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浇水三看诀!看天看地看苗情,从此告别烂根黄叶,越长越水灵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21:09 1

摘要:种茼蒿的乡亲们都知道,浇水是个技术活——浇少了,菜长不动;浇多了,烂根黄叶全来找。其实啊,只要掌握三个关键点,茼蒿就能长得水灵灵!

种茼蒿的乡亲们都知道,浇水是个技术活——浇少了,菜长不动;浇多了,烂根黄叶全来找。其实啊,只要掌握三个关键点,茼蒿就能长得水灵灵!

种茼蒿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浇水问题。我见过不少种植户,天天守着地浇水,结果茼蒿不是黄叶就是烂根,辛苦白费。其实啊,茼蒿浇水真有诀窍,老祖宗传下来的“看天、看地、看苗情”这三点,用对了,保管你的茼蒿绿油油、嫩生生!

一看天:老天的脸色决定你的水量

浇水前,先抬头看看天。这话听着简单,做起来可有学问。

不同季节,浇水方式截然不同。 春天播种的时候,地要整成畦后直接干籽撒播,浇足底水就行了。等到要出苗时,再浇一次齐苗水。

夏天温度高,蒸发快,但浇水也不能太勤,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记得啊,雨天坚决不浇水,连阴雨来临前还要做好排水沟,防止积水烂根。

秋播茼蒿,白露前后播种,种子得用清水浸泡一昼夜,放在阴凉处晾干,等萌芽时拌细沙再播。这时候气温还比较高,浇水最好选在早晚凉爽时分,避免中午高温浇水烫伤幼苗。

冬播在大棚内,播种前要浸泡催芽,小雪前播下去。冬天蒸发量小,浇水要少,而且尽量在晴天中午浇,用温水最好,避免地温骤降影响生长。

二看地:脚下的土壤会告诉你该不该浇水

有经验的种植户都懂得“看地浇水”。地不同,浇水方法也不同。

首先看土壤湿度。 播种后到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幼苗期就要少浇水了,等它们长得大一点,中后期再保持土壤湿润。

那怎么判断土壤湿度呢?教你个土办法:用手抓一把土,能捏成团,轻轻一碰又能散开,这样的湿度正合适。如果捏不成团,就是太干了;如果能捏出水来,那就是过湿了。

其次看土壤质地。 沙土地保水性差,浇水要少量多次;粘土地保水性好,浇水间隔可以长点,但每次量不能大,防止积水。

别忘了浇水后的管理。 浇水后要及时划锄,打破地表板结,改善土壤透气性。这样才能让茼蒿的根系呼吸顺畅,长得壮实。

三看苗情:茼蒿的长相暗示它的需求

茼蒿本身就会告诉你它渴不渴,这就需要你会“看苗情”。

幼苗期的茼蒿需水量小,要适当控水,促进根系深扎。等长到8-10片真叶,进入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增加,应加强肥水管理。

看苗情浇水要抓住几个关键时期:

间苗、定苗和每次采收后,要及时浇水,并追施尿素。这时候浇水,能帮助幼苗恢复元气,促进新梢生长。

株高10厘米左右时,要随水追1-2次速效氮肥。这时候茼蒿进入快速生长期,水分养分都要跟上。

当你发现茼蒿新叶发黑,中午前后稍微萎蔫时,就该浇水了。这是植株给你的缺水信号,要及时回应。

特别注意: 苗头过密时,不仅要用十齿耙轻耧一遍,疏去一部分幼苗,浇水也要特别注意,因为密植的茼蒿更容易发生烂根黄叶。

茼蒿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左右,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生长。所以在温度不适宜的时候,浇水更要谨慎。

浇水看似简单,却是决定茼蒿长势的关键。记住这“三看诀”,你的茼蒿肯定能避开烂根黄叶,长得又水灵又旺盛!

种菜如育人,都得用心观察、细心照料。茼蒿浇水这“三看诀”你学会了吗?相信你一定能种出让人羡慕的好茼蒿!

来源:资阳本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