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天的田野上,一片片油菜绿意盎然,正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可你知道吗,同样的肥料,施在不同长势的田里,时间和用量竟有天壤之别!老把式们常念叨:“看苗施肥,才能事半功倍。”
春天的田野上,一片片油菜绿意盎然,正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可你知道吗,同样的肥料,施在不同长势的田里,时间和用量竟有天壤之别!老把式们常念叨:“看苗施肥,才能事半功倍。”
今天,咱们就聊聊油菜追肥的门道——弱苗、旺苗、壮苗,施肥策略大不同。
弱苗:早施多施促转壮
那些长势偏弱、叶片发黄、个体瘦小的油菜,我们称之为弱苗。这类苗子就像发育不良的孩子,需要提前补充营养,而且量要足。
开春后,当油菜薹高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就得赶紧追施薹肥了。这时候,每亩施用尿素8-12公斤、氯化钾2-3公斤最合适。
为什么要早施多施呢?因为弱苗本身储备的养分不足,早点施肥可以让它们尽快赶上生长进度,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枝数量,为最终产量打下基础。
别忘了,对于冬前施肥少、长势差的田块,还可以在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先亩施3-5公斤尿素“垫个底”,等抽薹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追肥。
旺苗:晚施少施控徒长
对于那些封行早、长势过旺的油菜,处理方式正好相反。这类田块叶子浓密、叶色深绿,看上去喜人,实则暗藏风险——容易倒伏,结荚反而少。
对待旺苗,一定要推迟追施薹肥,等到薹高30厘米左右、叶片开始落黄时再施用。 这样可以减少无效分化,争取大荚大粒。
对于过旺的田块,甚至要减施或不施用氮肥,可亩施用3-5公斤的氯化钾,提高油菜抗倒伏抗寒抗旱能力。
这就好比一个营养过剩的人,不能再大鱼大肉,而需要控制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把“虚胖”变成“结实”。
壮苗:适时适量保丰产
不弱不旺、长势健壮的油菜,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壮苗了。这类油菜群体充足,生长稳健,管理起来最省心,但施肥也不能马虎。
壮苗追施薹肥的时间点很有讲究——一般在薹高15-30厘米时开始追施,亩施用尿素6-10公斤、氯化钾2-3公斤,或相应含量的氮钾肥。
这时候施肥,就像是给一个身体底子好的人“锦上添花”,既能保证油菜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又不会造成贪青晚熟。
壮苗田块在开花期一般不需要再追肥,以免造成贪青、倒伏。 但可以在开花期至角果形成期,结合菌核病防治,利用无人机等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含氨基酸类水溶肥,促进生长结实,确保丰产增收。
巧施微肥,防“花而不实”
除了氮磷钾这些大量元素,油菜尤其是对硼元素特别敏感。硼是油菜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以蕾薹期至初花期需求量最大。
缺硼会导致油菜花期“花而不实”,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因此,无论什么苗情,都要重视硼肥的施用。针对缺硼的地块,应在蕾薹期至开花期叶面喷施2-3次速溶性硼肥。 一般在开花前和初花期,分两次亩喷施0.1-0.2%硼砂水溶液40公斤,或50克速溶硼肥加水40公斤,能有效防止油菜花而不实。
因苗管理,科学追肥
开春以后,气温逐渐回升,油菜即将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旺盛期。 这个时候,因苗施肥、分类管理是关键中的关键。
弱苗要“补”,旺苗要“控”,壮苗要“稳”。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清沟理墒,确保三沟配套、沟沟相通,保证灌排通畅。 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倒春寒”的发生。
施肥不只是往田里撒点肥料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门艺术,需要根据油菜的长相、土地的脾气、天气的变化来灵活调整。
记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施肥方案,只有因苗施策的科学管理。
现在,走进你的油菜田,仔细看看苗情,选择最适合的施肥方案吧!科学的春管,是你丰收的最佳保障。
来源:稻香老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