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格局不断变得复杂的当下,跨国企业的经营逻辑正在被重新塑造。Egon Zehnder首席执行官Francesco Buquicchio指出,过去依赖单一地区进行制造和扩张的做法已经失效,越来越多CEO开始把目光转向印度和东南亚,希望在全球化碎片化的背景下寻
在全球格局不断变得复杂的当下,跨国企业的经营逻辑正在被重新塑造。Egon Zehnder首席执行官Francesco Buquicchio指出,过去依赖单一地区进行制造和扩张的做法已经失效,越来越多CEO开始把目光转向印度和东南亚,希望在全球化碎片化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自二战后,美国推动自由贸易,奠定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础。然而,贸易战、保护主义以及政策不确定性正在重塑国际商业环境。Egon Zehnder最新的《CEO Response》调查显示,多数接受访问的1,235名全球CEO认为全球繁荣前景正在下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高度警惕。
Francesco Buquicchio
在这样的判断下,区域合作成为企业最看重的方向。CEO们倾向在自身所在的地区建立更牢固的合作网络,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点。印度与东南亚正因为其供应链潜力、人口红利和市场增长速度而受到额外关注。Buquicchio表示,来自欧美的企业领导者对此的兴趣逐年上升,这将为亚太经济体带来实际机会。
这股趋势背后,是“脱中化”的现实推进。过去的离岸制造模式以中国为核心,如今这种布局被视为不可持续。企业开始采取“多点落子”的供应链策略,越南与印度近年来吸引了苹果、Micron等美欧大厂的投资,同时日本和韩国企业也加速向南亚和东南亚转移产能。
Buquicchio强调,当前的商业环境要求企业尽可能分散风险。他拿起采访桌上的瓶装水举例:这一原本在欧洲定位为“静水”的品牌,在新加坡市场却改以“气泡水”推出,这说明在新的市场布局中,产品本身也需要随之调整,以贴近当地需求。
调查还显示,亚太CEO在战略上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他们更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和人工智能发展,同时对结盟与战略合作展现更高积极性。在风险认知上,他们对潜在军事冲突、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担忧相对较低。
Buquicchio认为,这并非亚太更安全,而是因为区域商业领袖长期在复杂环境中经营,对波动具备更高适应度。“他们习惯了地缘政治的紧绷气氛,也经历过通胀、负利率乃至高利率循环。”他表示,这也让亚太企业领导者在面对未来时显得更乐观一些。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新经济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