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的庭审现场,前芳草街派出所副所长徐咏斌的背影格外刺眼。五年前,他带队查封涉黄足浴店时威风凛凛;如今,却因“包庇幕后老板”站上被告席。这场“案中案”撕开了执法者的“双面人生”,也让公众对“谁在守护正义”产生深刻质疑。
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的庭审现场,前芳草街派出所副所长徐咏斌的背影格外刺眼。五年前,他带队查封涉黄足浴店时威风凛凛;如今,却因“包庇幕后老板”站上被告席。这场“案中案”撕开了执法者的“双面人生”,也让公众对“谁在守护正义”产生深刻质疑。
2020年7月,成都“汉韵足御”足浴店被查,现场控制数十人。蹊跷的是,次日自称“普通顾客”的蔡某军竟顺利离开派出所。直到主犯苟某某在看守所举报“军哥才是老板”,警方才发现真正大鱼早已脱网。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年办案民警被曝存在四大疑点:
1. 笔录“消失”:蔡某军的询问笔录被销毁,探组群聊记录却显示副所长曾主动发送笔录;
2. 证据“卡壳”:平台流水、银行记录均未关联蔡某军,办案人员称“技术限制”;
3. 坦检“无效”:苟某某的检举材料被草率回复“无战果”,辨认笔录时间竟被篡改;
4. 关系“微妙”:涉案民警与请托人存在职务晋升利益交换,微信记录暴露“人情案”痕迹。
检方指控徐咏斌“徇私情包庇嫌犯”,但辩护律师甩出“反转证据”:
- 旧手机聊天记录:2020年8月,徐咏斌曾多次催促调取平台流水,却因“权限不足”失败;
- 群聊截图:副所长在探组群公开蔡某军信息,要求“加快辨认”,与“隐瞒事实”指控矛盾;
- 法律专家质疑: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李明指出,“徇私枉法需证明主观故意,但现有证据更多指向工作失误。”
更吊诡的是,该案主犯苟某某二审维持十年原判,而真正的幕后老板蔡某军直到2023年才被立案。这种“迟到的正义”,让公众对执法程序产生信任危机。
1. 利益链盘根错节
抖音百万点赞视频揭露行业潜规则:部分足浴店将卖淫服务伪装成“高端养生”,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规避监管。成都某足疗协会负责人坦言:“有些店每月向‘保护伞’缴纳数万元‘管理费’。”
2. 执法标准模糊化
江苏淮安案例显示,男子醉驾后揭发卖淫获刑1个月,而成都涉事民警却被控重罪。这种量刑差异,暴露出“立功认定”与“职务犯罪”的标准冲突。
3. 技术反腐成关键
2025年多地警方启用AI监控系统,对足浴店资金流向、人员出入进行实时分析。但成都案中,办案民警却因“调取不到流水”陷入被动,凸显传统侦查手段的滞后性。
1. 内部监督机制待完善
四川省公安厅已启动“执法回头看”专项行动,要求对2020年以来的黄赌案件进行复查。但公众更关心:如何避免“自己查自己”的尴尬?
2. 司法透明化需求
庭审直播中,徐咏斌的辩护律师多次申请公开涉案微信记录,却因“涉及隐私”被驳回。这种信息不对称加剧了舆论猜测。
3. 公众情绪双刃剑
某短视频平台发起投票:“你认为民警是被冤枉还是真腐败?”超78%用户选择“水太深”,折射出基层执法公信力的脆弱现状。
如果您是法官,会如何判定徐咏斌的“徇私”行为?当执法者陷入利益漩涡,该如何重建公众信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
来源:果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