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8日,2025年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年度总决赛在北京鸟巢落幕。成都AG超玩会又一次在年总战胜重庆狼队,以4:2的总比分拿下决赛,最终捧起冠军「圣龙杯」。
11月8日,2025年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年度总决赛在北京鸟巢落幕。成都AG超玩会又一次在年总战胜重庆狼队,以4:2的总比分拿下决赛,最终捧起冠军「圣龙杯」。
连带着足以载入史册的比赛画面,王者荣耀的观众们在年总结束后的一周里,也不断被有关这场决赛的诸多数字反复刷新认知。
这次年总的FMVP,是AG选手一诺在KPL赛场上拿下的个人第二个FMVP;
这次年总的总奖金池,达到7000万元人民币,这个冠军让AG收获了2000万元奖金;
在鸟巢,年总决赛加开幕式使用了128平米的巨型舞台,7000平米的环绕屏幕;
以及,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到达鸟巢观赛的62196名观众。
身为一名普通观众,除了惊叹之外,的确很难对这些数字产生更为具体的感知。比如超过六万名观众,是一种什么概念?要知道《三国演义》中那些号称领「十万大军前来攻伐」的诸侯,其麾下的兵士人数大概也不会超过这个数字。
那么在2025年的今天,一场能够承载六万多名观众线下观赛的电竞活动背后到底需要怎样的支持?要同时满足六万多人的观赛需求,舞台之后的工作团队需要做出哪些准备?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数字,具体需要多少人,花费多少时间来成就?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过去一周里找到了今年王者荣耀年度总决赛的赛事策划团队,以及直转播、舞美、搭建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从他们的讲述中可以发现,年总一系列里程碑数字背后,还有着太多环环相扣的细节。
128与7000平米,X轴与Y轴的交错
开幕式上,最有画面感和记忆点的一幕,是环绕巨幕呈现 「124 位英雄寰宇长卷」,动态国卷的形式让英雄集结、圣龙盘旋这些场景。
在这些场景中对应的数字,是全场总计7000平米的LED大屏,以及128平米的舞台。
年总舞美团队的负责人告诉我们,7000平米其实是年总开幕式所用屏幕面积,一个大致的总数。确切地说,是3663.75㎡全场环绕地屏,加上中间的巨型主屏。如果再加上鸟巢两侧的两条环屏,那么最终所用屏幕的总面积甚至要超过7000平米。
谈到对这些屏幕的使用,这名负责人给出的评价是「用完了,每一寸都用完了」。
「即便这些演出在观众看来,仅仅是决赛的配角,但我们还是想给在场的六万多名观众留下最好的体验。」负责人这样告诉我们。
有关巨型屏幕的使用,负责人也为我们做了几组对比:在他曾经负责的以往电竞赛事中,通常使用的是万人级别的体育场。在这些场馆中,最多使用的是2000平米的屏幕总面积;而在鸟巢,这个数字超过了7000。
另外,则是128平米的舞台。年总总策划和舞美负责人提醒我们,尺寸上的大只是表面,更值得关注的,是舞台本身涉及的调度工程。
「同样以万人级别的体育场作为对比,128平米这个尺寸在这些场馆内是不可能存在的。」负责人告诉我们,「那些(万人级)场馆的舞台长度最多在60 米,即便尽可能利用观众观赛空间,也不可能超过100米。这是物理空间的限制,没法突破。」
如果只是大,那的确不值得整个团队这么自豪。这场年总开幕表演的一个核心在于:舞台与屏幕要配合演出效果,同步做出复杂移动。
在演出过程中,巨型屏幕下的十组立柱将通过承载它们的车台进行水平(x轴)移动,每组车台的承重都是20吨。而在这些巨物按照设定好的路径开始运动时,舞台平面上的另外3种不同类型机械结构也将同时在竖直(y轴)方向进行运动,完成升降。
200吨的重物,数十个个体,要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做复杂运动,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种「双面裂变式舞台结构」具体呈现在观众面前,就是在选手与本命英雄融合环节,舞台结构配合地屏光影,从而营造出最终观众们看到的视觉效果。负责人告诉我们,这种操作方式,在中国整个演出行业均属罕见。更多能看到的,是多车台+单面屏幕的舞台结构。
那么,这些复杂运动是怎么达成的呢?事实上,在选手上台比赛之前,后台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开始「操作起来」了。
搭建负责人告诉我们,几乎全部的舞台运动都可以通过他们事先制定好的程序去完成。在赛前彩排演练的时间里,团队也在逐步去校准、调试这些程序。但实际到了比赛演出当天,一些风险系数较高的操作,还是要由人手完成。
「一些没有很大风险的运动是由我们设定好的CUE点来完成,跟随时间码去运动的。但是那些技术难点大的关键的舞台模块,都是由工作人员近距离实时操作。」
9000千瓦用电,与3000个人
如果说屏幕和主舞台,是年总当天最终演出效果的载体。那么支撑这些机械精密运转的,则是现场观众完全看不到的两样东西:电与人。这也是能够帮助观众进一步了解鸟巢年总的重要数据。
还是以万人级别的体育场电竞活动为基准来作对比,负责人为我们普及了鸟巢的用电情况。
「通常,中国万人级别的体育场举办的活动,用电总量在2000千瓦到3000千瓦左右。」负责人告诉我们,「在鸟巢也曾举办过一些演唱会和商演活动,用电量也就是在5000千瓦左右。」
而这次鸟巢年总的用电量是9000千瓦以上,接近一万。
用电,向来是衡量一场大型线下活动最为直观的一个指标,但同时也是最容易被观众们忽略的一个指标。在演出行业内人士的标准里,用电量几乎直接和演出设备的级别挂钩,而演出设备通常直接影响最终呈现的舞美效果。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鸟巢年总也帮助观众建立了从资源投入到最终产出的直观联系。
人员方面,本次的工作人员阵容也刷新了我们对电竞赛事的认知。
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的工作团队有300人,300人已经足以应付绝大多数国内顶级电竞赛事的工作。
但这次鸟巢年总,足足用了3000人,翻了十倍。这3000人,既包括了舞美、搭建的工作人员,也包含了演职人员。
总结来说就是,场地、设备、用电、人员用量的提升,是跟着场地容纳观众的总量在同步提升。与之相对的,赛事演出的难度系数也在提升。而难度曲线的上涨往往不是随着观众人数等比例在上涨。赛事策划人给我们确定了一个概念:如果万人级别体育场的难度系数是1,那么这场鸟巢举办的6万人年总难度系数绝不是6,而是10。
10级难度下的10天240小时
上万千瓦用电量,3000名工作人员,以及128平米巨型舞台和7000平米的屏幕,10级的难度系数。要将这一切都安置地井井有条,从零开始打造一顶级赛事演出,等待62196名观众最终入座观摩,总共需要多久?
答案是,10天,240个小时。
舞美搭建负责人回忆,整个团队进场是在10月20日,在11月2日完成了整体搭建工作。这期间还碰上了两次黄色大雾警报,一次发生在搭建过程中,另一次则在彩排期间。而根据相关规章制度,黄色大雾警报期间不得进行任何高空作业,工作团队也自然遵守规则,延缓了部分工期。
回忆起那个时刻,受访搭建工作人员表示,天气情况、施工规定和迫近的收工日期,没有一样能够随着他们的意志发生任何改变。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怀着最好的期望,做了最细致的工作与准备。
因为他们知道,届时等待着他们的是六万多慕名而来的观众,而此刻他们脚下的场地,是中国体育的象征,鸟巢。
同样,没有任何一样可以被辜负。
因此对于3000名工作人员来说, AR圣龙在鸟巢起飞盘旋的那一个瞬间,就是对他们在过去10天240小时中所有经历最好的褒奖。
一年苦思,与推倒重来
10天这个数字背后,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速度。但整个活动的构思,其实要始于一年之前。这其中,伴随着更多地思考、抉择,以及同样优秀的思路成为废案。
本届王者荣耀鸟巢年总的主题「本命英雄·缘起」,是一个将王者荣耀游戏角色与职业选手经历进行链接,从而引申到过往经典比赛片段以及赛事文化的创意。从最终呈现结果来看,本命英雄·缘起的创意收获了预期之上的效果。
但与赛事策划负责人的沟通让我们知道,本命英雄·缘起,这个如今看上去绝对正确的主题,其实并不是最初定下的主题——在另一条时间线上,今年王者荣耀年总的主题会是「最好的五个人」。
策划负责人告诉我们,「最好的五个人」会是一个更偏电子竞技向的主题。强调俱乐部五名选手之间的羁绊链接,相互扶持走上最高舞台的故事肯定也能够深入人心。但随着对赛事的深化与挖掘,「最好的五个人」最终还是被否决了。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今年年总的舞台,是鸟巢。
「最好的五个人当然很好,但和鸟巢这个舞台相比,它还是太小了。」策划负责人这要告诉我们,「强调最好的五个人,终归是选手、队友之间的连接。但鸟巢这个地方对于所有中国人和中国体育来说都拥有更大的意义,这也使得我们重新去思考年总的主题。」
本命英雄·缘起的主题,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被推导出来的。赛事策划团队认为,人和游戏角色的链接,能够在鸟巢这个舞台上让更多观众体会到宿命感,是他们真正需要做的内容。
因为不仅仅是选手,每一名玩家——无论水平如何——都拥有自己的本命角色,这是他们与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最深层次的联系。也是策划团队认为最符合鸟巢,以及大众玩家的一个主题。
确定了主题之后,考虑的就是主题本身的呈现手法了。包括上文提到的,舞台、屏幕、工作人员、AR技术、音响在内的一切,都在为本命英雄·缘起的主题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既不是画面,也不是舞蹈,而是——音乐。
这听上去似乎有些反直觉,毕竟「背景音乐」「XX影视剧的主题曲」「配乐」这些词汇早已深入人心,在多数视听作品的叙事里,音乐往往是陪衬。
但在本次年总策划团队的眼中,音乐本身无比重要。用赛事策划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音乐先行,音乐引导画面和视觉效果,一切都为音乐服务。
「与体育运动一样,音乐是无国界的。这使得音乐本身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起最多观众的情绪,所以我们的团队遵循音乐先行的法则。」赛事策划这样解释。
「音乐能够承载宿命感,能够表达拨云见日的情景,能够将所有的一切以最直接的方式传导给观众。因此即便我们总是说,音乐是叙事与画面的辅助。但在我们的工作中,音乐恰恰是主轴,是引导。」
就像音乐一样,观众们的体验是无法用6万、128、7000这些数字去量化的。但选手登场,巨龙起飞,本命英雄逐个出现时,观众们体会到的感动和战栗感,就是对幕后多个团队、3000多名工作人员,以及他们一切的努力,最深入人心的肯定。
或许,这就是2025年王者荣耀年度总决赛赛事之外,最有意义的事。
17个年头,鸟巢,与中国电竞的永远
2003年,鸟巢开工建设,2008年完工,它为2008北京奥运所生,是北京奥运留下最重要的遗产。
2003年这个时间点,比中国电竞开始发展还要早上几年,比KPL联盟建立要早上十几年。这中间的时间差,既是中国移动电竞发展的轨迹,同时也是中国电竞追赶传统体育的轨迹。
电竞年轻,移动电竞更年轻。电竞追赶体育的效率是惊人的,而鸟巢上的王者荣耀年度总决赛,更像是这场追赶接力赛中,一个交棒的场景。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竞产业收入为127.61亿元,用户规模接近4.93亿人。其中移动电竞产品占比最高,为58.5%。17年过去,电子竞技早已像传统体育一样,开始成为走在上坡路上的中国产业,同时作为一项新兴运动也走进更多中国人的生活里。
从2008到2025,鸟巢就是那个交汇点。
17年后在同一个地方,3000多名工作人员用10天的时间,为6万多名观众献上了一场新时代的新兴体育盛宴。与此同时,也继承了中国体育时常体现出的「中国效率」与「中国速度」。
因此,一次在鸟巢举办的年总,更应该被看作一个标志性事件。用更短的时间,在就业、经济、生态和商业方面等领域完成追赶,自我完善才是这些年来中国电竞行业交出的成绩单,是年总进入鸟巢背后更重要的价值体现。
当AR圣龙在曾经见证过奥运圣火燃烧的场地盘桓,当62196名观众的欢呼回荡在巨大的钢结构下,当「本命英雄」的共鸣连接起场上选手与屏幕前的亿万玩家——这一刻,电竞不再仅仅是新兴的竞技项目,它已经成为一种具备同等情感重量与文化影响力的现代体育仪式。
这场盛事的顺利落地,其根基远不止于现场的流光溢彩,更在于KPL多年来在赛事标准化运营、系统性人才培养与前沿技术应用等领域构筑的坚实体系——将一场单次的电竞赛事办进鸟巢,与赛事生态发展已然成熟,需要鸟巢这样级别的场馆来承载,其实并不是一回事。
与前者相比,后者印证了电竞行业走过更远的路,要难上许多。
它意味着,中国电竞产业用更短的时间,在标准化、商业化、生态构建等领域完成了跨越式追赶与自我完善。积累和生态发展到一个阶段,所匹配的硬件、合作伙伴自然也要升级。从这个角度来看,年总落户鸟巢,正是KPL体系化能力成熟度的一次集中体现。
当电竞的脉搏在鸟巢跳动,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是游戏与比赛,而是一个属于数字时代的新体育形态,正以其经过验证的体系与积累,汇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宏大叙事之中。
未来当更多人走进这座场馆,感受电竞带来的激情与震撼时,2025年的这个秋天,这场集结了技术艺术与梦想的盛事,将会被铭记为电竞以其完整的产业形态,与国民体育记忆真正融合的缘起之时。
﹀
来源:ECO电竞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