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双碳”目标引领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天然气产业迎来重大突破。一种被命名为“煤岩气”的新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正以快速增长的勘探开发成果,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亮点”。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介绍,截至2025年10月,全国煤岩气累计探明地质
在“双碳”目标引领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天然气产业迎来重大突破。一种被命名为“煤岩气”的新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正以快速增长的勘探开发成果,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亮点”。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介绍,截至2025年10月,全国煤岩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已突破7000亿立方米,2024年产量达27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将跃升至40亿立方米。
煤岩气的发现,源于对传统煤层气理论“埋深超1500米为开发禁区”的成功挑战。中国勘探团队在鄂尔多斯、准噶尔等盆地的深层煤岩层段发现丰富天然气显示,提出“将煤岩作为储层整体勘探”的全新理念。今年3月,中国石油在第43届剑桥能源周上正式发布这一原创理论,获得国际能源专家高度评价。
与传统煤层气以“吸附气”为主不同,煤岩气以“游离态和吸附态并存”为特征,游离气含量高,其赋存特征接近页岩气,开发方式则与页岩气、致密气类似。基于勘探实践,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团队正式将其命名为“煤岩气”。
这一理论突破依托于中国科学院贾承造院士提出的“全油气系统”理论。在该框架下,科研人员进一步提出“煤系全油气系统”,将煤岩气、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多种气藏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科学解释了煤岩气“开井即见气—中后期解吸接力”的产能特征。
最新资源评价研究显示,中国煤岩气地质资源量达50万亿立方米,鄂尔多斯盆地资源量超过25万亿立方米,四川、塔里木、准噶尔等盆地也具备良好资源潜力。目前,中国石油已在鄂尔多斯盆地探明3个千亿方级大气田,建成首个百万吨级深层煤岩气田——大吉煤岩气田。
展望未来,我国正规划建设多个百万吨级煤岩气田。按当前发展节奏,预计到2035年将形成300亿立方米以上的年产能。煤岩气的成功勘探不仅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新保障,也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开辟了新路径,有望引领一场“煤岩气革命”。(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冬梅)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