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十五万级的轿跑是真热闹,深蓝L06 一开启预售就把不少人注意力拉过来了 ——13.99 万到 16.19 万的价格,居然把激光雷达、磁流变悬架还有 3nm 的座舱芯片都做成了全系标配,这配置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之前看邓承浩在重庆开着这车直播,穿梭在那些绕来
近期十五万级的轿跑是真热闹,深蓝L06 一开启预售就把不少人注意力拉过来了 ——13.99 万到 16.19 万的价格,居然把激光雷达、磁流变悬架还有 3nm 的座舱芯片都做成了全系标配,这配置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之前看邓承浩在重庆开着这车直播,穿梭在那些绕来绕去的立交桥和急弯里,画面稳得很,当时就有人说,这级别的轿跑怕是要换个活法了。我后来去体验了实车,从外观到内饰,再到开起来的感觉,确实能明白为啥大家关注它,今天就跟大伙儿聊聊实际感受。
先说说外观,实车看着非常舒展,车长 4830 毫米,宽度 1905 毫米,轴距更是到了 2900 毫米,这个尺寸放在轿跑里算很宽裕的了。前脸是现在常见的封闭式设计,分体大灯很有辨识度,上面那组灯跟机舱盖线条能顺到一块儿,下面花瓣形状的日行灯,跟深蓝的标识看着还挺搭。
走到侧面才是轿跑的精髓,溜背线条从车顶一直滑到车尾,看着就运动。无框车门一打开,档次感立马就上来了,还有半隐藏式的门把手,用着方便还不破坏侧面线条。让我意外的是车顶的激光雷达,做成了悬浮熏黑的样式,一点都不突兀,不像有些车装了雷达就显得很生硬,这也为它的辅助驾驶打下了基础。19 英寸的花瓣轮毂跟日行灯的设计呼应上了,后轮拱那里还有点肌肉线条,给优雅的侧面添了点劲儿。
车尾的贯穿式尾灯是双灯带悬浮的,晚上亮起来挺显眼,还有个电动尾翼,能跟着车速调节角度,高速的时候还能提供 200N 的下压力,让车身更稳,不光好看还实用。整体看下来,这车既没丢轿跑的灵动,细节里又藏着不少科技感,确实对年轻人的胃口。
拉开车门坐进去,无框车门的设计先给了个小惊喜,关上门之后隔音也还不错。驾驶座一坐好,先注意到的是那块 50 英寸的 AR-HUD,车速、导航这些信息直接投在前风挡上,开车的时候不用老低头看仪表盘,比盯着小屏幕方便多了。中控台看着很清爽,15.6 英寸的向日葵屏非常灵活,会自动转向主驾或者副驾,我伸手去点的时候,角度刚好够得着,不用往前探身子。手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包,不像有些车硬邦邦的,摸着手感很舒服。三辐式的运动方向盘握起来很扎实,大小也合适,电子怀挡的设计让中控下面空出不少地方,放东西方便。无线充电板和双杯架的位置也选得好,充电的时候拿手机不费劲,杯架放个保温杯或者奶茶也稳当。晚上开车的时候,256 色的氛围灯还会跟着音乐节奏变颜色,车厢里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有时候开夜路也不觉得单调。
智能座舱这块儿,直观的感受就是 “快”。它用的是联发科天玑 S1 Ultra 芯片,3nm 的工艺,安兔兔跑分能到 163 万以上,比我之前开的不少车机都快。滑动界面、切换导航或者打开应用,基本没延迟,跟用旗舰手机差不多流畅。这种硬件实力,就算以后几年做 OTA 升级,应该也不用担心卡顿的问题。我非常喜欢它的四图融合导航,有时候走陌生路口,分不清该走哪条车道,实景画面会直接标清楚,一眼就能看明白,不用再盯着导航瞎琢磨。还有个小细节挺贴心,每次穿过隧道的时候,车机界面的主题会自动切换,本来枯燥的隧道行程,突然多了点小变化,还挺有意思的。这套内饰没只顾着堆科技,实用的小设计也不少,日常开车能省不少事。
再说说空间,我身高 180 厘米,调整好驾驶座之后,头顶还能剩下一拳一指的距离,不会觉得压抑。坐到后排,膝盖离前座靠背有四指的空隙,头顶也有两指余量,不像有些轿跑后排坐进去就顶头顶腿。考虑到它是款强调运动的轿跑,能有这空间表现已经很够用了,平时带家人出门,或者跟朋友一起自驾游,后排的人也不会觉得挤。座椅的包裹性也得提提,尤其是肩部和腰部的支撑,开久了也不觉得累。主驾座椅还有加热和通风功能,冬天不冻屁股,夏天不闷汗,而且坐姿能调到 207 毫米的低位,坐进去真有那种贴地开跑车的感觉。副驾的零重力座椅更舒服,14 向电动调节,还带 8 点按摩,按个键就能切换到小憩模式,跑长途的时候副驾的人能好好歇会儿。
储物空间也没让人失望,后驱的布局让它多了个前备箱,平时放个背包、购物袋或者充电线之类的小物件,拿取很方便,不用每次都开后备箱。后备箱虽然不是掀背设计,但内部非常规整,没有多余的凸起。后排座椅支持 4/6 分开放倒,全部放平之后,纵深能到 173 厘米,我试着躺进去,腿能伸直,偶尔想在车里歇会儿也没问题。后备箱底板下面还藏了个额外的储物格,零零碎碎的东西比如车载工具、应急包之类的,都能塞进去,不用堆在后备箱里乱糟糟的。总的来说,它没为了运动造型失去太多实用性,日常用完全够了。
真正开起来之后,才明白那些技术参数不是白给的。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磁流变悬架,后来才知道跟法拉利 296 GTB 用的是同源技术,这个配置在这个价位里真不多见。听工作人员说,这套悬架是通过电磁场调节减震器里液体的黏度,反应速度快到 10 毫秒,每秒能调 1000 次阻尼,听起来挺玄乎,但开起来的感觉很实在。之前在中汽中心的麋鹿测试里,它的入桩速度能到 85.6 公里每小时,这意味着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避让的时候,车身不容易晃,给人的安全感更足。
平时开的时候,过弯能明显感觉到侧倾被压得很好,不像有些车过个小弯就晃得厉害;遇到路面有坑洼或者减速带,车身也不会来回颠,滤震很干脆;起步或者停车的时候,也没有明显的前后仰俯,坐着舒服,开着也省心。它是后驱布局,配合 200 千瓦的后置电机,零百加速能到 5.9 秒,踩下油门的时候动力来得很顺,不会窜,想超个车也很有信心。这么看下来,它确实在舒服和好玩之间找了个好平衡点,不是那种只追求快的 “硬邦邦” 的轿跑。
然后是辅助驾驶,它全系都配了禾赛的激光雷达,再加上 11 个摄像头,硬件配置很齐全。两颗征程 J6M 芯片提供的算力,让这套叫 DEEPAL AD Max 的系统跑起来很顺畅。我喜欢的是它的一段式端到端算法,开起来的感觉很自然,不像有些车的辅助驾驶会一顿一顿的,更像有个熟手在旁边帮着控方向。
上次在南昌试的时候,遇到那种复杂的立交桥,还有连续的急弯,开启领航辅助之后,车子能自己保持在车道中间,跟车的距离也合适,遇到需要变道汇入车流的时候,也会先观察再动,不用我频繁插手方向盘。自动泊车也很好用,不管是侧方还是倒车入库,就算车位有点窄,它也能稳稳停进去,比我自己停得还规整。这段时间用下来,明显觉得开车轻松多了,尤其是跑高速或者市区堵车的时候,不用一直盯着路况,心里也踏实。
说到安全,我留意了它的防护设计,分了主动预防、紧急避险和被动防护三个方面,想得还挺周全。激光雷达能探测到 180 米外的东西,晚上开车的时候,我试过在没有路灯的路段,系统能在 30 米外就识别出穿深色衣服的行人,比我肉眼看到的早不少,这样自动刹车系统就能多 0.5 秒的反应时间,关键时刻能救命。下雨天开的时候,激光雷达穿透雨幕的能力也不错,不像有些车会频繁误报警,影响开车心情。
坐进车里能感觉到车身很扎实,工作人员说车身用了 78% 的高强度钢,还有 35% 的热成型钢,做成了笼式结构,就像给车装了个保护壳。电池方面也做了不少测试,针刺、挤压这些严苛的项目都过了,还有单芯热失控不扩散的技术,上次下雨天过积水路段,我也没太担心电池会出问题。整体体验下来,觉得它在安全方面考虑得很细,各种场景都想到了,开着也放心。
说说大家关心的电池和续航,全系用的都是宁德时代的电芯,这一点就让人心里有底。它的 “金钟罩” 电池还做了 18 项测试,海水浸泡都没问题,还有 24 小时的云端监测,就算车子停在那儿,也能实时关注电池状态。我试了它的 3C 超充,从 30% 充到 80% 只用了 15 分钟左右,能增加 330 公里的续航,平时要是临时要出门,补电也不用等太久。而且它还有脉冲加热的技术,冬天低温的时候,充电速度也不会掉太多,不用像有些电动车那样,冬天充电要等半天。
我个人更推荐纯电版本,200 千瓦的后置电机开起来很畅快,超车、加速都很有劲儿。电池有两个版本,56.12 度的能跑 560 公里,68.82 度的能跑 670 公里。像我这样每天上下班通勤,670 公里的版本基本两周充一次电就够了,偶尔周末跟朋友去周边城市玩,也不用中途补电。要是经常跑长途的朋友,增程版会更合适,1.5L 的增程器配合 28.39 度的电池,纯电续航能到 180 公里,满油满电的话能跑 1000 公里以上,不用总想着找充电桩,跑长途也踏实。
其实看完配置再对比价格,就能明白深蓝L06 为啥受关注了 ——13.99 万起,能拿到激光雷达、磁流变悬架、3nm 芯片这些配置,放在以前,这些配置要么得加钱选,要么得到更高的车上才见得到。跟同价位的其他车型比,它不算在某一个单项上非常突出,但在大家平时在意的地方,比如开着舒不舒服、车机流不流畅、辅助驾驶好不好用、电池安不安全,都做得很实在。
要是你平时开车既想有点运动的感觉,又不想丢了日常用的实用性,还看重科技配置,那真可以去店里试试深蓝L06。有些车光看参数表是没感觉的,得自己坐进去摸摸、开起来试试,才能知道合不合适自己。我当时也是试完之后觉得,这钱花得值,毕竟这个价位能有这样的体验,确实不容易。
来源:爱笑的雅婷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