行海上打击任务,这种跨军种的通用性,美俄同类装备根本做不到。
从2019年阅兵首次亮相,到2025年官宣服役,“玄龙”用了不到6年时间就走完了从验证到实战部署的全过程。
这个速度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成熟度的体现,更是中国空军作战理念的根本转变,现代空战早就不是单一装备的性能比拼,而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
看看这次空军献礼微电影的设定就明白了:歼-20负责制空,歼-16D负责电磁压制,“玄龙”负责隐身突防。三种机型各司其职,通过数据链实时共享信息,形成一个“侦-控-打-评”闭环。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比任何单一先进装备都可怕。
76岁的人民空军,用“玄龙”的列装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空战时代。这个时代不再追求单一装备的性能碾压,而是靠体系统合实现降维打击。
当别人还在摸索“忠诚僚机”的概念时,中国空军已经把这套玩法玩出了实战效果,未来空战的规则,这一次由中国来写。
来源:三金武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