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听说后,第一反应是:“酒能降压?不是说喝酒升压吗?”确实,乙醇摄入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向来“剪不断理还乱”,但问题的关键是:喝什么,怎么喝,喝多少。
黄酒,最近又被“请”上了健康餐桌。这次不是因为它的香,而是因为它对高血压,可能真有点意思。
不少人听说后,第一反应是:“酒能降压?不是说喝酒升压吗?”确实,乙醇摄入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向来“剪不断理还乱”,但问题的关键是:喝什么,怎么喝,喝多少。
而黄酒,恰恰是个被误解很深的“老朋友”。
在临床门诊,我见过太多血压不稳的中年人,忌口忌得战战兢兢,连过年喝两口酒都要问我十遍。
而当我说:“黄酒适量喝点,其实不一定坏”,他们往往一脸惊讶,仿佛听了什么天大的反常识。可医学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有些事,得讲清楚。
黄酒的温性体质,与高血压的阴阳失衡有关
中医讲,黄酒是温补之品,性温、味甘辛,入肝肾经。而高血压患者多数属肝阳上亢、阴虚火旺之体,长期处于一种“虚中有火”的状态。
黄酒的温,不是火,是暖——它“通中气、活血脉”,对于气血运行缓慢、血管弹性下降的中老年人,有一定调和作用。
这种说法未必人人买账。但现代研究也开始从成分层面证实了黄酒的潜力。
研究显示,黄酒中的类黄酮、多酚与小肽成分,对血管有舒张作用
浙江大学的一项实验研究发现,黄酒富含的酚类物质和游离氨基酸,可以通过抗氧化途径,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压力,从而改善血管功能。
尤其是酚类化合物中的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对一氧化氮合酶的激活有促进作用,而一氧化氮是维持血管舒张的重要因子。
说白了,就是——它能帮血管“松弛”下来。
这和我们平时说的“别紧张、别激动”其实是一个道理。高血压的本质之一,就是血管“绷太紧”。当血管内皮因应激、老化、炎症而失去弹性,就容易出现血压波动。而黄酒中这些活性成分,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给血管“做个热敷”。
小酌黄酒,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减少血栓风险
另一项发表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的研究指出,在高血压合并高黏血症的老年人群中,每日饮用少量黄酒(约五十毫升),持续三个月,发现血液黏稠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下降趋势。
这对那些血压不高但总觉得“头晕、手麻、走不稳”的老年人来说,意义不小。因为这类人往往不是血压本身的问题,而是微循环差、血流慢、血液太“稠”。
黄酒的温性加上活血效果,不仅能“暖胃”,也能“活血”。临床上,那些冬天一到就四肢冰冷、血压波动大的人,适当饮用黄酒,反而能让血压更平稳。
黄酒中的GABA和低浓度乙醇,可能有助于调节神经紧张状态
高血压从来不是单纯的“血压高”,它是一种“紧张型疾病”。工作压力、情绪波动、睡眠不好,都是血压飙升的重要触发因素。
而黄酒中天然含有的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有研究观察到,GABA摄入与血压轻度下降呈正相关。虽然黄酒中的含量不高,但在低剂量饮用情况下,可能对情绪调节、睡眠改善有一定辅助作用。
很多老年人晚上喝点热黄酒,不是为了贪杯,而是为了那种“松一口气”的感觉。温酒下肚,血管也松了,脑子也不那么发紧了。这种“放松”状态,其实比降压药更难得。
但黄酒虽好,喝法得讲究。不是谁喝都行,也不是怎么喝都行
先说量:每日不超过一小杯(五十毫升),温热饮,晚饭后,避免空腹或睡前饮用。
再说人群:
适合的人:中老年轻度高血压、血液黏稠、阳虚怕冷、情绪紧张型人群。
不适合的人:肝功能异常、糖尿病控制不佳、痛风发作期、长期服用降压药但血压仍不稳者。
特别提醒:正在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的人群,最好避免饮酒,因为可能增强降压效果,引起低血压。
还有一种情况,叫“喝了酒,血压先降后飙”。这是因为乙醇短期扩张血管,随后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导致血压反弹。这种人群,建议慎用黄酒,即使喝,也要监测血压变化。
黄酒的发酵工艺,也决定了它的“药酒”属性
与白酒不同,黄酒是用糯米、小麦曲自然发酵而成,保留了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与微量营养元素。其中的B族维生素、肽类物质、矿物质如钾、镁,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
《食品科学》期刊曾刊登一篇分析报告指出,黄酒中的活性肽具有抗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这与常用降压药的机制如出一辙。虽然含量远不如药物,但从饮食中获得微量干预,未尝不是一种长期调理思路。
从餐桌到药柜,黄酒正在被重新认识。但它永远不是药,而是“调”
医学的进步,不是靠“绝对禁止”,而是靠“精准适应”。黄酒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洪水猛兽。它的价值,在于“适可而止、因人而异”。
我常劝患者:能让你放松、暖胃、改善睡眠的那一口黄酒,远比你硬撑着心烦气躁强。但前提是,你得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身体能不能“承情”。
未来,随着功能性食品研究的深入,或许黄酒也能“身份转正”,成为高血压综合管理中的一环。但在那之前,它仍是一种“带着温度的选择”。
如果你是那个晚上总睡不踏实、血压忽高忽低、又怕冷又紧张的人,不妨试试——一小杯热黄酒,配一顿温吞的晚饭,看身体是不是更舒服了些。
别把健康过成一场“禁欲式修行”,也别轻信所谓“酒精有益”的神话。真正的智慧,是在生活里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张晓红.黄酒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21(3):312-315.[2]李志宏,王青青.黄酒中类黄酮对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21,57(6):85-88.[3]陈建伟.温补类传统发酵酒对高血压的辅助调理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4):113-116.
来源:章医生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