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汪小菲直播中一句“汪希玥,给我倒杯水”,掀起了全网对豪门教育方式的口水战,而最新加入战场的马筱梅,却出人意料地肯定了那个与她教育理念截然不同的女人——大S。
汪小菲直播中一句“汪希玥,给我倒杯水”,掀起了全网对豪门教育方式的口水战,而最新加入战场的马筱梅,却出人意料地肯定了那个与她教育理念截然不同的女人——大S。
“两小孩比大人更懂尊重人。”汪小菲现任妻子马筱梅在近日的直播中罕见谈及大S,并真诚夸赞大S把孩子教得很好。这番表态让网友们惊讶不已——毕竟在公众印象中,汪小菲与大S的教育理念可谓水火不容。
一边是大S推崇的“随性发展”,认为“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大人不能过多干预”;另一边是汪小菲坚持的“规则至上”,要求孩子站姿端正、餐桌礼仪规范。这两种理念的碰撞,曾让这个家庭陷入无休止的教育战争。
大S的教育理念,源自她对孩子个性的尊重。她从小保护小玥儿和小箖箖,不允许媒体曝光她们的形象,凡事亲力亲为。
她曾在孩子学校适应良好时,就孩子退学谣言进行澄清,这也是她生前最后一条微博。
与大众想象的不同,圈内人和家长透露,大S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有原则的尊重。歌手品冠曾在采访中透露,他在孩子学校的家长会多次遇到大S,并特别强调大S在孩子的相关事务上凡事亲力亲为。
大S为小玥儿举办庆生派对时,不仅邀请了众多明星及其子女,也没有忘记邀请小玥儿的同班同学和家长。
她并未以大明星自居,而仅仅是作为小玥儿的妈妈,尽显对孩子社交生活的重视与细腻关怀。
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在汪小菲眼中却导致了问题。他曾公开表示,大S的教育导致孩子“见人躲着走”。
女儿汪希玥存在驼背问题,儿子则对游戏上瘾,两个孩子见人不打招呼,在社交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缺失。这些问题成为了汪小菲决心改变教育方式的导火索。
汪小菲的“训练计划”从一场直播开始。他在直播中突然感到口渴,随口喊道:“汪希玥,给我倒杯水!”当小玥儿天真回应“可以让阿姨帮你拿”时,汪小菲严肃地重申:“我说让你帮我倒杯水!”
这一幕迅速冲上热搜,网友评价两极分化。有人力挺“培养责任感”,认为这是父亲用心良苦;更多人则痛批“利用孩子作秀”“教育方式太强势”,担心孩子心理受压迫。
对此,汪小菲在直播中回应:“今年我的目标是把这俩孩子带好。”他进一步解释道:“企业有安总他们帮忙,孩子这方面我必须负责。”
如今,汪小菲的“特训”已全面启动:送女儿学马术矫正驼背,没收儿子平板戒网瘾,新婚妻子马筱梅用《诗经》讲历史,聘请礼仪老师,安排登山露营培养团队意识。
这些举措看似全面,却也引发了“用力过猛”的质疑。心理学专家指出,豪门教育常陷入“资源过载”困境——天价教育基金、双城导师制看似完美,却可能让孩子失去喘息空间。
在这场教育理念的碰撞中,马筱梅的出现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缓和作用。作为汪小菲的现任妻子,她并没有全盘否定大S的教育成果,反而公开肯定了两个孩子的素养。
直播中,马筱梅毫不避讳地提到大S,还认真说“大S教的很好”,并具体指出“两个小孩很会替别人着想,特别的随和”。这种肯定,在曾经势同水火的两个家庭之间,架起了一座难得的沟通桥梁。
马筱梅不仅口头肯定,更用实际行动融入两个孩子的生活。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她每周都要飞回台北陪小玥儿和小箖箖,不仅照看两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业,还带着他们出去上手工课、购物、逛公园、玩游戏、养小动物。
这种全方位无死角的陪伴,让两个孩子逐渐走出了失去妈妈的痛苦,阳光般的笑容重新回到脸上。
大S离世后,孩子的教育环境面临重大转变。汪小菲和马筱梅已开始在北京看学校,准备让姐弟俩转学过来。
汪小菲在直播中表示,目前正在和妻子马筱梅在海淀看学校,并且说海淀的学校非常好,是自己从小就非常向往的。
这一决定看似突然,实则是观察了一整年的结果。在台北,孩子们表面上拥有外婆、姨妈等一众亲戚,实际上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
有报道称,大S的葬礼,两个孩子没被叫去;骨灰做成的项链,分给了闺蜜团,唯独没给孩子留一条。
相比之下,北京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真正关心他们的家人。正如评论指出:“孩子在哪儿,家就在哪儿,这才是一个父亲该有的担当。”
教育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汪小菲的严格和大S的宽容看似对立,实则都是爱的不同表达。
马筱梅的认可,模糊了两种教育理念的边界,也为无数争吵中的家庭提供了新的可能——教育的智慧,或许就藏在对立观点的中间地带。
豪门家庭的育儿战争不会有真正的赢家,但孩子的健康成长却是双方都可以庆祝的胜利。
来源:自在赏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