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子仪在781年病重期间,把一生积累的兵书和兵符整理出来,交给儿子们送往皇宫,同时把家里的金银和田契登记成册,一起献给唐德宗。这件事发生在长安的汾阳王府,当时郭子仪已经85岁,身体虚弱到无法下床。儿子郭暧和其他子弟执行了这个命令,尽管他们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父亲
郭子仪在781年病重期间,把一生积累的兵书和兵符整理出来,交给儿子们送往皇宫,同时把家里的金银和田契登记成册,一起献给唐德宗。这件事发生在长安的汾阳王府,当时郭子仪已经85岁,身体虚弱到无法下床。儿子郭暧和其他子弟执行了这个命令,尽管他们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父亲要这么做。兵符是郭子仪从唐玄宗时代开始积累的军事权力象征,兵书记录了他多年的作战经验,金银和田契则是家族的财产基础。三天之后,郭子仪去世,唐德宗得到消息后,下令停朝五天,并把郭子仪的坟茔加高一丈,以示敬重。
这个时候,宰相卢杞已经在朝堂上联合一些官员,收集郭家子弟侵占田宅的证据,准备在郭子仪死后递上弹劾奏折。卢杞的行动针对郭家的权势,目的是扳倒这个家族。奏折送到唐德宗面前,唐德宗看了郭家主动呈上的财产清册和兵符,就用朱笔压下了所有弹劾。这样,郭家躲过了一次可能导致满门覆灭的危机。郭子仪的这个举动,让皇帝看到了郭家的谦卑,避免了猜忌的加深。
郭子仪的军事生涯从安史之乱开始。755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逃到蜀地,长安和洛阳失守。郭子仪当时在家守孝,被朝廷召回,担任朔方节度使。他率领朔方军收复河北各州,又和李光弼一起击溃史思明的大军。756年,唐肃宗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继续指挥部队平定河曲地区。757年,他率军收复长安,军队在香积寺北布阵,与叛军交战,斩首六万,俘虏两万。接着,东进收复洛阳,河北和河南大部分地区归附唐朝。以功加封司徒、代国公。
乾元元年,郭子仪率军围攻邺城,引漳水灌城,斩杀叛军四万。史思明援军到来,唐军在风沙中溃败,郭子仪退守河阳。唐肃宗召他回京,鱼朝恩进谗言,他失去兵权。759年,相州兵败后,他闲置在长安。762年,河中兵变,他被任命为汾阳郡王,出镇绛州平定叛乱。但程元振离间,他再度解除兵权。763年,吐蕃入侵,他担任关内副元帅,率三千骑兵从御宿川东进,收拢散兵四千,在关中击鼓张旗,夜间多点火炬,吐蕃军撤退,长安收复。
764年,仆固怀恩叛乱,引回纥和吐蕃十万军进攻,郭子仪率军埋伏于奉天县乾陵,敌军不战而退。765年,吐蕃与回纥联军入侵,郭子仪屯兵泾阳,被回纥包围。他率数十骑出营,进入回纥阵前,与回纥大帅交谈,说服回纥结盟,反转攻击吐蕃。唐军与回纥追击,在灵台西原大破吐蕃,斩首五万,俘虏万人。766年,周智光叛乱,郭子仪率军讨伐,周智光被部下杀死。767年,吐蕃寇泾州,郭子仪在灵州截击,斩首两万。768年,吐蕃寇灵武,白元光击败之,郭子仪移镇奉天。773年,朔方军击败吐蕃,俘斩数万。
779年,唐德宗继位,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他在汾阳王府居住,四门大开,任由百姓出入。府内家人三千,岁入官俸二十四万贯。私产不计其数。780年,他继续执掌军务,处理边疆事务。781年,他病重,唐德宗派舒王李谊探视,他起身作揖,无法跪拜。期间,他安排兵权交还事宜。
郭子仪一生多次交还兵权。每次打完胜仗,他递上奏折,要求交还兵权。皇帝七次罢免他的兵权,他每次接受。国家有难时,他散尽家财招募士兵,收复京师。唐德宗上位后,把朔方军分给李怀光和浑瑊等人,郭子仪接受安排。
来源:宁文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