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监控画面里的那一巴掌,比寒冬更刺骨。常州一名男子对着年过六旬的老母亲挥出拳头,白发老人踉跄着撞向冰箱,双手颤抖却一言不发的模样,戳痛了无数人的神经。事件发酵几天后,男子低头道歉,反复说着“我错了”,可这份迟来的忏悔,到底是良知觉醒,还是被铺天盖地的舆论逼到墙角
监控画面里的那一巴掌,比寒冬更刺骨。常州一名男子对着年过六旬的老母亲挥出拳头,白发老人踉跄着撞向冰箱,双手颤抖却一言不发的模样,戳痛了无数人的神经。事件发酵几天后,男子低头道歉,反复说着“我错了”,可这份迟来的忏悔,到底是良知觉醒,还是被铺天盖地的舆论逼到墙角的妥协?
谁能想到,拳脚相向的导火索,竟是区区几百块钱。老人独居在老小区三楼,平日里靠捡废品补贴家用,日子过得拮据;三十多岁的儿子在附近工地打零工,却频繁向母亲伸手要钱。那天,他抱怨“别人妈能给五千,你连五百都拿不出”,话音未落,巴掌就落在了母亲脸上。邻居说,这对母子早有隔阂,儿子脾气暴躁,酒后更难控制,以前也有过推搡,只是没被镜头记录,大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一次,摄像头将每一个细节都公之于众,也点燃了全网的怒火。
舆论的风暴来得又快又猛。微博热搜居高不下,抖音评论区满是“不配为人子”“该依法严惩”的声讨,有人人肉出他的住址,有人向其单位举报,甚至有人在小区门口直播“站岗”。铺天盖地的谴责像一张网,将男子包裹其中。再看他的道歉视频:眼神闪躲,语速急促得像在背稿,三遍“我错了”说得苍白无力,却只字未提母亲含辛茹苦拉扯他长大的过往,更没提那一巴掌给老人带来的身心伤害。这样的道歉,难怪让人质疑:他怕的究竟是自己伤了母亲的心,还是这无处可逃的唾沫星子?
网上的声音渐渐分成了两派。有人念及“血浓于水”,觉得该给知错的人一次机会;更多人却怒怼“原谅的权利在他妈手里,轮不到外人说情”。一条热评戳中了无数人:“小时候他发烧,他妈抱着他跑两公里求医;如今他一巴掌,把母亲扇回了所有孤苦的回忆里。” 是啊,“养儿防老”的老话传了千百年,谁能想到,有些儿女长大后,反倒成了父母最该提防的伤害。
如今,男子已被单位停职,社区也介入调解,但最让人揪心的是老人的态度——她至今不肯见儿子,只托人带了句“别再来烦我”。这句冷淡的背后,是攒了多久的失望,我们无从得知。
网暴或许能逼出一场道歉,却未必能唤醒真正的良知。如果忏悔只是为了平息舆论,那这样的“认错”毫无意义。真正的悔过,该是发自内心的愧疚,是对母亲多年付出的感恩,是往后余生小心翼翼的弥补。希望这场闹剧终能让他明白:母亲的白发,从来不是用来被辜负的;亲情的重量,也容不得半点暴力的践踏。
来源:禅悟小空空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