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冰糖橙病虫害防治技术实践与探索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04:59 1

摘要:冰糖橙是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的重要经济作物,因其优质的果品和较高的市场需求,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冰糖橙的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已逐渐暴露出局限性,亟需创新的防治策略。研

麻阳苗族自治县冰糖橙病虫害防治技术实践与探索

张洁等

冰糖橙是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的重要经济作物,因其优质的果品和较高的市场需求,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冰糖橙的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已逐渐暴露出局限性,亟需创新的防治策略。研究冰糖橙病虫害防治的新方法不仅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而且有助于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因此,探索科学、高效、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对保障冰糖橙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冰糖橙常见病虫害

1.1冰糖橙主要病害种类

1.1.1真菌性病害冰糖橙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包括炭疽病、根腐病和白粉病。炭疽病多发生在高湿度环境中,病斑呈深色凹陷状,直径达1~3 cm,果实严重时腐烂脱落,使用氯苯菌类药剂,如氯苯脲(Chlorothalonil)或氯苯胺(Chlorobenzene),每隔15 d喷洒可有效防治病害。根腐病导致根系腐烂和养分吸收障碍,多发于排水不良土壤,处理方法包括使用生物制剂光合细菌并改良土壤结构。白粉病主要侵染叶片和嫩枝,表现为白色粉状物覆盖叶片表面,可通过喷施石硫合剂或磺胺嘧啶类药剂控制病情,每7~10 d施用1次,喷洒浓度为0.3%~0.5%。

1.1.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中,细菌性斑点病和溃疡病对冰糖橙影响较为严重。斑点病在叶片和果实表面形成黄色病斑,最终导致叶片枯死、果实腐烂,可喷洒氯氟噻吨(Copper oxychloride)等铜制剂防治,喷洒浓度为0.3%~0.5%,间隔时间为20~30 d。溃疡病以枝条和果实溃疡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影响果实品质及树体健康。清除病残体后,结合加强通风和土壤排水管理,可有效降低溃疡病的发病率。

1.1.3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以柑橘黄化病为代表,感染后导致叶片黄化、果实畸形且质量下降。柑橘黄化病多由蚜虫和木虱等传播,尤其在高温季节传播迅速。防控措施包括喷施噻虫嗪等杀虫剂可减少媒介昆虫,同时对病株进行隔离和剪除,种植抗病毒品种,能够降低病毒扩散风险。此外,定期清除杂草和修剪周围植物,减少病毒携带源,控制虫害传播。加强果园的虫情监测与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虫害源,防止病虫害蔓延。

1.2冰糖橙主要虫害种类

1.2.1果实害虫果实害虫主要包括柑橘果实蝇和果实蛀虫。果实蝇成虫产卵于果实表面,幼虫孵化后蛀食果肉,造成果实腐烂和掉果,严重降低商品性。防治方法包括设性诱剂捕杀成虫,并定期喷洒氯虫苯甲酰胺(50~75 g/667 m2),喷洒浓度为0.1%~0.2%,喷洒周期为20 d/次[1]。果实蛀虫蛀食果实内部组织,导致果实变形,喷洒毒死蜱类药剂能有效杀灭幼虫。

1.2.2茎叶害虫蚜虫、红蜘蛛和叶螨是茎叶害虫的主要种类,常导致叶片萎缩、变黄或干枯。蚜虫通过吸食树体汁液,削弱橙树光合作用,还可传播病毒病害,防治上需结合噻虫嗪杀虫剂(40~60 mL/667 m2),喷洒浓度为0.1%~0.2%,间隔7~10 d喷洒1次。红蜘蛛和叶螨通过啃食叶片表皮细胞影响树体养分积累,采用三氟氯噻吨药剂喷洒,并结合释放捕食性螨虫可有效抑制虫害。

1.2.3土壤害虫土壤害虫包括根结线虫和土蚂蚁,两者主要通过破坏橙树根系结构影响其水分和养分吸收。根结线虫导致根系形成结节,致使产量下降30%~50%,防治措施包括轮作种植、使用抗虫根系品种和施用线虫拮抗菌剂。土蚂蚁在幼苗期危害尤为严重,可施用呋喃丹类药剂控制,比如福美双(Furadan),施药量为30~40 g/667 m2,均匀撒布在土壤表面后,浅耕处理,每年施用1~2次,通常在春季和秋季,控制地下害虫的危害,同时加强土壤深耕和灌溉管理减少其栖息环境。

2病虫害防控重点

2.1病虫害监测

病虫害监测通过定期巡查与现代技术结合,提高防控精准性。在果园中,采用性诱剂与粘虫板进行监测,果实蝇诱捕率可达70%,蚜虫监测通过黄板诱捕效果可达85%。每667 m2设1~2个监测点,每周记录数据,及时发现虫害。无人机遥感监测结合多光谱成像技术,在50 m高度定位叶片病害,分辨率为0.5 cm。监测数据结合气象条件分析,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确保早期发现病虫害。

2.2优化种植管理

2.2.1合理栽植密度栽植密度直接影响病虫害传播及橙树的通风透光效果。每667 m2的栽植密度为40~45株,单株间距保持在3~4 m,保证足够的通风条件,减少高湿环境形成,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合理的种植密度还能够避免养分竞争,确保树体健康生长,进一步提高橙树的抗病能力。

2.2.2修剪枝叶修剪枝叶是减少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每年春秋季各修剪1次,每次修剪面积为树冠总量的20%~30%,重点去除病枝、枯枝及过密的交叉枝,改善树体的光照和通风条件。通过及时清除病残体,可以显著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害虫的栖息环境,降低病虫害扩散的风险。

2.2.3土壤营养管理优化土壤营养是提升橙树抗病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定期检测土壤养分含量和酸碱度,将土壤pH值保持在5.5~6.5,确保适宜的根系生长环境。施肥时按氮磷钾比例2∶1∶2进行,结合有机肥料如腐熟农家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微生态活性,进一步促进橙树健康生长。

2.2.4水分管理科学的水分管理能够有效防治根部病害。通过滴灌系统精准控制灌溉量,每667 m2的水量在2 500~3 000 m3,根据季节调节灌溉频率,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引发病害。排水系统应保持畅通,尤其在雨季,要及时清除积水,防止根系腐烂,同时确保旱季能够及时补充水分,维持树体正常生长需求。

2.3物理隔离与防控

物理防控通过设置屏障与物理捕杀装置减少病虫害传播。果园使用0.8 mm网格防虫网覆盖70%的果园,防止果实蝇和蚜虫入侵。树干基部涂抹树胶粘剂,有效阻止土蚂蚁及其他地面爬虫侵害,持续60 d。果园内设置太阳能杀虫灯,光波长350~400 nm,每盏灯覆盖30~50 m2,诱杀果实蝇,减少化学药剂使用,诱杀效率可达60%~70%。

2.4生物多样性利用

通过引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种植诱集作物如豆科植物与蒲公英,吸引瓢虫和草蛉等天敌,瓢虫对蚜虫捕食率达90%。引入寄生蜂控制果实蝇幼虫,寄生率可达60%~70%。土壤中应用线虫拮抗菌,每667 m2施用1~2 kg,有效减少线虫,抑制率达50%~70%。通过人工鸟巢吸引捕食性鸟类,优化果园生态,降低害虫密度。

2.5环保型化学防治

环保型化学防治通过选用低毒广谱农药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柑橘果实蝇防治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每667 m2使用50~75 mL,15 min喷洒1次,防治效果达85%。红蜘蛛和叶螨防治使用乙螨唑,浓度为0.5%~1%,每10 d喷洒1次,施药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采用低容量喷雾技术,每667 m2喷洒量为50~75 L,雾滴直径150 μm,提高药剂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3病虫害高效治理

3.1针对性药剂治疗

针对病虫害的治疗,选择适当的药剂是提高治理效果的关键。炭疽病使用甲基托布津(浓度0.1%~0.2%),喷洒间隔10~14 d,治疗效果达90%。果实蝇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每50~75 mL/667 m2),控制幼虫发育,防治效果85%[6]。蚜虫及红蜘蛛采用乙螨唑(浓度0.5%~1%),间隔7~10 d,防治效率80%~90%。药剂使用频率根据虫害密度与气候条件调整,确保高效利用并降低污染。

3.2天敌引入与利用

天敌防治在减少化学药剂使用中效果显著。瓢虫捕食蚜虫效率高,每只瓢虫可捕食50~70只蚜虫。寄生蜂能对果实蝇幼虫进行寄生,寄生率达60%~70%。草蛉可捕食螨虫及其他害虫,每只成虫一生捕食量可达500~700只。天敌的合理引入应结合生态环境和虫害生物学特性,确保其与目标害虫种群保持平衡。

3.3物理修复与处理

物理修复通过去除感染源和消毒控制病虫害。剪除病枝和病叶能够有效减少病害传播。紫外线杀菌灯波长253.7 nm,消毒范围20~50 m2,可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高温热风处理树体温度在40~45℃,持续2~3 h,有效杀灭果实蝇幼虫和虫卵。物理修复无毒无害,对病虫害的精准治理效果显著,适用于绿色果园管理。

3.4生态系统修复

生态系统修复通过提高果园的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风险。在果园中种植豆科植物或香草类植物吸引天敌,增加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通过恢复草丛或灌木带提供栖息地,改善生态平衡。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植株免疫力,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

3.5树体免疫提升

增强树体免疫力是预防病虫害的长效措施。施用含硼、锌、钼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可提高植株抗性。使用海藻酸钠类生长调节剂,能显著增强树体免疫能力,可提高抗病虫效果30%~50%。应用生物菌剂调整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免疫系统恢复,同时提高树体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实现病虫害的长期控制。

3.6数字化管理与精准施药

数字化管理结合物联网(IoT)和智能传感器,能实时监控果园环境数据(如温湿度、光照、土壤水分等),并预测病虫害发生。利用气象数据与虫情预测模型,可提前3~5 d预判炭疽病高发期,防治效果提升30%~40%。无人机喷洒精度可达95%,相比人工减少药剂20%~30%。无人机飞行高度2~4 m,喷洒宽度8~10 m,显著提高施药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结合大数据分析,可实现个性化精准管理,优化施药方案,确保防治效果最大化。

4总结

冰糖橙病虫害防治应结合监测、优化种植、物理防治、天敌利用和环保型药剂的使用。通过精确监测病虫害动态,优化种植管理,采用生物与物理手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扩散。合理使用环保型药剂,确保果园长期健康。展望未来,智能化病虫害监测系统、精准施药技术及生态农业理念将提高防治效率,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同时,加强抗性品种培育和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为冰糖橙的绿色防控提供更多解决方案,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