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种植土壤优化策略与实践应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04:59 1

摘要:罗汉果是葫芦科罗汉果属多年生藤本落叶攀缘 植物,其果实富含罗汉果甜苷、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等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利咽等药用功效, 在保健饮品和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土壤是罗汉果 生长的基础, 良好的土壤环境能为罗汉果提供充足 的养分、水分,从而保证其正

罗汉果种植土壤优化策略与实践应用

杨光菊

罗汉果是葫芦科罗汉果属多年生藤本落叶攀缘 植物,其果实富含罗汉果甜苷、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等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利咽等药用功效, 在保健饮品和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土壤是罗汉果 生长的基础, 良好的土壤环境能为罗汉果提供充足 的养分、水分,从而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然而,在罗 汉果种植中,常存在土壤肥力失衡、酸化或碱化、板 结、连作障碍和重金属污染等土壤问题,影响罗汉果 产量和品质。因此,改良土壤是促进罗汉果产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 罗汉果种植适宜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罗汉果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 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中。砂壤土通气性和透水 性较好,有利于罗汉果根系生长和呼吸;壤土则兼具砂 土和黏土的优点,保水保肥能力和通气性较好。

土壤酸碱度 罗汉果喜微酸性土壤,pH值一般 在6.0~6.5。 在过酸或过碱土壤环境中,土壤养分有 效性发生变化, 影响罗汉果对养分的吸收。 当土壤 pH 值低于5.5时,铁、铝等元素的溶解度增加,可能 会对罗汉果产生毒害作用;当pH值高于7.5时,磷、 铁、锰等养分的有效性会降低。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保证罗汉果高产的关键 因素之一。罗汉果适宜种植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 含量≥2.0%为宜; 丰富的有机质可改善土壤结构, 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并促进罗汉果植株生长。碱 解氮含量80~120 mg/kg, 速效磷含量20~30 mg/kg, 速效钾含量150~200 mg/kg, 能满足罗汉果生长对氮、磷、钾的需求,促进植株枝繁叶茂,果实发育良 好。罗汉果生长还需要铁、锰、锌、硼等微量元素;铁、 锰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pH值5.5~7.0)中有效性较 高,若土壤过碱(pH值>7.5),其有效性下降,会影响 植株生长。

2 罗汉果种植常见土壤问题

土壤酸化 罗汉果主产区(广西、贵州、湖南等) 多属喀斯特地貌[2],土壤偏酸,加之长期施用氮肥(如 尿素、碳酸氢铵)及未腐熟酸性有机肥,加速土壤酸 化进程。 连作3年以上罗汉果园土壤pH值可从5.8 降至4.2 以下,交换性酸含量增加1.2倍,铝离子活 性显著上升。 当土壤pH值<4.5时, 铝离子大量释 放,直接毒害根系,抑制钙、镁等元素吸收,导致植株 矮小、叶片失绿。此外,酸性环境还利于镰刀菌、疫霉 菌等病原菌滋生,根腐病发病率增加。

有机质消耗严重 罗汉果生长周期长, 需大量 养分,若长期依赖化肥而忽视有机肥,会导致土壤有 机质含量持续下降。 常规种植罗汉果的土壤有机质 普遍低于1.5%,腐殖质减少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 降,加剧干旱与养分流失风险。

氮磷钾比例失调 农户为追求高产过量施用氮 肥,导致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衡。 有调查表明,连作田块 氮素盈余30%以上, 磷素累积超标2~3倍, 而钾素及 钙、镁等中微量元素缺乏60%以上。 磷素过量易与铁、 铝结合形成难溶性盐,降低土壤通透性;钾素不足则削 弱植株抗逆性,增加疫病、霜霉病发生概率。

土壤板结 长期机械压实、单一耕作(如浅翻)及缺乏有机肥投入,致使土壤结构破坏,出现板结。 黏重土壤因孔隙度降低,通气性与透水性差,根系呼 吸困难,根际微生物活性下降。 有研究显示,板结土 壤容重达1.5 g/cm3(正常<1.3 g/cm3),根系下扎深度 不足20 cm,根量较疏松土壤减少40%,严重影响养 分吸收效率。

土传病虫害累积 罗汉果连作3年以上, 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呈暴发趋势。土壤中病原 菌(如尖孢镰刀菌、疫霉菌)与害虫(根结线虫、蛴螬) 数量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增长。研究发现,连作5年田 块根结线虫虫口密度达300条/100 g土[3],根腐病发 病率超50%。 此外,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衡,有益菌 (如放线菌、固氮菌)比例下降,真菌/细菌比值从1∶5 上升至1∶2,进一步加剧病害风险。

土壤盐渍化 部分产区因过度依赖化肥(尤其是 复合肥、水溶肥)且灌溉排水不合理,导致盐分在表层 土壤积累,抑制根系吸水,造成植株生理干旱。 过量施 肥地块的罗汉果叶片边缘焦枯,生长停滞,减产。

3 土壤改良技术

土壤酸碱度调节 (1)酸性土壤改良:一是增施 石灰。对于酸化严重的土壤,可以施用石灰来提高土 壤pH值,石灰用量根据土壤酸度确定。施用石灰不 仅可以中和土壤酸性,还能为土壤补充钙元素,改善 土壤结构。二是施用生物炭。生物炭具有疏松多孔的 结构和较强的碱性,将生物炭施入酸化土壤中,可以 提高土壤pH值, 同时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 通气性。 研究表明,施用生物炭1~3t/hm2对酸化罗 汉果土壤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2)碱性土壤改良: 一是施用硫黄粉或硫酸亚铁。 硫黄粉和硫酸亚铁在 土壤中可以通过氧化或水解作用产生酸性物质,降 低土壤的 pH 值。 硫黄粉施用量一般为 150~ 300 kg/hm2,硫酸亚铁施用量可适当高于硫黄粉。 二 是施用石膏。 石膏(硫酸钙)中的钙离子可以置换出 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从而降低土壤的碱化程度,可 施用石膏3~6 t/hm2进行改良。

增施有机肥 (1)传统有机肥:施用腐熟的农家 肥(如猪粪、牛粪、鸡粪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结构, 农家肥用量一般为20~30 t/hm2,施 用前农家肥要充分腐熟, 以杀灭其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卵。 (2)秸秆还田: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 是简单有效的土壤改良方法,秸秆中的纤维素、木质 素等有机物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逐渐分解, 为土 壤补充有机质。同时,秸秆还田还可以增加土壤的保 水保肥能力, 改善土壤通气性, 一般施用秸秆15~ 30 t/hm2。 (3)商品有机肥:商品有机肥是经过加工生 产的富含有机质的肥料,其营养成分相对稳定,施用 量可根据产品说明书,一般1~3 t/hm2;商品有机肥 施用方便,不易造成烧苗等问题。深耕改土 在播种或移栽前, 深耕土层25~35 cm,这样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 有利于罗汉果根系生长发育, 可以采用传统畜力犁耕 或现代机械深耕; 深耕过程中可以结合施用肥料和客 土改良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土壤质量。机械深耕效率高, 但需要注意避免对土壤层次造成过度破坏。 生物菌肥 固氮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 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减少化学氮肥的使用量。在罗汉 果种植土壤中施入固氮菌可提高土壤中氮素含量,土壤中磷素,提高磷的有效性;钾细菌可以分解含钾 矿物,释放钾元素。将磷菌和钾菌肥施入罗汉果种植 土壤中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菌肥施用量根据产品 说明书,一般为15~30 kg/hm2。

4 土壤改良技术应用现状

轮作与间作 轮作是改善罗汉果种植土壤环 境、破坏病原菌和害虫生存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罗 汉果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 水旱交替的环境可以抑 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生长,减少土传病害发生概率, 有效缓解连作障碍。 此外,与玉米、大豆等作物轮作 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罗汉果与大豆、 绿豆等豆科植物间作,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改善土壤养分状 况,为罗汉果生长提供较好的营养条件;但轮作与间 作受到土地资源限制,难以大规模实施。

有机肥与生物菌肥施用 蘑菇渣、茶麸、农家肥 等有机物富含有机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施入土壤后, 分解过程中会形成腐殖质,可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 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有利于罗汉果根系呼吸和 水分吸收。罗汉果专用有机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微量元素以及有益菌,增强罗汉果苗的抗病能力,提高种植产量,提升果实品质。微生物菌剂也广泛应用于 罗汉果种植。 淡紫拟青霉、杀线虫芽孢杆菌、枯草芽孢 杆菌和荧光假单胞杆菌等微生物菌剂可通过竞争与拮 抗作用抑制病原菌滋生,构建健康的土壤微生态系统。 春季罗汉果嫁接苗定植时用淡紫拟青霉和杀线虫芽孢 杆菌菌剂随定植水冲施,能够有效预防根结线虫病;夏 季高温多雨时节前用枯草芽孢杆菌和荧光假单胞杆菌 剂混合灌根,可预防根腐病、青枯病和白绢病。 微生物菌剂使用效果受土壤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需准确施用, 且部分菌剂价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

土壤调理剂使用 纳米腐植质等土壤调理剂也 有应用于罗汉果种植。纳米腐植质以泥炭、腐泥等为 原料,有机质含量大于70%,具有土壤调理、生物活 性调节、土壤重金属钝化等作用。 在广西桂林等地, 使用纳米腐植质后的土壤有机质不断升高, 能迅速 改善植物根系周围物质交换条件, 同时其自身携带 植物所需多种营养元素、活性高分子官能团,使植物覆膜可能会导致土壤温度过高,影响罗汉果生长,需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土壤改良技术的发展

集成土壤酸碱度调节、增施有机肥、深耕改土和 土壤微生物应用等多种技术, 形成一套适合罗汉果 种植土壤改良的综合技术体系。 这种集成技术体系 能够有效改善罗汉果种植土壤质量, 提高罗汉果产 量和品质。随着精准农业的发展,利用土壤传感器等 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罗汉果种植土壤各项指标;根据 监测结果精准施加土壤改良剂和肥料, 既能满足罗 汉果生长需求,又能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