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10月18日凌晨,在中国影坛上活跃了半个多世纪的电影艺术大师、曾连续三届担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顾问的谢晋在故乡浙江上虞去世,享年85岁。生前,谢老曾数次来乐,与乐山结下了不解情缘,面对这位可敬的老艺术家的离去,我市各界深切缅怀他
张清,《乐山日报》记者。
2008年10月18日凌晨,在中国影坛上活跃了半个多世纪的电影艺术大师、曾连续三届担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顾问的谢晋在故乡浙江上虞去世,享年85岁。生前,谢老曾数次来乐,与乐山结下了不解情缘,面对这位可敬的老艺术家的离去,我市各界深切缅怀他。
2004年7月10日,当时81岁的谢晋为拍电影《江湖祭》来乐山选外景。“谢晋一身休闲装,充满了活力,笑声爽朗。” 时任文化局局长的杨晓辉负责接待工作。她回忆说,谢老从辜李坝立交桥下车后,就直奔沙湾郭沫若故居。到了目的地,他对故居内的每一样东西都很仔细地看,并题词签名。谢老说:“郭沫若先生是我最敬佩的伟大的作家,他的文学水平、为人都很好。”
7月10日下午2点,谢晋在省、市文化部门人员的陪同下到犍为县罗城古镇选景考察,罗城镇宣传办李平清负责为谢导讲解。李平清回忆道,到罗城古镇,谢晋像小孩一样爬楼梯上古戏楼,在古戏台上还兴奋地跳了几下,准备将此地作为《江湖祭》外景地之一。在参观中,谢晋不断与同行人员说说笑笑,还向当地居民问这问那,人们听说著名电影导演来了,都围拢向他要签名、要合影,顿时船形街热闹非凡,水泄不通。谢老还参观了该镇的古建筑群、灵官庙以及居民古屋等。特别是听了李平清对船形街历史渊源的介绍后,谢老越发感兴趣了,他说:“船形街的古建筑群是古代人们集居的‘文化广场’,也是一个影视之地,希望当地政府要保护、开发、利用。”随后,谢老又来到船形街茶馆饶有兴趣地喝四川盖碗茶。
2004年7月30日,杨晓辉一行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到上海聘请谢老作为乐山参加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的“中国魅力城市”评选的推荐者。对我市的邀请,谢晋并未推辞。他说,在2004年到乐山选外景之前,他就已经2次来看过大佛了,并为乐山大佛的雄伟高大、建造工艺所震撼。之所以欣然应邀,主要是因为乐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景秀丽,有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
2004年8月24日,谢老因要作乐山魅力城市的推荐者,再次来乐就推荐一事进行准备。在此期间,他请我市文化部门邀约了6位乐山本土作家或历史学家座谈,商谈拍乐山大佛电影的有关事宜,希望乐山本土作家能写一部反映乐山大佛建造历史的中篇小说,并提出写作建议。
8月27日,是我市参加“中国魅力城市”评选到央视演播厅正式排练的日子。下午,谢老早早地就到了化妆间,稍作修饰。他一身银灰色的西装,打着领带,迈着大步出场。 “因为乐山的文化吸引力,因为乐山大佛的修建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在推荐演说中,谢老语言铿锵有力,全场掌声热烈,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虽然我们乐山没有获得当年中国魅力城市称号,但谢老为之付出的心血却让乐山人难以忘怀。
同年11月初,谢老再次来乐山为电影《江湖祭》继续寻找外景和物色演员,也是为拍乐山大佛电影再次了解情况。如今斯人已去,拍有关乐山大佛建造的电影成了他的遗愿。
“谢晋来乐山为收山电影《江湖祭》选外景时已是高龄,他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选景的道路崎岖,并不好走,我想搀扶谢老前行,可他说用不着扶他,自己走还方便些。” 市文化局孙忠明回忆道,“谢老虽然年纪大,可心态特别好。在平羌小三峡附近吃黄辣丁的那一顿午餐上,谢晋对大伙儿说,他的身体完全违背了医学上对人的要求,他现在既要抽烟,也要喝酒,最喜欢吃肥肉。大伙儿听了都大吃一惊,担心谢老的身体,可谢老却说,他高兴起来一顿饭可以喝一斤白酒,其实人活着就是要心态好,心态好了身体自然就好。”
“通过几次接触,感觉谢老为人很正直,有强烈的责任感,有一种中华民族的正义感,拍电影品位很高,强调反映时代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杨晓辉一边翻看着与谢老的合影,一边说道:“他是一个重感情、热爱家庭的老人,也是性格开朗、谦和、不拘小节的人。他的去世,是我国电影界的一大损失。祝谢老一路走好。”
“他的电影,是半个世纪来中国电影的经典,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发展的缩影,中国文化演进的历程,中国社会进步的脉络。他的人生充满激情,不懈进取;他的作品,讴歌人性,启人向上;他的品格,高尚质朴,正直友善。”市民张先生评论道。
“谢晋先生的到来,对宣传犍为旅游形象、品牌、招商引资与开发有极其重要意义。”李平清谈道,“现在老人家逝世,古镇人民怀念他。真是‘壮怀犹在风云上,影视长留天地间!’”
来源:老何话乡贤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