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叫李秀英,今年五十八岁。我是个退休的小学老师,老伴前年走了。儿子小峰是我唯一的牵挂。他在城里做程序员,忙,不常回家。那天下午,电话铃响得特别急。医院打来的,说小峰出车祸了。我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赶到医院时,他还在手术室。头上缠满纱布,脸肿得认不出来。医生说
我叫李秀英,今年五十八岁。
我是个退休的小学老师,老伴前年走了。
儿子小峰是我唯一的牵挂。
他在城里做程序员,忙,不常回家。
那天下午,电话铃响得特别急。
医院打来的,说小峰出车祸了。
我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
赶到医院时,他还在手术室。
头上缠满纱布,脸肿得认不出来。
医生说他头部受了重击,可能会失忆。
我守在床边三天三夜,不敢合眼。
第四天早上,他醒了。
眼神空洞地望着我,问:“你是谁?”
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医生说这是暂时性失忆,不能刺激他。
要慢慢来,让他自然恢复。
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给他讲的故事。
他总爱听“假装游戏”。
一个念头冒出来:我可以假装是保姆。
这样就能天天照顾他,又不给他压力。
我跟医生商量,他们觉得可以试试。
于是我把头发扎得更紧些,换上旧衣服。
他出院那天,我以保姆的身份去接他。
“小峰,这是李阿姨,来照顾你的。”
护士这样介绍我。
他点点头,很客气地说:“麻烦您了。”
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赶紧转过头。
回到他租的公寓,一切都很陌生。
他什么都不记得了,连牙刷放在哪都要问。
我每天给他做饭、打扫屋子。
他叫我“李阿姨”,很有礼貌。
但太生分了,听着心里难受。
我做的菜都是他从小爱吃的。
红烧肉、西红柿炒蛋、紫菜汤。
他吃得很香,说味道熟悉。
“好像在哪里吃过。”他歪着头想。
我紧张得手心出汗,怕他想起什么。
又希望他快点想起来。
这种矛盾的心情天天折磨我。
晚上我睡在客厅沙发床上。
听见他在卧室翻来覆去。
肯定是在努力回忆过去。
有时候我偷偷看他小时候的照片。
被他撞见过一次。
“李阿姨,你看的是谁?”他问。
我慌慌张张藏起来,说:“我儿子。”
他“哦”了一声,没再多问。
每天我最期待的是晚饭时间。
他能和我多说几句话。
虽然都是“今天的菜咸不咸”、“要不要加件衣服”。
但这种日常对话让我感到温暖。
他开始回去上班了,但很吃力。
很多代码都忘了,经常加班到很晚。
我等他回家,热着饭菜。
就像他小时候放学回来一样。
有天他带回一个女孩,叫小雨。
说是同事,来帮他熟悉工作。
我看得出来,她喜欢小峰。
小峰对她也很温柔。
他们一起在书房看电脑,有说有笑。
我心里酸溜溜的,又替他高兴。
至少他还能开始新的感情。
小雨很勤快,常来帮忙做饭。
她悄悄问我:“阿姨,小峰以前是什么样的人?”
我差点说漏嘴,赶紧编了些话。
说他是个懂事的孩子,爱帮助人。
这些倒都是真的。
小峰的恢复比医生预计的快。
他开始记得最近的事。
比如我喜欢看哪个电视剧。
或者我整理屋子的习惯。
但还是想不起小时候的事。
更想不起我是谁。
有天夜里,我听见他做噩梦。
大喊着“妈妈”,我冲进他房间。
他满头大汗,眼神迷茫。
“我梦见小时候妈妈带我逛公园。”
他说,“可是她的脸很模糊。”
我轻轻拍着他的背,像小时候那样。
“想不起来就别勉强,慢慢来。”
他安静下来,突然问:“李阿姨,你孩子呢?”
我愣了一下,说:“他在外地工作,忙。”
这是我能想到最安全的回答。
其实我多想告诉他,你就是我儿子啊。
但我不能,医生说要循序渐进。
第二天,他问我能不能做葱油饼。
说梦里妈妈常做给他吃。
那确实是他小时候最爱吃的。
我和面的时候手都在抖。
他咬第一口时,眼睛亮了一下。
“就是这个味道。”他说。
我转身假装找东西,擦掉眼角的泪。
小雨来的次数越来越多。
他们看起来像在谈恋爱。
有次我听见小雨问:“你妈妈呢?”
小峰说:“不记得了,可能不在世了吧。”
我在厨房切着菜,刀一滑,割了手。
他赶紧找来创可贴,小心翼翼地给我贴上。
这个细心劲儿和他爸一模一样。
我多希望他能永远这么温柔地待我。
即使只是对一个“保姆”。
日子一天天过去,快三个月了。
小峰的记忆在慢慢恢复。
他开始记得大学的事,工作的事。
但童年和少年时期还是空白。
医生说这是正常的,最近的记忆先恢复。
最旧的记忆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或者永远都想不起来了。
我偷偷去庙里烧香,求菩萨保佑。
只要他健康快乐,记不记得我都行。
这是我真心话,虽然心里还是会痛。
生日那天,他请了几个同事来家里。
小雨订了蛋糕,大家唱生日歌。
他许愿时说:“希望早日找回记忆。”
大家都安静了。
后来切蛋糕时,他给了我最大的一块。
“李阿姨,这几个月辛苦你了。”
他说得很真诚。
我低头吃蛋糕,甜得发苦。
那天晚上,他翻出旧相册。
让我帮他认人。
我指着照片上的自己说:“这是你妈妈。”
他盯着看了很久,说:“她看起来人很好。”
我的喉咙发紧,只能说:“是啊,她很好。”
他指着另一张问:“这是谁?”
那是我和他爸的结婚照。
“这是你爸爸。”我说。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他们都不在了吗?”
我点点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怕他看出我在撒谎。
其实我很想告诉他,爸爸已经不在了。
但妈妈还活着,就在你面前。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那之后,他经常拿出相册来看。
说想努力记住父母的样子。
有时候他会问我一些细节。
比如他妈妈喜欢什么颜色。
或者他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都要小心翼翼地回答。
既不能说得太多,也不能说错。
这种日子过得很累,但我心甘情愿。
只要能陪在他身边,怎样都好。
入秋后,天气转凉。
他得了感冒,发烧到三十九度。
我守在他床边,用湿毛巾敷额头。
就像他小时候每次生病那样。
他迷迷糊糊地抓住我的手。
喊了一声“妈”。
我整个人都僵住了。
但他很快又睡过去,应该是在说梦话。
第二天他退烧了,完全不记得这事。
还是叫我“李阿姨”。
我心里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东西。
小雨似乎看出了什么。
有次她问我:“阿姨,你和小峰长得有点像。”
我赶紧说:“哪有,人家是城里人,我是乡下人。”
这个借口很蹩脚,但她没再追问。
小峰的公司组织旅游,可以带家属。
他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散散心。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太久没出门走走了。
而且能和他一起旅游,机会难得。
虽然是以保姆的身份。
我们去了一个古镇,小桥流水。
他给我拍了很多照片,说留作纪念。
在一座石桥上,他突然站住了。
“这个地方,我好像来过。”他说。
我心里一紧。确实来过。
他十岁那年,我们全家一起来过。
他还掉进水里,他爸赶紧跳下去救他。
“我想起来了,”他皱着眉头,“我掉水里了。”
我屏住呼吸,等着他往下说。
但他摇摇头:“就想起来这么多。”
那天晚上在客栈,他睡得不安稳。
我听见他在梦里喊“爸爸”。
第二天眼睛都是肿的。
旅游回来,他变得沉默了许多。
经常一个人发呆。
医生说这是记忆恢复的前兆。
可能有些片段正在慢慢浮现。
我开始担心,他要是真想起来了。
会不会怪我骗他这么久?
这种担忧让我睡不好觉。
有天下大雨,他加班到很晚。
我去地铁站接他,带着伞。
看见我时,他愣了一下。
然后快步走过来,把伞大部分倾向我这边。
自己的半边肩膀都淋湿了。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我想起他爸。
当年谈恋爱时,他也是这样。
总是先照顾我,不顾自己。
回到家,他换下湿衣服。
突然说:“李阿姨,你真的很像我妈妈。”
我正给他热姜汤,手一抖,洒了一些。
“怎么会呢,”我强装镇定,“你妈妈是文化人。”
“不是长相,”他说,“是感觉。”
“你照顾我的方式,和她梦里一样。”
我把姜汤端给他,不敢接话。
生怕多说一个字就会露馅。
他慢慢喝着汤,眼神飘向窗外。
“如果我妈还活着,应该和你差不多年纪。”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在我心上。
那天晚上,我做了决定。
等他记忆完全恢复了,我就离开。
不能让他为难,也不能影响他的新生活。
毕竟他已经习惯了没有母亲的日子。
而且还有小雨,他们会有自己的家。
我开始悄悄整理东西,其实也没多少。
就几件衣服,和一些私人物品。
其中有一张他小学时画的母亲节卡片。
上面写着:“妈妈,我永远爱你。”
我把它藏在钱包最里层,时常拿出来看。
现在这卡片已经泛黄,字迹也模糊了。
小峰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问我是不是想儿子了,要回家看看。
我顺水推舟说是,想回去一段时间。
他马上说:“那我给你买票,什么时候回来都行。”
这么体贴,反而让我更难过。
临走前,我想给他多准备些吃的。
包了很多饺子冻在冰箱里。
知道他爱吃韭菜馅的,特意多包了些。
他站在厨房门口看我忙碌,突然说:
“李阿姨,你要是我妈妈该多好。”
我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为了不让他看见,我假装被洋葱辣到眼睛。
他信了,还去给我拿湿毛巾。
多好的孩子啊,怎么就遭这种罪呢。
我走的那天,他非要送我去车站。
在出租车上,他一路都在叮嘱。
让我注意身体,别太劳累。
这些本该是我对他说的话。
进站前,他塞给我一个信封。
说是这几个月的工资,还有奖金。
我推辞不要,他硬塞进我包里。
“您照顾我这么久,辛苦了。”
他说得很诚恳。
我看着他,想把他的样子刻在心里。
这一别,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火车开动时,我透过车窗看他。
他还站在那儿挥手,身影越来越小。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旁边的人好奇地看着,我只好解释:
“儿子太孝顺了,舍不得。”
这话半真半假,更让人心酸。
回到老家,冷锅冷灶。
几个月不住人,到处都是灰尘。
我慢慢打扫,让自己忙起来。
这样就不会总想着小峰。
他每天都会发消息问我是否安顿好了。
我简单回复,不敢多说。
怕自己忍不住告诉他真相。
有天小雨加我微信,说小峰情况不对。
经常头痛,夜里睡不好。
我着急了,打电话问他。
他说没事,就是工作太累。
但声音听起来很疲惫。
我又给医生打电话,医生说这是正常现象。
记忆恢复过程中会有各种不适。
让我别太担心。
话是这么说,我哪能不担心呢。
整夜整夜睡不着,想着他在城里没人照顾。
万一头疼得厉害,谁给他揉太阳穴?
万一发烧了,谁给他量体温?
这些念头折磨得我瘦了好几斤。
最后实在放心不下,我又回去了。
没告诉他,想给他个惊喜。
用他给的备用钥匙开门进去。
他正在书房工作,听到声音走出来。
看见我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李阿姨?你怎么回来了?”
“放心不下你。”我说的是实话。
他笑了,这几个我放下行李就进了厨房。
想给他做顿热乎的饭菜。
冰箱里我包的饺子还剩一些。
看来他自己不太会做饭。
这几个月好不容易养胖了点。
好像又瘦回去了。
我心里一阵发酸。
他倚在厨房门口看我忙碌。
“李阿姨,你回来真好。”
“家里没你在,空落落的。”
我切菜的手顿了顿。
这话听着真暖心。
晚饭时他胃口很好。
吃了两碗米饭。
还夸我做的菜比外卖好吃。
“那当然,外卖哪能比。”
我脱口而出。
说完才觉得不太合适。
好在他没在意。
反而笑着说:“是啊。”
饭后他主动要洗碗。
让我坐着休息。
我哪坐得住。
站在厨房门口看他笨拙的样子。
水溅得到处都是。
洗洁精倒多了。
泡沫满水池都是。
和他爸当年一个样。
我忍不住笑了。
他回头问我笑什么。
我说想起以前教儿子洗碗。
也是这么手忙脚乱的。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你儿子真幸福。”
我心里咯噔一下。
忙转身去拿抹布。
晚上他头痛又发作了。
在房间里低声呻吟。
我赶紧找出去痛片。
又用热毛巾给他敷头。
轻轻按摩太阳穴。
像他小时候那样。
他慢慢放松下来。
闭着眼睛说:
“李阿姨,你手法真好。”
“我妈妈也会这样。”
我的手微微发抖。
“天下的妈妈都差不多。”
他沉默了一会儿。
突然说:
“我今天想起一件事。”
“小时候发烧。”
“妈妈整夜守着。”
“唱摇篮曲给我听。”
我的心跳加速。
那首歌我确实常唱。
是首老掉牙的童谣。
“你想起来是哪首歌了吗?”
我小心翼翼地问。
他摇摇头:“调子记不清了。”
我既失望又庆幸。
矛盾的心情又来了。
第二天小雨来看他。
带来一堆水果。
看见我在,她很惊喜。
“阿姨你回来啦?”
“小峰这几天总念叨你呢。”
我笑着接过水果。
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看来我离开这段时间。
他们感情更好了。
小雨现在来家里。
自然得像回自己家。
帮我摘菜,陪小峰工作。
有时还留下来过夜。
睡在客房里。
我对自己说这是好事。
儿子有人照顾是福气。
可还是忍不住难过。
好像自己最后的价值。
也要被取代了。
小峰的头疼时好时坏。
医生说这是记忆在恢复。
碎片在重组的过程。
会有些不适。
建议多去熟悉的地方走走。
可能有助于恢复。
于是我常陪他出门散步。
去他小时候常去的公园。
那棵大榕树还在。
他小时候最爱爬。
有一次摔下来。
膝盖磕破了。
哭得稀里哗啦。
他站在树下看了很久。
“我好像在这里摔过跤。”
他摸着膝盖说。
“是吗?怎么摔的?”
我假装不知情。
“记不清了。”
他摇摇头。
“就记得很疼。”
“妈妈背我去的医院。”
我鼻子一酸。
那天我确实背着他。
一路跑到医院。
他趴在我背上哭。
眼泪鼻涕蹭我一身。
这些他居然还记得。
虽然只是片段。
周末小雨提议去游乐场。
说可以放松心情。
小峰看起来不太想去。
但还是答应了。
我本来想留在家里。
他们非要我一起去。
说人多热闹。
在游乐场里。
小峰对旋转木马很感兴趣。
站在那儿看了好久。
“想去坐吗?”
小雨笑着问。
他有点不好意思。
“好像小时候坐过。”
“妈妈在旁边守着。”
“怕我摔下来。”
我站在他们身后。
眼睛湿润了。
他三岁生日那天。
我们带他来坐木马。
他在上面笑得开心。
我和他爸在下面。
手牵手看着。
那时候多幸福啊。
小雨拉着小峰去坐过山车。
我在下面等他们。
看着他们紧握的手。
忽然想起他爸第一次牵我的手。
也是在游乐场。
不过是更老的那个。
现在已经拆了。
时间过得真快。
一转眼儿子都这么大了。
他要是能记起来该多好。
从过山车上下来。
小峰脸色发白。
扶着栏杆干呕。
我赶紧递上水。
轻轻拍他的背。
“好点没?”
他点点头,突然说:
“这个感觉好熟悉。”
“好像以前也这样吐过。”
我心里一紧。
他十岁那年。
非要坐过山车。
结果下来就吐了。
他爸笑话他。
说男子汉这么没用。
他气得一天没理我们。
这些记忆的碎片。
正在一点点拼凑。
我不知道是该喜还是忧。
回家的路上。
小峰在车里睡着了。
头靠着车窗。
像个孩子一样。
小雨小声对我说:
“阿姨,小峰最近。”
“老提起他妈妈。”
“你说他是不是快想起来了?”
我握紧手里的包。
“可能吧。”
“医生说这是好现象。”
她叹了口气。
“要是真能想起来就好了。”
“他总说心里空了一块。”
我转过头看窗外。
霓虹灯一闪而过。
像那些逝去的时光。
再也抓不住了。
那天晚上。
小峰翻出更多老照片。
有些连我都忘了。
是他从老房子带来的。
原来他偷偷回去过。
“李阿姨,你帮我看看。”
“这些都是谁?”
他指着一张合影。
那是我三十岁生日。
全家去照相馆拍的。
我穿着红毛衣。
他爸系着领带。
小峰坐在我们中间。
缺了两颗门牙。
笑得特别开心。
“这是你爸妈。”
我指着照片上的我们。
“这个是你。”
他盯着照片看了很久。
手指轻轻抚摸。
“他们看起来真幸福。”
“是啊。”
我声音有点哽咽。
“他们很爱你。”
他抬起头。
眼睛里有泪光。
“可我怎么就把他们忘了呢?”
这句话像刀子。
扎在我心上。
我几乎要脱口而出。
告诉他真相。
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生病嘛,没办法的事。”
“会想起来的。”
他摇摇头。
“万一永远想不起来呢?”
“那我岂不是太不孝了。”
我再也忍不住。
起身去了厨房。
假装要烧水。
实际上是在抹眼泪。
这孩子。
忘了什么都行。
偏偏忘了自己是个孝子。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
去菜市场买了他最爱吃的鱼。
想给他补补脑子。
回来时他还没醒。
小雨已经来了。
在厨房准备早餐。
看见我手里的鱼。
她笑着说:
“阿姨真了解小峰。”
“他最爱吃清蒸鱼了。”
我点点头。
“是啊,从小就爱吃。”
说完才意识到说漏嘴了。
好在小雨没在意。
只是说:
“那阿姨教我做吧。”
“以后我好做给他吃。”
我看着她认真的样子。
突然很感动。
这姑娘是真心对小峰好。
我仔细教她蒸鱼的诀窍。
放多少盐。
蒸几分钟。
怎么去腥。
她学得很认真。
还拿本子记下来。
“阿姨你真好。”
她突然说。
“要是小峰妈妈在。”
“一定也像你这样。”
我手里的勺子差点掉地上。
忙转身去拿盘子。
小峰起床后。
看见桌上的蒸鱼很惊喜。
“今天什么日子?”
“这么丰盛。”
小雨笑着说:
“是阿姨特意给你买的。”
“说你爱吃。”
他感激地看我一眼。
“谢谢李阿姨。”
这声谢谢。
让我心里五味杂陈。
吃饭时。
他仔细挑着鱼刺。
动作很熟练。
突然说:
“我妈妈也这样。”
“总是先把刺挑干净。”
“才夹给我。”
我和小雨都愣住了。
他继续说:
“昨晚梦见她了。”
“在挑鱼刺。”
“还哼着歌。”
“就是记不清脸。”
小雨赶紧说:
“这是好兆头。”
“慢慢就想起来了。”
他点点头。
但表情很失落。
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记得这些细节。
却记不起最亲的人。
这种滋味最难受。
饭后小雨去上班。
我收拾厨房。
小峰坐在客厅发呆。
我给他倒了杯茶。
在他身边坐下。
“别太着急。”
“记忆这种事急不来。”
他苦笑一下。
“李阿姨。”
“你说我妈妈。”
“会不会怪我忘了她?”
“怎么会呢?”
我急忙说。
“哪个妈妈会怪孩子。”
“她只希望你平安健康。”
这是真心话。
他沉默了一会儿。
突然问:
“李阿姨。”
“你儿子要是忘了你。”
“你会怪他吗?”
我手里的抹布掉在地上。
弯腰去捡。
趁机平复心情。
“不会。”
我轻声说。
“只要他过得好。”
“记不记得我都行。”
这话是说给他听。
也是说给自己听。
他若有所思。
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但我能感觉到。
他离真相越来越近。
这种又期待又害怕的心情。
每天都在折磨我。
下午我陪他去复查。
医生说恢复得不错。
记忆可能在近期完全恢复。
但也可能有反复。
建议我们做好准备。
回去的路上。
他一直很沉默。
快到小区时。
他突然说:
“李阿姨。”
“要是我妈还活着。”
“我现在最想对她说。”
“对不起。”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上来。
赶紧低头假装系鞋带。
“她不会要你道歉的。”
我声音哽咽。
“她只会心疼你。”
“受了这么多苦。”
他轻轻叹了口气。
没再说话。
但我知道。
他心里的结还没解开。
晚上我给他整理房间。
发现床头柜里。
放着一本日记。
我本来不想看。
但忍不住翻开一页。
上面写着:
“今天又梦见妈妈。”
“她在哭。”
“是不是在怪我忘了她?”
“李阿姨很像她。”
“有时候真想叫她一声妈。”
“可万一不是呢?”
“万一只是我太想她了?”
我合上日记本。
手抖得厉害。
原来他早就怀疑了。
只是不敢确认。
这孩子。
总是这么小心翼翼。
怕伤害别人。
我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
告诉他真相。
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
想做他最爱吃的葱油饼。
和面的时候。
他穿着睡衣出来。
站在厨房门口看我。
“李阿姨。”
他轻声说。
“你和我妈妈。”
“做葱油饼的手法一模一样。”
我手里的面团掉在案板上。
转过身看着他。
他眼睛红红的。
像是哭过。
“我都想起来了。”
他说。
“妈。”
这一声“妈”。
我等了太久太久。
手里的擀面杖掉在地上。
我愣愣地看着他。
眼泪模糊了视线。
“你……你想起来了?”
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他点点头。
眼泪也流下来。
“对不起,妈。”
“让你等了这么久。”
我再也忍不住。
上前抱住他。
像他小时候那样。
轻轻拍着他的背。
“没事了,没事了。”
“想起来就好。”
他在我怀里哽咽。
“我怎么就这么傻。”
“居然没认出你。”
“还让你当保姆。”
我摇摇头。
“是妈自愿的。”
“怕刺激你。”
我们母子俩。
在厨房里抱头痛哭。
把这些日子的委屈。
都哭了出来。
哭够了。
他拉着我坐下。
给我倒了杯水。
“其实我早就觉得像。”
“但不敢确认。”
“怕万一认错了。”
“让你更伤心。”
这孩子。
总是为别人想得太多。
我告诉他这几个月的心路历程。
那些想说不能说的煎熬。
那些偷偷掉眼泪的夜晚。
他听着,眼圈又红了。
“以后我不会再忘了。”
他握着我的手说。
“谁忘了我都不会忘。”
我笑着擦眼泪。
“忘了也没事。”
“妈永远是你妈。”
这时小雨来了。
看见我们红着眼圈。
吓了一跳。
“怎么了?”
小峰拉着她的手。
郑重地说:
“小雨,这是我妈。”
“亲妈。”
小雨惊讶地睁大眼睛。
看看我,又看看他。
“所以李阿姨就是……”
我点点头。
有点不好意思。
“对不起,瞒了你这么久。”
小雨突然笑了。
“太好了!”
“我就说你们长得像。”
“原来真是母子。”
她开心地抱住我。
“阿姨,不,伯母。”
“这下小峰可开心了。”
是啊,我们都开心。
这块压在心里的大石头。
终于搬走了。
中午我们三个人。
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小峰不停地给我夹菜。
好像要把这几个月的。
都补回来。
“妈,你多吃点。”
“这几个月辛苦你了。”
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
心里暖暖的。
这才是我的儿子。
懂事,孝顺。
虽然经历了磨难。
但终于回来了。
饭后小雨主动洗碗。
让我和小峰多聊聊。
我们坐在阳台上。
晒着太阳。
像小时候那样。
他挨着我坐。
头靠在我肩膀上。
“妈,给我唱首歌吧。”
“就小时候那首。”
我轻轻哼起那首童谣。
他闭着眼睛听。
嘴角带着笑。
“就是这个调子。”
“我想起来的时候。”
“最先记起的就是这个。”
我心里一酸。
轻轻摸着他的头。
“以后妈天天给你唱。”
他摇摇头。
“不用天天。”
“我记起来了。”
“以后我唱给你听。”
这句话让我泪流满面。
我的儿子真的回来了。
晚上我给他整理房间。
发现他把我们的合影。
都摆了出来。
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这样每天都能看见。”
他说。
“再也不会忘了。”
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
突然很感激这次磨难。
让我更懂得珍惜。
珍惜和儿子在一起的每一天。
睡前他来给我盖被子。
就像我照顾他那样。
“妈,晚安。”
他在我额头亲了一下。
这个习惯他保持了二十年。
从三岁到二十三岁。
出国读书那年才中断。
现在又回来了。
“晚安,儿子。”
我看着他关上门。
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虽然经历了风雨。
但终究见到了彩虹。
这一夜我睡得很香。
做了个很美的梦。
梦见小峰小时候。
在院子里跑。
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醒来时天刚蒙蒙亮。
我轻轻起床。
想给他做早餐。
却发现厨房灯亮着。
小峰系着围裙。
在煎鸡蛋。
虽然动作还很生疏。
但很认真。
“妈,你醒啦?”
他回头对我笑。
“今天我来做早餐。”
我站在厨房门口。
看着他的背影。
突然觉得。
这场磨难也许是好事。
让我们母子更懂得。
珍惜彼此。
早餐虽然简单。
但吃得很开心。
小雨也来了。
带来刚买的豆浆。
我们三个人。
围坐在餐桌前。
像真正的一家人。
吃完饭小峰去上班。
临走前抱了抱我。
“妈,我走了。”
“在家好好的。”
我点点头。
看着他和小雨并肩离开。
心里既欣慰又有点失落。
孩子长大了。
终究要有自己的生活。
但我已经很知足了。
至少他现在记得我。
会叫我妈。
会给我拥抱。
这就够了。
我开始收拾屋子。
把他的衣服一件件熨平。
鞋子擦干净。
书摆整齐。
做这些的时候。
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
中午他打电话回来。
问我吃饭没有。
叮嘱我别太累。
这些平常的问候。
现在听着特别珍贵。
下午我去买了毛线。
想给他织件毛衣。
就像他小时候那样。
虽然现在买很方便。
但亲手织的。
总归不一样。
一针一线都是爱。
他下班回来。
看见我在织毛衣。
很惊讶。
“妈,你眼睛不好。”
“别织了。”
我笑着说:
“没事,妈高兴。”
他坐在我身边。
看着我织。
突然说:
“小时候你也是这样。”
“在灯下织毛衣。”
“我在旁边写作业。”
我点点头。
心里暖暖的。
他都记得。
这些珍贵的回忆。
都回来了。
晚上我们一起看电视。
他像小时候那样。
靠在我身上。
虽然个子比我还高。
但在妈妈眼里。
孩子永远是孩子。
小雨看着我们笑。
说真羡慕我们母子感情。
小峰拉着她的手说:
“以后我们也是一家人。”
我看着他们。
心里默默对他爸说:
老头子,你放心吧。
儿子长大了。
有出息了。
也有了好姑娘。
你在天上可以安心了。
临睡前。
小峰来我房间。
欲言又止。
“妈,有件事……”
“怎么了?”
我放下手里的书。
他坐在床边。
低着头。
“我想搬回老家住。”
“陪你。”
我愣住了。
“那工作怎么办?”
“可以远程。”
他抬起头。
眼睛亮亮的。
“我不想再让你一个人了。”
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孩子。
总是这么贴心。
“妈没事。”
我摸着他的头。
“你年轻。”
“要以事业为重。”
他摇摇头。
“事业重要。”
“但妈妈更重要。”
这句话让我泣不成声。
是啊。
在孩子心里。
妈妈永远是最重要的。
就像在我心里。
他永远是最重要的。
我们商量后决定。
周末回老家住。
平时在城里。
这样两不耽误。
他很满意这个安排。
说终于可以常回家看看了。
看着他开心的样子。
我觉得所有的我轻轻拍着他的背。
像哄小时候的他一样。
“妈在这儿呢,不怕。”
他渐渐平静下来。
但手还紧紧抓着我的衣角。
就像小时候做噩梦时那样。
第二天早上他醒来。
看见我在床边睡着了。
轻轻给我披上外套。
我假装刚醒。
他有点不好意思。
“李阿姨,我昨晚……”
“做噩梦很正常。”
我赶紧说。
“年轻人压力大。”
他摇摇头。
“我梦见妈妈了。”
“她在哭。”
我的心揪了一下。
强装镇定地问:
“为什么哭?”
“她说想我。”
他声音哽咽。
“可我看不清她的脸。”
我赶紧转身去拉窗帘。
不让眼泪掉下来。
“可能是你太想她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
突然说:
“李阿姨,你说……”
“人死后真的有灵魂吗?”
这个问题太突然。
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信则有吧。”
他叹了口气。
“要是真有灵魂就好了。”
“至少还能见一面。”
我手里的窗帘绳差点松开。
这孩子的心思太重了。
早饭时他吃得很少。
一直盯着粥发呆。
我忍不住问:
“是不是不合胃口?”
他摇摇头。
“想起小时候生病。”
“妈妈总给我熬白粥。”
“放一点点盐。”
确实是这样。
他小时候肠胃弱。
一生病就只肯吃这个。
我鼻子发酸。
借口去厨房拿咸菜。
偷偷擦了擦眼睛。
小雨来的时候。
看见他脸色不好。
很担心。
“是不是又头疼了?”
他勉强笑笑。
“没事,就是没睡好。”
小雨拉着他的手。
“别想太多了。”
“记忆会慢慢恢复的。”
他点点头。
但眼神还是很忧郁。
我看在眼里。
疼在心里。
这孩子太敏感了。
什么都憋在心里。
下午我陪他去散步。
路过一家书店。
他突然停住脚步。
“这家店……”
“怎么了?”
我问。
“好像来过。”
他推门进去。
在书架前徘徊。
最后停在一个角落。
“妈妈常带我来这里。”
他轻声说。
“她看教育类的书。”
“我看童话。”
确实是这样。
那时候我刚当老师。
经常来买参考书。
他就坐在旁边看绘本。
没想到他还记得。
店员过来问需要什么。
他摇摇头。
“就是看看。”
出门后他说:
“那家店的味道。”
“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书的油墨味。”
“还有旧木架的味道。”
我默默听着。
心里既欣慰又酸楚。
记得这些细节。
却记不起最重要的人。
这种滋味太难受了。
回家的路上。
他买了一个烤红薯。
非要分我一半。
“小时候妈妈也这样。”
“总是分我一半。”
他笑着说。
我接过热乎乎的红薯。
想起无数个冬天的傍晚。
接着他放学回家。
在路边买烤红薯取暖。
那时候他小手冻得通红。
却总是笑得很开心。
现在红薯还是那个味道。
可时光已经回不去了。
晚上小雨来吃饭。
做了他爱吃的糖醋排骨。
他尝了一口。
突然说:
“这个味道……”
“怎么了?”
小雨紧张地问。
“很像我妈妈做的。”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道菜确实是我的拿手菜。
小雨看看我。
眼神有点疑惑。
我赶紧解释:
“可能做法都差不多。”
他摇摇头。
“不一样。”
“这个更像我妈妈做的。”
说着又夹了一块。
细细品味。
“连甜度都刚好。”
小雨笑着说:
“那以后我常做。”
他点点头。
但眼神有些恍惚。
我知道他又在努力回忆。
这种时候最让人心疼。
饭后小雨悄悄问我:
“阿姨,你教我的做法。”
“是不是有特别的地方?”
我支吾着说:
“就是普通做法。”
“可能巧合吧。”
她没再追问。
但看我的眼神更疑惑了。
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既希望他想起来。
又怕他知道真相后怪我。
这种矛盾天天折磨我。
夜里睡不着。
我起来喝水。
看见他房间灯还亮着。
轻轻推门一看。
他坐在床上看相册。
眼泪一滴滴落在照片上。
我赶紧退出来。
心里像刀割一样疼。
第二天他眼睛肿着。
却假装没事人一样。
“昨晚熬夜看资料。”
他解释说。
我点点头没戳穿。
这孩子太要强了。
跟他爸一个样。
什么都自己扛着。
上午他去上班后。
我给他收拾房间。
发现枕头上还有泪痕。
相册摊在床头。
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合影。
照片上的我抱着他。
他爸搂着我们。
那时候多幸福啊。
我看着照片发呆。
连他回来都没发现。
“李阿姨?”
他站在门口。
我慌忙合上相册。
“在收拾房间。”
他走进来。
看着相册说:
“这张照片我常看。”
“总觉得很熟悉。”
我紧张地攥紧抹布。
“可能……可能长得像吧。”
他摇摇头。
“不是长相。”
“是感觉。”
“你看我的眼神。”
“和照片上一样。”
我手里的抹布掉在地上。
他弯腰捡起来。
轻轻放在桌上。
“李阿姨。”
他看着我。
眼睛里有泪光。
“你告诉我实话。”
“你是不是……”
我的心跳到嗓子眼。
几乎要承认了。
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我是什么?”
他看了我一会儿。
突然笑了。
“没什么。”
“可能我想多了。”
我松口气。
却有点失望。
多希望他能认出来啊。
这种心情太矛盾了。
中午吃饭时。
他特别安静。
不时偷偷看我。
我假装没注意。
低头认真吃饭。
其实手都在抖。
饭后他要去上班。
在门口换鞋时。
突然说:
“李阿姨。”
“晚上我想吃葱油饼。”
我愣了一下。
“好,阿姨给你做。”
他深深看我一眼。
“要小时候那个味道。”
这句话意味深长。
我站在门口发呆。
连他走了都没注意。
下午我早早开始和面。
心里乱糟糟的。
他是不是发现了?
还是在试探我?
万一他真想起来了。
我该怎么解释?
这些问题绕在脑子里。
让我心神不宁。
和面时水放多了。
又加面。
面又多了。
再加水。
反反复复。
盆里的面越来越多。
最后只好分成两份。
一份冻起来明天用。
小雨提前下班来帮忙。
看见这么多面团。
吓了一跳。
“阿姨,这是要做多少啊?”
我不好意思地说:
“手抖,水和面没掌握好。”
她挽起袖子帮忙。
“我来和面吧。”
“您歇会儿。”
我坐在旁边看她熟练的动作。
突然想起第一次教她做饭。
那时候她还笨手笨脚的。
现在已经有模有样了。
时间过得真快。
“阿姨。”
小雨突然说。
“小峰最近怪怪的。”
“老问我记不记得。”
“他第一次见你时的情形。”
我心里一紧。
“你怎么说?”
“我说记得啊。”
“那天你穿着灰色外套。”
“头发扎得很整齐。”
“看起来特别亲切。”
她转头看我。
“阿姨,其实……”
“我第一次见你就觉得亲。”
我低下头。
怕她看见我眼里的泪光。
“可能我们有缘吧。”
她点点头。
“我也这么觉得。”
“有时候看着你们。”
“真像母子。”
这句话让我差点崩溃。
忙起身去洗菜。
水哗哗地流。
像我心里止不住的酸楚。
小峰下班回来。
手里拿着一束花。
“路上看见卖的。”
“很新鲜。”
他递给我。
是一束康乃馨。
我愣住了。
“给我?”
“嗯。”
他有点不好意思。
“您照顾我这么久。”
“辛苦了。”
我接过花。
手微微发抖。
康乃馨。
母亲的花。
他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小雨笑着说:
“今天什么日子啊?”
“这么隆重。”
他看看我。
“就是突然想买。”
我找花瓶把花插好。
放在餐桌中央。
粉色的花朵静静绽放。
像温柔的思念。
晚饭时他吃得很香。
连吃了三张葱油饼。
“就是这个味道。”
他满足地说。
“和我记忆里一模一样。”
小雨好奇地问:
“你妈妈常做?”
他点点头。
“每周都做。”
“后来她去外地工作。”
“就很少吃到了。”
我筷子差点掉地上。
他说的“外地工作”。
就是我假装保姆的这几个月。
原来他一直记得。
只是不明白为什么。
“你妈妈为什么去外地?”
小雨问出了我最怕的问题。
他摇摇头。
“记不清了。”
“好像有什么原因。”
“但想不起来。”
我赶紧给他盛汤。
“喝点汤,别噎着。”
他接过碗。
手指无意间碰到我的手。
突然僵住了。
“这个触感……”
他喃喃自语。
我紧张地看着他。
“怎么了?”
他盯着我的手。
“妈妈的手。”
“也是这样粗糙。”
“因为常做家务。”
小雨看看我的手。
“阿姨的手确实很粗糙。”
“一看就是勤劳的人。”
我下意识把手藏到桌下。
这些年为了供他读书。
我什么活都干过。
手早就粗糙得不像样。
他忽然抓住我的手。
轻轻抚摸那些老茧。
“我小时候。”
“妈妈也这样握着我的手。”
“教我写字。”
他的手掌很暖。
像小时候我握着他的手一样。
只是现在反过来了。
“阿姨。”
他抬头看我。
眼睛里有水光。
“您能教我写字吗?”
我愣住了。
“写字?”
“嗯。”
他起身拿来纸笔。
“我想写妈妈的名字。”
我的手开始发抖。
“为什么突然……”
“就是突然想写。”
他把笔塞进我手里。
期待地看着我。
小雨也好奇地凑过来。
我握着笔。
手抖得厉害。
墨水滴在纸上。
晕开一团黑色。
像我心里漫开的恐慌。
“我字不好看。”
我试图推脱。
“没关系。”
他坚持。
“随便写写。”
我只好在纸上写下名字。
——李秀英
三个字歪歪扭扭。
因为手抖得厉害。
他盯着那三个字。
看了很久很久。
久到我以为时间停止了。
“真巧。”
他突然说。
“我妈妈也叫李秀英。”
完了。
我心里只有这两个字。
小雨惊讶地看着我。
又看看他。
“同名同姓?”
他摇摇头。
“不只是同名。”
“连笔迹都很像。”
他拿出钱包。
从最里层取出一张纸条。
已经泛黄了。
上面是我很多年前写的。
“好好学习,妈妈爱你。”
字迹虽然旧了。
但能看出是一样的。
我手里的笔掉在桌上。
发出清脆的响声。
“妈。”
他轻声叫了出来。
眼泪随之滑落。
我再也忍不住。
抱住他失声痛哭。
“对不起,儿子。”
“妈不该骗你。”
他紧紧抱着我。
像小时候那样。
“我就知道是你。”
“早就知道了。”
小雨在旁边也跟着哭。
一边哭一边笑。
“太好了,太好了。”
我们哭了很久。
把这段时间的委屈。
都哭了出来。
等他平静下来。
我才一五一十地解释。
为什么假装保姆。
为什么不敢相认。
他认真听着。
不时点头。
“我明白。”
他说。
“医生也跟我说过。”
“不能刺激。”
“要自然恢复。”
原来他早就知道病情。
只是一直配合我们演戏。
这孩子。
总是这么懂事。
小雨擦着眼泪说:
“这下好了。”
“终于团圆了。”
小峰拉着她的手。
郑重地说:
“小雨,这是我妈。”
“亲妈。”
小雨笑着点头。
“我早就猜到了。”
“只是不敢确定。”
晚上我们聊到很晚。
把这些日子的心事。
都说了出来。
他说其实一个月前。
就开始怀疑了。
因为我照顾他的方式。
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连叠衣服的习惯都一样。
但他不敢问。
怕万一不是。
我会伤心。
也怕万一真是。
我会因为骗他而内疚。
这孩子。
心思总是这么细腻。
我说出我的担忧。
怕影响他恢复。
怕他怪我骗他。
怕打扰他的新生活。
我们母子俩。
都在为对方着想。
却因此错过了这么久。
现在说开了。
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睡前他坚持要给我洗脚。
说我照顾他太辛苦。
他蹲在地上。
仔细地给我洗脚。
水温刚刚好。
像他的心意一样温暖。
“妈,以后我来照顾你。”
他一边洗一边说。
“你辛苦了大半辈子。”
“该享福了。”
我摸着他的头发。
心里暖暖的。
这一刻。
所有的等待都值得。
夜里我睡得很踏实。
这是几个月来。
第一次安心入睡。
因为我知道。
儿子终于回来了。
真正的回来了。
第二天早上。
我醒来时闻到香味。
他正在厨房做早餐。
虽然动作生疏。
但很用心。
小雨在旁边指导。
画面温馨极了。
“妈,你醒啦?”
他回头对我笑。
“马上就好。”
我坐在餐桌前。
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
突然很感激这次磨难。
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彼此。
早餐虽然简单。
但吃得很开心。
他不停地给我夹菜。
好像要弥补这几个月的空缺。
“妈,你多吃点。”
“都瘦了。”
我看着他关切的眼神。
心里酸酸甜甜的。
饭后他去上班。
临走前抱了抱我。
“妈,我走了。”
“在家好好的。”
我点点头。
看着他和小雨手牵手离开。
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开始收拾屋子。
把他的房间重新整理。
现在不用再假装了。
可以光明正大地。
把我们的合影摆出来。
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中午他打电话回来。
问我吃饭没有。
叮嘱我别太累。
这些平常的问候。
现在听着特别珍贵。
下午我去菜市场。
买了他最爱吃的菜。
想着晚上给他好好补补。
这几个月大家都瘦了。
需要好好调养。
回来的路上。
遇见邻居老太太。
她惊讶地问:
“李老师,这么高兴?”
“有什么喜事啊?”
我笑着说:
“儿子病好了。”
这是最简单的解释。
但包含了我所有的喜悦。
晚上他下班回来。
看见满桌的菜很惊讶。
“今天什么日子?”
“团圆的日子。”
我笑着说。
他明白了。
眼睛又红了。
“妈,谢谢你。”
“谢什么。”
我给他夹菜。
“母子之间不用谢。”
他点点头。
低头默默吃饭。
但我知道他在哭。
这孩子。
感情太丰富了。
饭后我们坐在阳台聊天。
他看着远处的灯火。
轻声说:
“妈,我都想起来了。”
“所有的事。”
我握紧他的手。
“慢慢说。”
他一点一点地回忆。
从童年到少年。
再到上大学工作。
那些珍贵的片段。
都回来了。
说到他爸去世时。
我们都哭了。
那是我们最难的时光。
但他很坚强。
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我。
直到出事前。
他还在计划带我去旅游。
“妈,等你好点了。”
“我们再去那个古镇。”
他擦着眼泪说。
“把爸爸那份也一起看了。”
我点点头。
心里既悲伤又欣慰。
悲伤他爸看不到今天。
欣慰儿子这么懂事。
夜深了。
他催我去睡觉。
说我脸色不好。
需要休息。
我确实累了。
这几个月心力交瘁。
现在放松下来。
才感觉疲惫。
他送我到房间。
给我盖好被子。
在额头亲了一下。
“晚安,妈。”
“晚安,儿子。”
看着他关上门。
我心里默默地说:
老头子,你放心吧。
儿子长大了。
知道疼人了。
你在天上可以安心了。
这一夜我睡得很沉。
一个梦都没有。
是这几个月来。
最香甜的一觉。
第二天阳光很好。
我起床时他已经走了。
桌上留着纸条:
“妈,我去上班了。”
“粥在锅里,记得喝。”
“爱你。”
最后两个字让我泪目。
他已经很久没说过这句话了。
我小心地把纸条收起来。
和那张母亲节卡片放在一起。
这都是最珍贵的礼物。
上午我给他织毛衣。
想着天快冷了。
得抓紧时间。
一针一线都带着爱意。
想象他穿上时的样子。
一定很帅气。
就像他爸年轻时一样。
中午小雨来看我。
带了自己做的点心。
“伯母,小峰让我来的。”
“怕你一个人无聊。”
我笑着拉她坐下。
“他就是太操心。”
“我习惯一个人了。”
小雨认真地说:
“以后不会让您一个人了。”
“我和小峰说好了。”
“等结婚后就接您一起住。”
我心里暖暖的。
多好的姑娘啊。
儿子有福气。
我们聊了很多。
关于小峰小时候的事。
她听得津津有味。
说要把这些记下来。
等以后讲给孩子听。
看着她幸福的样子。
我突然很感激生活。
虽然给了我们磨难。
但最终还是给了圆满。
下午小峰提前回来。
手里提着蛋糕。
“今天什么日子?”
我疑惑地问。
他笑着放下蛋糕。
“庆祝重生。”
原来他请了半天假。
特意去买蛋糕庆祝。
这个理由让我
来源:就喜欢说三道四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