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小说】黑铁山抗日烽火(连载七十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6:50 1

摘要:被编为第四路大军的渤海军区部队,在司令员杨国夫、政治委员景晓村的指挥下,同样势如破竹。杨国夫司令员是个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打仗向来身先士卒,他常说:“指挥员冲在最前面,战士们才能更勇猛!”在进攻寿光县城时,城墙高大坚固,日军凭借工事负隅顽抗,部队进攻受阻。杨

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被编为第四路大军的渤海军区部队,在司令员杨国夫、政治委员景晓村的指挥下,同样势如破竹。杨国夫司令员是个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打仗向来身先士卒,他常说:“指挥员冲在最前面,战士们才能更勇猛!”在进攻寿光县城时,城墙高大坚固,日军凭借工事负隅顽抗,部队进攻受阻。杨国夫二话不说,抄起一把冲锋枪,就跟着突击队冲到了城墙下。他冒着枪林弹雨,指挥战士们架设云梯,还亲自向城墙上的日军投掷手榴弹,炸开了一个缺口。战士们见司令员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纷纷跟着他冲进城内,最终成功攻克寿光。

景晓村政委则是一位擅长统筹协调的领导者,他不仅负责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积极动员地方群众支援前线。在渤海军区部队西进途中,景晓村亲自走访沿线村庄,与村干部座谈,动员群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他告诉百姓们:“部队打仗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你们送的每一袋粮食、救的每一个伤员,都是在为抗战胜利做贡献!”在他的动员下,沿线百姓纷纷响应,仅广饶县就组织了上千人的运输队,推着独轮车,背着粮食和弹药,跟随部队前进。

自8月20日起,渤海军区部队连续作战,先后攻克寿光、广饶、博兴、阳信4个县城,极大地扩大了渤海解放区。8月28日,部队解放桓台城,切断了胶济路中段,使张店的日伪军与外界的联系进一步被切断。8月23日,渤海军区另一部解放临淄后,乘胜攻占了辛店、淄河、普通3个车站,控制了胶济铁路的关键节点。8月25日起,这支部队挥戈西进,先后占领路山、金岭镇、铁山矿区,继而攻克卫固及张店附近的南石桥飞机场,与鲁中军区的第一路大军胜利会合。

此时的张店,已然成为一座孤城。城内的守敌包括日军一个中队和伪军张景月部的一个团,总人数约2000人。日军中队长佐藤正男,是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他曾参与过南京大屠杀,来到张店后,又下令屠杀了多个村庄的百姓,当地群众对他恨之入骨。伪军头目张景月,则是个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他原本是当地的土匪,日军占领张店后,他投靠日军,当了伪军,鱼肉乡里,无恶不作。

得知八路军兵临城下,佐藤正男和张景月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佐藤正男恶狠狠地说:“我们大日本皇军是不会投降的,就算拼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张店!”张景月则一边擦着汗,一边附和:“太君说得对,我们一定与张店共存亡!”两人一拍即合,当即下令加固城防,在城墙上修筑了大量碉堡,架设了轻重机枪,还在城门外挖了深深的护城河,破坏了河上的桥梁。更丧心病狂的是,佐藤正男下令将城内的百姓赶到城墙附近的民房里,强迫他们充当“人盾”,企图以此阻止八路军攻城。

城外的八路军攻城部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愤慨。鲁中军区前线指挥王建安召开作战会议,说道:“小鬼子太狡猾了,竟然用百姓当挡箭牌,但我们不能因此退缩。我们要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既要攻克张店,也要尽量保护百姓的安全!”经过反复研究,会议决定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策略,先对城内守敌进行猛烈的军事打击,动摇其军心,同时加大政治攻势,争取伪军反正,为攻城创造有利条件。

胶济大队承担起了政治攻势的主要任务。陈凤九亲自起草了劝降书,劝降书里不仅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还明确了八路军的优待俘虏政策:“凡是放下武器投降的日伪军士兵,一律既往不咎;伪军军官若能率部反正,还将给予奖励。”劝降书起草完成后,胶济大队的战士们用高音喇叭向城内反复广播,声音传遍了张店的每个角落。

“城内的日伪军士兵们,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抵抗是没有出路的!”

“八路军优待俘虏,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就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张景月作恶多端,投靠日军,残害百姓,你们不要再跟着他干了!”

广播声不断传到城内,许多伪军士兵听后,心思活络了起来。伪军士兵刘二柱,家就在张店近郊的太平村,他是被张景月强行抓来当伪军的,心里一直思念着家人。听到广播后,他偷偷对身边的战友说:“我看咱们还是投降吧,小鬼子肯定不行了,跟着他们只有死路一条。”他的战友也深有同感:“我也想投降,可张景月看得紧,咱们怎么跑出去啊?”

陈凤九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通过之前策反的伪军排长孙富贵,与城内的多名伪军士兵建立了联系。孙富贵按照陈凤九的指示,在伪军内部秘密串联,动员大家在攻城时里应外合。他告诉伪军士兵们:“八路军已经答应了,只要咱们在攻城时打开城门,就既往不咎,还能帮咱们回家。”越来越多的伪军士兵表示愿意投靠八路军,一场里应外合的好戏即将上演。

与此同时,城外的百姓们也在为攻城做着准备。太平村的王大娘带领着村里的妇女们,继续赶制布鞋和急救包。她们把棉花撕成小块,用针线缝进布里,做成简单的急救包,还在里面放上了草药。王大娘说:“战士们攻城肯定会受伤,这些急救包或许能救他们的命。”村里的青壮年男子则在王大爷的带领下,准备了大量的木板和绳索,他们要在攻城时,帮助战士们搭建临时桥梁,渡过护城河。

张店城里的地下工作者林晓燕,也在紧张地行动着。她利用自己商贩的身份,在城内四处打探日军的布防情况,把日军碉堡的位置、机枪的架设点都记在心里,然后偷偷画成地图,藏在发髻里,趁夜色逃出城,交给了攻城部队。林晓燕还动员城内的百姓,在攻城时制造混乱,配合部队进攻。她告诉百姓们:“八路军攻城时,大家可以大声呐喊,或者用石头砸向日军,扰乱他们的军心。”

9月3日凌晨,总攻张店的战斗正式打响。天刚蒙蒙亮,鲁中军区和渤海军区的炮兵部队首先发起攻击,炮弹呼啸着飞向城墙,爆炸声震耳欲聋。城墙上的日军碉堡一个个被摧毁,城墙也被炸开了多个缺口。佐藤正男和张景月急忙下令还击,轻重机枪疯狂扫射,子弹像雨点一样飞向城外。

1945年8月27日,渤海部队收复桓台。这是桓台县长相子正(后排左一)、组织科长张哲民(后排左三)及秘书长张精忠等人在县府大院合影。

“冲啊!解放张店!”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担任主攻任务的八路军战士们冒着炮火,推着云梯向城墙冲去。张店武工队的李铁柱,冲在最前面,他背着步枪,手里拿着一把大刀,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想起了被日军杀害的父亲,想起了被日军烧毁的家园,心中的怒火更旺了。

护城河挡住了战士们的去路,王大爷带领着百姓们迅速冲了上来,他们把木板铺在护城河上,用绳索固定好,搭建起临时桥梁。日军的子弹不断射来,有几位百姓中弹倒下,但其他人丝毫没有退缩,继续搭建桥梁。王大爷喊道:“快,把桥搭好,让战士们冲过去!”在百姓们的帮助下,临时桥梁很快搭建完成,战士们踩着桥梁,义无反顾地冲向城墙。

解放张店 战士们冒着炮火架云梯登城

李铁柱第一个冲到城墙下,他扛起云梯,奋力向上攀登。日军士兵见状,用刺刀向下刺来,李铁柱躲闪不及,胳膊被刺中,鲜血直流。但他没有退缩,咬紧牙关,继续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城墙。他拔出大刀,大喊一声,向身边的日军士兵砍去,日军士兵应声倒地。其他战士们也纷纷爬上城墙,与守敌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城墙上刀光剑影,枪声、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战士们一个个奋勇杀敌,有的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捅,刺刀断了,就用石头砸,甚至与敌人抱在一起厮打。张店武工队队长赵刚,身中数弹,依旧坚持战斗,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抱住一个日军军官,一起摔下城墙,与敌人同归于尽。

胶济大队在何凤池和陈凤九的带领下,从张店城的东门发起进攻。陈凤九虽然年近四十,但依旧身先士卒,挥舞着驳壳枪冲在最前面。他看到城墙上的伪军士兵,大声喊道:“伪军的兄弟们,我是陈凤九,你们快放下武器,八路军是不会伤害你们的!”城墙上的伪军士兵们听到陈凤九的声音,纷纷放下武器,有的甚至调转枪口,向日军射击。

孙富贵按照约定,带领着几十名伪军士兵,打开了东门的城门。胶济大队的战士们一拥而入,迅速向城内推进。何凤池指挥部队兵分三路,一路向日军指挥部进攻,一路肃清城内的残敌,一路保护百姓的安全。战士们沿街搜索,遇到负隅顽抗的日军,就坚决消灭;遇到投降的伪军,就将其集中看管。

城内的百姓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有的拿起锄头、扁担,袭击落单的日伪军;有的为八路军战士带路,指引日军据点的位置;有的主动为战士们端水送粮,提供支援。一位名叫小花的小姑娘,只有十岁,她看到一位战士受伤倒地,急忙跑回家,拿来家里的草药和布条,给战士包扎伤口。战士们感动地说:“谢谢你,小姑娘!”小花笑着说:“你们是打鬼子的英雄,我要向你们学习!”

佐藤正男得知东门被攻破,气急败坏,他带领着残余的日军士兵,退守到指挥部里,负隅顽抗。何凤池和陈凤九带领部队追到指挥部,发起了猛烈进攻。日军指挥部的墙壁被炮弹炸得千疮百孔,佐藤正男见大势已去,拔出军刀,切腹自尽。

伪军头目张景月见日军被消灭,吓得魂飞魄散,他乔装打扮成百姓,企图从西门逃跑。但他刚跑到西门,就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八路军战士识破。战士们大喊一声:“张景月,你跑不了了!”张景月见状,拔出枪企图反抗,被战士们当场制服。百姓们得知张景月被擒,纷纷围了上来,有的扔石头,有的骂道:“你这个汉奸,害了我们多少人,终于遭到报应了!”

当太阳升到正午时分,张店城的枪声渐渐平息。八路军战士们举着红旗,在城楼上欢呼雀跃,“张店解放了!”的呐喊声传遍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城内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涌上街头,欢迎八路军的到来。他们给战士们送水、送食物,有的老人拉着战士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可把你们盼来了,小鬼子可把我们害苦了!”

日军投降后的张店街景

张店解放后,八路军迅速成立了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由鲁中军区的一位团长担任主任。军事管制委员会一方面组织人员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安置百姓;另一方面积极接管日伪军留下的仓库、工厂、车站等设施,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地下党组织和护厂队的工人们积极配合,将完好无损的工厂设备和物资移交给新政权。矿工老王被救出来后,不顾身上的伤痛,立即带领工友们检查矿井设备,他说:“这些设备是国家的宝贝,我们要尽快恢复生产,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胶济大队则继续在胶济铁路沿线开展行动,肃清残余的日伪军,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陈凤九和何凤池带领部队先后收复了张店周边的多个据点,策反了大量伪军,使胶济路西段的局势得到了彻底稳定。在肃清残敌的战斗中,王小虎表现得十分英勇,他独自一人俘虏了五名伪军士兵,还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李玉轩政委表扬他:“小虎,你真是好样的,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战士了!”王小虎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政委和战友们教我的!”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消息传到张店,这座刚刚获得解放的城市再次沸腾起来。百姓们自发组织了庆祝大会,会上,八路军战士、工人、农民、学生纷纷登台发言,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歌颂抗战的胜利。黑铁山上,红旗招展,烽火台旁,人们点燃了庆祝的篝火,歌声和笑声回荡在山谷间,久久不散。

庆祝大会上,陈凤九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欢呼的百姓们,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多年的革命历程,想起了那些为抗战胜利牺牲的战友们,眼眶不禁湿润了。他大声说道:“乡亲们,同志们,八年抗战,我们终于胜利了!这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牺牲的英雄们!”台下的百姓们纷纷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取得的伟大成果。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共张店各级党组织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和山东分局的正确领导,在驻张店地区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组织带领当地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黑铁山的星星之火到鲁中大地的燎原之势,从最初的武工队到后来的胶济大队,从地下斗争到全面反攻,张店的抗日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赵刚、王小虎的战友们,还有无数不知名的英雄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抗日救国的誓言,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八年抗战,黑铁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烽火岁月,张店人民用热血书写了爱国情怀。这场胜利,不仅彻底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黑铁山的烽火已然燃尽,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日历史,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黎明已经到来,新的征程正在开启,黑铁山下的这片土地,在和平的阳光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那些为抗战胜利献出一切的人们,将永远被后人铭记,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

来源:夕阳红似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