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最爱吃的两道菜,张学良一见就怕,姨太太个个苦不堪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05 09:00 1

摘要:有两道菜,让东北军阀张作霖念念不忘,却让张学良一见就心生忌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那张东北“关东第一家族”帅府的大饭桌上,本来只是简单的四个菜,可每当桌上出现“熘肝尖”和“熘腰花”,所有人就能听见张作霖满意地“嗯”了一声;可只要桌上摆了蝉蛹、臭鸭蛋,年轻的少帅

有两道菜,让东北军阀张作霖念念不忘,却让张学良一见就心生忌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那张东北“关东第一家族”帅府的大饭桌上,本来只是简单的四个菜,可每当桌上出现“熘肝尖”和“熘腰花”,所有人就能听见张作霖满意地“嗯”了一声;可只要桌上摆了蝉蛹、臭鸭蛋,年轻的少帅张学良就会面色一变,浑身僵硬,生怕父亲下一秒就把他头儿扶正,狠狠甩上一巴掌。

这种矛盾,竟和张作霖一生的出身与性格密切相关。张作霖自称“文盲”,却把整个东北治理得井井有条,重视工业、鼓励教育,东北一时成为东亚最富庶的地方。可他在家里,却是个极度节俭的人。小时候家里穷,饥一顿饱一顿,这让他深深刻下“不浪费一粒米”的信条。

而此时,当年那个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为“大帅”之后,家中光是厨房就有四座大院,厨子多达七十人,却每天只做四个菜。熘肝尖、熘腰花算两个,另外两个常常是各式粗粮和家常小炒。张作霖最爱熘肝尖,薄薄的猪肝滑入嘴里,带着姜葱的香味,咬着还能听到微微弹性;熘腰花则是猪腰切成柳叶状,勾芡后色泽金黄,入口脆爽。这两道菜,营养丰富,成本也不高,正合他那颗一刻也放不下“节俭”习惯的心。

可为什么张学良一见这两道“熘”就怕?原来每次父亲吃得尽兴,就会不停给少帅夹菜,一夹就是大把大把。那阵势,就像把人当饭袋子填。张学良年轻气盛,恨不得喝汤都得装个模样,可一想到父亲桌上的威仪,他也只能咽下去。还有一次,桌上突然多了一盘蝉蛹,张作霖指着碗说:“学良,来,再夹一勺。”张学良看了半天才发现那玩意儿生得像缩小版的蛴螬,一想就冒一身冷汗,硬是用筷子戳了半天,才夹起一只往嘴里塞,结果噎得他嗓子都红了。父亲没吭声,可眼里那股“看你还想挑剔”的神色,让他这辈子都忘不掉。

不止吃食怪,连掉在地上的一粒米,一片菜叶都不能浪费。张作霖在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桌上掉了饭粒,就得用手捡起来送进嘴里;掉在地上,也必须立刻蹲下去捡。哪怕是夫人,或是已经成年的子女,都没例外。张学良回忆说,有次他酒后打喷嚏,一粒米掉在地上,还没等下人俯身,张作霖就厉声喝道:“谁让你动的?”当夜,少帅就被痛打一顿,疼得第二天都说不出话来。

说起帅府的饭桌秩序,更是森严得像军营。张作霖没到,谁都不能动筷子;他一入坐,所有人都要起身迎接,待他放下筷子,众人才可坐下。就连最受宠的五夫人、少帅也不例外。有一回,张作霖落座前,五夫人迟疑了一下,低头没站起,张作霖一个眼神过去,她立刻扭过身,俯身行礼,等张作霖放下碗,她才敢坐下,脸色吓得发白。

这看似刻板的家规,其实都源自张作霖童年受的苦。他家本来在定州做农民,父母早亡,他随兄长学耕作,没饭吃就是常态。长大后,手底下管着上万人,哪怕吃饭,也要记住自己最根本的出身。正因如此,他家中从不大鱼大肉,厨房里常年只有四个菜——熘肝尖、熘腰花、几样粗粮小炒和几枚臭鸭蛋。那臭鸭蛋,孵出几分青霉斑点,闻着浓烈,吃着却有种越嚼越香的回味,可多数人只敢看,不敢吃,他却偏偏最爱,筷子一下就往里夹。

不过,家里夫人们可没张作霖吃得这么自由。他给六位夫人和若干个子女都定下了十条家规:一,夫人不得干政;二,夫人不得聚众闲聊;三,六房一律无尊卑;四,严禁私行寿宴;五,不得虐待下人;六、七,领薪按月定量,各房分餐独食;八,夜不许过十点后活动;九,子女教育必须重视;十,婚姻大事由他做主。任何人违反,都要挨罚,轻则罢饭,重则皮鞭抽背。

这些规矩里,有苦出于苦,有戒出于戒,却也苦了那些夫人、子女和下人。夫人之间不许私下相聚,一聚就怕被人拆台;子女夜晚偷溜散步,就算是少帅,也逃不过被发现后的一顿痛打;至于下人,只要说错一句话,就会被赶进大厨房连炒八十八道菜也停不了筷。张作霖从不喜欢下人违拗,他常说:“统领一兵一卒,也得尊重他们,才能得到忠诚。”可要是有人胆敢顶嘴,就像校场纪律松了不得,也要立刻按军纪律整顿。

尤其第十条,婚姻大事全由他定。张学良当年不愿娶于凤至,可张作霖一句话:“你结了婚,他就是你娘家人。”少帅也只能低头。至于几位小姐,一个个都被捆在父亲的政治考量柱上:哪个地方势力需要拉拢,就让某个女儿嫁过去,“嫁了人,铁一样的手腕都得听爸爸调遣”。结果不乏几个嫁了疯子、傻子,甚至被虐待到医院抢救,几次差点命丧他乡,最后在张学良的帮助下,总算逃离牢笼。

可就是这么个家,张作霖晚景还照样在铜锅里涮肉,一边吆喝厨子再来几个熘腰花,一边乐得满脸褶子咧开。他说:“吃得好不如吃得巧,吃得巧不如吃得精。”简简单单的几道家常菜,却承载了他对过去的警醒,对军中纪律的延伸,也折射出他对家人的关爱和威严。

张作霖这一生,既是东北王,也是“文盲”大帅;既善于用兵,也精于节俭;既要子女成才,也要子女听话。什么样的家规,养育什么样的人?他以刻板的家规锁住妻妾,却因简单的饭菜温暖过孩子,也让那个曾想独立起家的少帅,学会了顺从与反叛并存。而那两道“熘肝尖、熘腰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张作霖一生的荣耀与桎梏:不浪费粮食的执念,和权力赋予的无情。参考资料:平安辽宁——《少帅》热播:张作霖大帅府的十条家规 2016年01月23日;华商晨报——重叠的历史 参王食府重现官府原味 2011-06-20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