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六下午,特意去了市中心曾经最繁华的商业街。记忆里摩肩接踵的人群不见了,不少门店贴着“转租”告示,连网红奶茶店都不用排队,走完整条街都觉得冷清。朋友发来消息吐槽:“现在大街上咋没人了?14亿人难道凭空消失了?”
上周六下午,特意去了市中心曾经最繁华的商业街。记忆里摩肩接踵的人群不见了,不少门店贴着“转租”告示,连网红奶茶店都不用排队,走完整条街都觉得冷清。朋友发来消息吐槽:“现在大街上咋没人了?14亿人难道凭空消失了?”
其实人没少,只是大家的活动场景变了。以前逛街、聚会都往大街跑,现在更多人把时间花在了更便捷、更对味的地方,这6个地方藏着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社区周边的“便民圈”里藏满了人。楼下的生鲜超市、社区团购自提点,每天早晚都排着队,大爷大妈提着菜篮子挑新鲜蔬果,年轻人下班顺路取快递、买晚餐。小区里的健身区、儿童游乐设施,总能看到带娃的家长和锻炼的老人,不用跑远路就能满足日常需求,谁还愿意挤公交去市中心?
线上直播间里人声鼎沸。打开抖音、淘宝,主播们忙着介绍零食、服饰、家电,评论区刷得飞快,下单提示音不断。年轻人靠直播买护肤品,宝妈们囤母婴用品,长辈们跟着抢农产品,不出门就能货比三家、送货上门,比逛街省时又省心,直播间里的热闹程度远超线下门店。
城市周边的露营地、公园挤得满满当当。周末和节假日,高速路口往郊区去的车排起长队,露营地搭满了五颜六色的帐篷,大人烤肉聊天,孩子奔跑嬉戏。大家不再执着于逛商场,反而偏爱亲近自然的休闲方式,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成了更受欢迎的周末打开方式。
各类线下体验馆里人气火爆。手作工坊、陶艺馆、剧本杀店、亲子农场,到处都是年轻人和家庭游客的身影。比起单纯逛街购物,大家更愿意为“体验感”买单,亲手做个杯子、玩一场剧本杀、带孩子喂小动物,这种有参与感的活动,比走马观花的逛街更有意义。
家里的“线上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对着电脑上网课,上班族居家办公、开视频会议,长辈们用手机刷短视频、和子女视频聊天。互联网让“不出门也能做事”成为常态,很多人把大量时间花在居家场景里,大街上自然少了些人流。
健身房、书店、自习室里座无虚席。年轻人忙着健身塑形,学生们扎堆自习备考,爱读书的人泡在书店里享受静谧时光。大家更注重自我提升和精神满足,愿意为健康、学习和兴趣付费,这些有明确功能的场所,成了新的“聚集地”。
大街上的冷清,不是人变少了,而是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变了。从“出门逛街”到“线上购物”,从“扎堆商场”到“回归社区、亲近自然”,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元,活动场景也越来越分散。
时代在进步,生活场景的转移是必然趋势。不用怀念过去的热闹,换个角度看,现在的生活更便捷、更多元,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14亿人的烟火气,只是从大街上,搬到了更贴合心意的地方。
来源:小符不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