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卫士”到股市骗局:亿利洁能退市背后的资本迷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4:55 1

摘要:这场以“沙漠变绿洲”为剧本的资本大戏,最终以“绿洲变废墟”的结局收场。据统计,自2021年高位至今,亿利洁能市值蒸发超过400亿元,众多投资者毕生积蓄化为乌有。

2024年7月18日,A股市场一声惊雷。曾被誉为“治沙先锋”的亿利洁能正式终止上市,11.3万户股东持有的股票沦为废纸。

与此同时,内蒙古证监局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揭露了惊人真相:亿利资源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王文彪,竟主导了长达八年的系统性财务造假。

这场以“沙漠变绿洲”为剧本的资本大戏,最终以“绿洲变废墟”的结局收场。据统计,自2021年高位至今,亿利洁能市值蒸发超过400亿元,众多投资者毕生积蓄化为乌有。

时间回溯至1988年,29岁的王文彪临危受命接管深陷库布其沙漠的杭锦盐场。面对被黄沙掩埋的生产设备,这位年轻厂长开启了治沙征程。通过创新性采用网格固沙法,他不仅成功修筑65公里穿沙公路,更在公路两侧培育出20万亩生态林。

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逐渐演变为商业奇迹。2000年,亿利科技(后更名亿利洁能)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首家以沙漠治理为概念的上市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亿利集团宣称治理沙漠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先后授予王文彪“环境与发展奖”“地球卫士奖”等殊荣,库布其治沙模式更被写入联合国决议。2017年,王文彪以130亿元身家登顶内蒙古首富,亿利总部也从鄂尔多斯迁至北京CBD核心区。

在环保光环笼罩下,亿利系的资本运作却暗流涌动。记者调查发现,自2010年起,亿利集团频繁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这些交易普遍存在高溢价特征。

2010年,亿利集团将东博煤炭100%股权以16.59亿元转让给上市公司,而该资产账面净值仅1.13亿元。评估报告显示,其采矿权评估增值率达惊人的36倍。类似的资本运作在2013年、2018年接连上演,累计从上市公司套现逾40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亿利集团成立财务公司后,上市公司亿利洁能的大量资金开始向该财务公司归集。监管文件显示,2021年末上市公司在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达51.2亿元,占其总存款的85%。虽然股东大会设置了40亿元存款上限,但该限额屡遭突破。

2022年,亿利资源集团发行的“20亿集01”公司债发生利息支付违约,随后多次展期。这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2024年6月,亿利洁能突然公告,存放在财务公司的39.06亿元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最终计提减值损失4.2亿元,直接导致2023年净利润亏损近6亿元。

经证监会调查,王文彪作为实际控制人,自2016年至2023年期间组织、指使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担保、资金占用等方式实施财务造假。其违法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虚增收入、隐瞒关联交易、欺诈发行债券等。

2025年,内蒙古证监局依法对王文彪作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处罚,并处以3000万元罚款;亿利洁能被处2.1亿元罚款,亿利资源集团被罚3000万元。监管部门在处罚决定中明确指出,该案“违法手段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

来自江苏的投资者张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交易记录:2021年12月,他以6.3元/股的价格买入20万元亿利洁能股票。“当时看到王文彪获得联合国奖项的报道,觉得这样的企业家值得信任。”然而至退市前,其持仓市值已不足2万元。

像张先生这样的普通投资者不在少数。根据最新数据,亿利洁能股东户数达11.3万户,其中超过八成是持股市值低于50万元的中小投资者。

证券维权律师表示,此案暴露出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中的评估漏洞。“不能因为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贡献,就忽视其公司治理存在的重大缺陷。”

尽管亿利系陷入资本迷局,但其在库布其沙漠的生态治理成果确实存在。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昔日的“死亡之海”现已出现连片绿洲,当地农牧民通过甘草种植等产业实现了收入增长。

这种社会效益与商业道德的背离引发深思。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专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市场力量参与,但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防止环保概念被滥用为融资工具。”

目前,亿利洁能退市后已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但每日成交寥寥。而那些曾经被治沙故事感动的投资者,仍在等待一个答案:为何一个真正创造过生态价值的企业,最终却走上了资本造假的不归路?

来源:xjhhhhy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