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hopee的母公司冬海集团(Sea Group)于本周(2025年11月11日)公布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市场反应负面,股价在财报当天的交易时段下跌超过8%。
Shopee的母公司冬海集团(Sea Group)于本周(2025年11月11日)公布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市场反应负面,股价在财报当天的交易时段下跌超过8%。
投资者最主要的担忧仍然集中在利润率方面,即便Shopee平台提高了向商家和品牌收取的佣金(take rate)。
我们之后会分享更多的观点 - 这里先附上我们整理的本次财报电话会问答环节记录。管理层的准备稿(prepared remarks)可在冬海的投资者关系网站上查看。
Q:Usjima Pang Vittayaamnuaykoon – 高盛(Goldman Sachs)
管理层好,非常感谢给我提问的机会,也恭喜本季度取得不错的成绩。
我这边有两个问题,都与电商业务有关。
第一个问题:关于你们对2025年电商业务“同比增长超过25%”的指引,你们在增长驱动因素和竞争格局方面做了哪些假设?这意味着利润率未来会呈现怎样的趋势?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趋势延续到2026年?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想更好理解电商业务的利润率。虽然你们提高了take rate,但本季度电商业务利润率还是降到了0.6%。能否帮我们拆解一下具体投资方向?这些投入主要是像你们提到的在履约端,还是还有其他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些投入更多是固定性质还是可变性质?我们大概要预期这些投入持续多久、规模有多大?
A:冯陟旻(Chris Feng),Sea Group总裁关于增长假设这一块,其实我们现在已经进入本季度大约一半的时间了,这个指引基本是基于我们目前在市场上看到的情况 - 包括整体动能和竞争格局 - 做出的。总体来说,我们是根据当前进入季度时看到的趋势来给出这个增长预期。
至于今年的利润率指引,我们确实预期利润率会有所改善。如果从同比的角度来看,我们之前也分享过,季度之间有时会因为季节性等原因出现波动。所以我认为如果看同比趋势,我们有信心实现我们之前分享过的EBITDA利润率目标,并且在年度维度上实现同比改善。
关于投入方向,我们在开场发言中提到,会进一步加大在物流和履约方面的投入。除此之外,我们也在加深买家参与度、提升用户钱包份额,比如我们在开场中提到的Shopee VIP会员项目。
所有这些努力已经在产生效果:我们的购买频次同比提升了12%,月度活跃买家数同比增长了15%。这些都对我们的强劲增长做出了贡献 - 也使得我们的表现超过了今年早些时候给出的20%增长目标。
这些投入大多数并不是重资产的固定成本。即便是在物流和履约业务上,我们采用的也是轻资产模式 - 我们并不持有土地。大部分投入是用于仓库建设和优化,或者是用于增强用户参与度、提高钱包份额的项目。对于这些项目,在早期阶段,投入的性质也相对更灵活。我们希望让更多用户了解并加入这些项目。再次强调,这类项目在全球很多电商平台已经是非常普遍且受欢迎的模式。
Q:Divya Gangahar Kothiyal –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你们进入新市场的策略和框架。你们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关闭拉美一些跨境业务,同时又重新进入阿根廷?对于阿根廷,从跨境到本地化运营之前,你们会关注哪些里程碑指标?这是否已经纳入2026年的优先事项?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市场份额。如果可以的话,能否评论一下你们在东盟市场的份额情况,第三季度有哪些变化?另外,还想请你们谈一下台湾地区市场:你们是否预计明年会在台湾增加营销支出和投入?我们也看到淘宝在台湾的跨境贡献越来越大。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们能谈谈在东盟和台湾地区的市场份额情况。谢谢。
A:冯陟旻关于新市场,我们在新的地域扩张上会非常谨慎。我们的所有新市场计划,基本都处于非常早期、偏测试(testing in nature)的阶段。
之所以看重阿根廷,主要是想在我们已在巴西建立的跨境基础设施和运营经验之上,进行能力的外溢和扩展。目标是为我们的卖家提供更多销售渠道,同时尽量在投入上保持最小的增量。最终,我们希望在不大规模“进入”当地市场的前提下,更多地了解市场情况。
至于是我们对全球业务优先级持续审视的一部分,目的是确保我们的资源配置与在该地区的长期战略保持一致。
在拉丁美洲,我们仍会继续探索服务当地消费者和企业的机会。正如你提到的,巴西是我们目前所在的最大市场;而哥伦比亚和智利的市场相对较小,而且与巴西的距离也相对更远。
关于第三季度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我们之前分享过,整体增长超出预期。从区域来看,我们认为在整个东南亚范围内,我们的市场份额是在持续提升的。
至于台湾,整体来看,跨境到台湾的业务规模仍然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跨境购物在买家侧的体验相对复杂。因此,我们对来自海外、面向台湾买家的跨境卖家的竞争,并不太担心其对我们业务造成实质性影响。
如果看最近几个季度,我们在台湾的增速非常不错,是双位数增长,而且高于台湾整体电商市场的平均增速。
Q:Alicia Yap – 花旗(Citigroup)管理层好,晚上好。感谢回答我的问题,也恭喜你们取得不错的业绩。
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东南亚整体竞争格局。如果看整个东南亚区域,目前有没有哪些国家的竞争在最近变得更激烈?有没有看到某些国家的同行增速快于Shopee?另外,关于直播电商的平台,你们是否预期它们会把更多流量、更多购买频次,从原来的直播形态转移到货架式的电商模式?如果这种转移正在发生或会发生,对 Shopee 来说潜在威胁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这一轮投资周期。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一轮投资会类似两年前:先在前端有一波明显的投入,然后GMV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在之后时间里跟上?尤其是如果你们需要在部分市场大幅提升履约能力,这类投入通常会在前期集中发生,而收益在后期逐步体现。能否帮我们澄清一下,这一次的投资周期是否与两年前那一轮相似?
A:冯陟旻在竞争格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正如你们自己也能观察到的,我们并没有看到某个特定市场在竞争强度上有特别突出的变化。从整个亚洲市场来看,竞争强度和竞争对手的行为总体上是比较一致的。
至于直播平台是否会更多地向货架模式倾斜,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而是他们已经尝试了一段时间的方向。你们在中国市场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我们观察到,不同平台的“底层属性”是有差异的,从整体来看,电商交易在不同模式之间的占比相对稳定。
如果把过多流量强行推向某一种模式(比如从直播全往货架推),有可能会影响整个App的整体行为和用户留存 - 这在中国和东南亚都会有类似的情况。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会在短期内显著改变竞争格局的新因素。
至于投资周期,简单回答是:不会(Not really)。这轮投入和两年前那一轮是非常不同的。当时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主要是对内容生态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而目前,我们是在持续做那些与我们每个季度都在做的事情高度一致的投入,即强化我们的竞争护城河。
我们希望持续投资于更好的物流能力,现在也在扩展我们的履约网络。这些能力并不是全新启动的,而是我们已经建设了一段时间的基础能力,现在我们认为是一个可以进一步放大规模的好时机。
正如我刚才提到的,随着业务的扩张,这些投入也会反过来帮助我们增长,因为它们能降低整体成本、缩短用户收货时间,而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我们的增速快于此前的预期。
至 VIP会员项目,是的,在早期确实需要一些投入来换取用户迁移到这个体系中。但我们也看到,加入VIP项目的用户愿意在平台消费更多。正如Forrest刚才分享的,VIP用户在加入后,消费金额比之前高出40%。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可以说早期有一部分前置投入。但这一次更多是一种持续性的、结构性投资,用来不断强化我们的竞争护城河,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一波式”的投资周期。
这些投入会在我们持续投资的同时,对整体增长产生正向影响。
Q:Piyush Choudhary – 汇丰(HSBC)谢谢给我提问机会,也恭喜你们交出很好的成绩单。
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关于Shopee物流。在亚洲和巴西,目前大概有多少订单是由SPX来履约的?与一年前相比这一比例有怎样的变化?你们成本中的“服务成本”(cost of services)有多少增量是由这部分物流投资驱动的?未来这一项成本的趋势大概会是什么样?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Garena。能否分享一下在成功的2025年之后,对2026年《Free Fire》的展望?有没有计划新的IP合作或者新游戏上线?非常感谢。
A:冯陟旻关于SPX,我们之前分享过,目前超过一半的订单是通过SPX来配送的,并且随着我们网络的扩张,过去一年这个比例还在持续增加。
我们的每单成本(cost per order)一直在同比改善,这也对我们的增长有所贡献,因为这可以降低买家在收货时需要承担的成本。
我还想强调一点,我们不只是降低了SPX的配送成本,同时也提高了SPX的配送速度。刚才我提到,在巴西,我们把买家的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了2天。在亚洲,我们也通过引入更快的配送渠道,使得配送时间在同比维度上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如果看当前的几个重点国家,我们既有即时配送服务,也有当日达服务,同时还提供常规配送选项。这些能力共同推动了我们的整体增长。
A:李小冬(Forrest Li),Sea Group创始人,集团CEO
关于Garena的展望,我们对于目前看到的动能感到非常兴奋。我认为这是在新冠疫情之后开启的一个全新的拐点。在2024年,我们取得了非常高的增长,进入2025 年(也就是今年),增长进一步加速。
目前的势头非常强劲,因此我们对2026年依然保持非常积极的态度,相信用户规模会持续增长。我们的产品供给会更多,正如刚才所说,用户体验会更加沉浸。尤其是今年,我们通过几次非常成功的IP合作,让Garena在组织层面解锁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如何与全球IP合作,并通过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上亿用户的发行平台,把优质内容和独特体验触达到全球玩家。无论我们把什么内容放到平台上,现在都可以触达全球超过一亿的玩家,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分发通道。
我们未来会继续和更多 IP 合作,但同时我们会非常审慎地选择合作对象。
我们也对AI在未来增长中的潜力感到非常兴奋。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更细致的规划,希望在合适的时间向市场分享更具体的2026年展望。
我们一直在做新游戏的开发,也已经在部分市场上线了一些新作。不过,在这个阶段,对用户规模的具体影响还很难进行准确预测。
即便有新游戏在早期上线,我们也不认为在短期内会对用户数量、收入或财务表现产生特别显著的影响。
我们会在新游戏开发上持续投入,这也帮助我们了解一些过去没有深入进入的新市场的差异性。这依然是未来增长的一个很好机会。我们会等到时机成熟再向股东分享更具体的信息。
Q:邵炯 – 巴克莱(Barclays)非常感谢给我提问的机会。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VIP会员。我想更好地理解这个项目:这确实是件非常好的事情。我想了解的是,在短期内,VIP会员的单位经济效益大概是什么样?你们认为最终在你们所在的区域,VIP会员的渗透率大概能达到什么水平?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电商业务的毛利率本季度环比略有下降。我猜测VIP项目在早期阶段可能是负贡献的。在会员经济上,大概会有怎样的时间线实现收支平衡?
第二个问题关于AI。Forrest最近在一些媒体采访中提到,。能否谈谈你们在AI上具体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因为有投资者担心,如果 AI 相关的新业务会带来巨额资本开支(AI CapEx)。谢谢。
A:冯陟旻关于VIP项目,目前我们仍处于非常早期的推广阶段,只上线了几个月,但我们已经看到用户数量有非常好的增长。从季度环比来看,会员人数增长了75%。
在GMV渗透率方面,目前仍处于比较早期的“十几个点”水平(teens),但我相信未来可以达到更高水平,很可能会接近你在世界其他地区成熟市场看到的渗透率。
从经济模型上,我们一方面希望VIP会员作为付费用户和核心用户,能够获得足够的权益和价值;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与合作伙伴一起为他们创造价值。
例如在越南的视频内容方面,我们与FPT Play合作;我们也与ChatGPT合作,为VIP会员提供免费的相关权益。
这些合作都有助于我们为整个VIP项目打造良好的经济回报。
当然,你说得对,在早期阶段,我们确实需要投入,来把用户引入这个项目。因此我们非常关注会员的留存率。我们希望迁移到VIP项目的用户有较好的留存表现。
在我们的一些早期市场,我们看到VIP会员留存率从上个季度到这个季度几乎翻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尤其是在我们所处的市场,信用卡并不是很普及,而其他市场往往是通过信用卡实现自动续费。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正在努力通过数字金融产品,尤其是分期/先买后付(paylater)相关能力,来确保VIP会员留存表现良好。
A:李小冬(Forrest Li)
关于AI的问题,是的,正如我在采访中分享的,我们对AI非常兴奋。我认为这是一场基础性的技术革命,将创造巨大的机会,并为人们释放非常可观的价值。
对于我们所在的市场来说,这尤其令人振奋 - 这里有上亿用户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服务不足”的。我们已经看到,在过去10年里,移动互联网革命给这些市场带来的改变,以及对人们生活便利性的提升,而我们也是这场变革的一部分。
我们一直专注于“应用层”:如何把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连接起来。
我认为,在未来AI革命的路径上,这种“应用驱动”的方式会更加重要。
我们不会去做大科技公司在做的事情,比如自己去研发大型语言模型、做底层算法突破,或者自建大规模数据中心。
我们非常愿意与所有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合作,我们也非常尊重他们为不断推进技术前沿所做的巨大投入。
我们会更加专注于应用:如何把在硅谷或世界其他地方开发出来的技术,真正转化为印尼、越南、巴西等市场普通消费者和小商家的日常价值。这是我们擅长的事情。
我们在过去十年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也是让我们对AI应用前景非常兴奋的原因之一。我们会采用非常务实、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进,并重点关注可以看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场景。
正如我在开场中分享的,我们已经在Shopee上看到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落地应用,比如提升广告转化率、让商品发现不再局限于搜索、帮助卖家提高用户留存和转化等等。
我们相信,随着AI能力的持续提升和迭代,我们可以在日常业务中做更多的事情,从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多正面影响。
本逐字稿由Momentum Works根据Sea Group于2025年11月11日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整理,仅用于信息和分析目的。我们尽力确保内容准确,但由于音频质量、口音以及即时记录等因素,文中可能存在无意的错误或遗漏。
所有口述内容的版权及知识产权均归Sea Group所有。完整、权威版本请以公司官方录音或正式逐字稿为准。
Momentum Works就本逐字稿所作出的任何分析、评论或观点均为独立形成,并不代表Sea Group或文中提及任何其他机构的立场。
墨腾往期精品洞察
《》
《》
《》
《》
《》
《》
《》
来源:墨腾创投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