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店单月卖出45万支?罗森雪糕顶流的“幕后赢家”,我们找到了! | iSEE对话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17:45 1

摘要:过去一年,便利店的冰柜里暗藏惊喜。除了造型吸睛的“鸡腿”“汉堡”等创意雪糕,整只冷冻的新鲜水果也成了新晋爆款。

文:Hermia He 封面图来源:小红书@小小豆包、@粤闽罗森Lawson、@重生之我在罗森当市场总监(手动自封版)

鸡腿、汉堡、薯条...我在罗森的冰柜里,凑齐了“疯四三件套”。

过去一年,便利店的冰柜里暗藏惊喜。除了造型吸睛的“鸡腿”“汉堡”等创意雪糕,整只冷冻的新鲜水果也成了新晋爆款。

我们扒了扒发现,罗森、7-Eleven、盒马这些渠道里卖得火的雪糕,有不少都来自同一个品牌“耐米”。

据了解,“耐米大鸡腿雪糕”上架首日,全国销量就突破8万支;仅在华东地区的罗森门店,单月销量更冲到了45万支;2024年售出的冻芒果连起来甚至能绕中国一圈。

这两年,没有一款冰淇淋不想当网红。为什么偏偏是耐米能频频出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对话了第八届iSEE全球奖参奖品牌——耐米的副总经理周雯雯。

*第八届iSEE全球奖,报名初审进行中!

欲报名参奖,可联系文末奖项官方联系人Sera

Q:Foodaily每日食品

A:耐米副总经理周雯雯

1

从行业小透明到爆款收割机,

耐米站稳赛道,就靠这三类产品

Foodaily每日食品:现在冰淇淋行业,不管是口味猎奇还是夸张造型,其实已经非常内卷了。耐米为什么还会选择把“创意”作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这是品牌一开始就定的战略,还是后来根据市场反馈调整的结果?

耐米副总经理周雯雯:冰淇淋作为一个常规品类,竞争确实非常激烈。坦白说,创业初期,我们并没有明显的先发优势。行业这么卷,用好原料做产品是我们的底线,那“创意”就是我们的加分项了。

我们2021年出的第一个产品就是盲盒雪糕,从那时候起就没动摇过,耐米就是要做个靠创意打天下的冰淇淋品牌,后面所有产品都是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走的。

图片来源:小红书@刘心奶油包

Foodaily每日食品:在“创意驱动”这个大方向下,耐米的产品线是怎么规划、怎么迭代的?中间做过哪些尝试?大家熟知的“大鸡腿雪糕”,算是你们第一款真正火出圈的爆款吗?

耐米副总经理周雯雯:其实2021年的盲盒雪糕在行业里已经小有名气了,算是先在业内出圈了。可惜那时候赶上疫情,消费端的热度没起来,挺遗憾的。

紧接着2024年,我们推出了冷冻芒果,这款才是我们实打实从行业火到消费端的爆款,在整个行业里有声量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说到产品线规划,其实我们一直有个“铁三角”的研发结构,刚才聊到的几款产品也刚好能对应上。

第一“角”是极具创意的模仿类,像大鸡腿、汉堡、薯条雪糕,就是大家一眼看过去觉得“有意思”、很吸引眼球的;

第二“角”是冰淇淋水果化,比如整只冷冻芒果,核心是保留水果的原汁原味;

第三“角”是冰淇淋甜品化,像冰淇淋泡芙这类,把烘焙和冰淇淋结合起来。

图片来源:小红书@耐米

Foodaily每日食品:这三类产品覆盖了不同方向,它们之间会分工

耐米副总经理周雯雯:在不同渠道、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都会有侧重点。主流渠道覆盖多的地方就会以创新的为主推,天气较热的地方,比如两广海南,会以清爽型为主。

2

创意太猛,工厂拒单?

“跨行”找灵感,在爆品上造爆品

Foodaily每日食品:大鸡腿雪糕这么出圈,团队有复盘过爆款原因吗?是产品本身、还是渠道营销策略?

耐米副总经理周雯雯:我们认为爆款的诞生,核心在于精准把握年轻消费者的心理。

现在年轻群体本来就爱新鲜东西。而且大家吃过的好东西多了,对“稀奇但不难吃、还挺好吃”的产品接受度特别高,就像大鸡腿雪糕,大家会好奇“这到底啥味儿”,猎奇心理就被勾起来了。

再加上我们选了便利店这种有信任背书的渠道,价格也不贵,打完折一根六七块,就算不合口味,试错成本也低,所以没出现“价格刺客”的吐槽,最多就是“千人千味”的评价。

而且便利店的客群跟我们特别搭,年轻、喜欢新鲜事物、对话题性产品敏感,更新换代需求也快,刚好匹配我们的品牌和产品定位。我们也会在一些本地渠道做投入,进一步贴近消费者。

图片来源:小红书@粤闽罗森Lawson

Foodaily每日食品:除了大鸡腿雪糕,耐米的整只冻芒果也报了今年的iSEE创新奖。当时决定做冷冻水果这个品类,是出于哪些考量?

耐米副总经理周雯雯:主要是看准了两个机会点:一是水果行业本身盘子大,像芒果在茶饮里用得特别多,但芒果的短板也很明显,季节短、运输难、依赖催熟,非产地消费者能吃到优质芒果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是市场空白。

二是我们想打破一个偏见。现在很多人觉得“创意冰淇淋”“网红冰淇淋”就等于不健康、原料差。所以我们要做“冰淇淋水果化、健康化”,选的是国家地理标志的台农芒果,整只冷冻后风味反而保留得更好。

另外,考虑到冷冻品需在-18℃环境下长期存储,我们对原料有明确标准,会优先选糖度18以上的水果,比如榴莲、芒果、荔枝,还得考虑纤维含量,避免冷冻后产生过多冰晶影响口感。

图片来源:小红书@重庆罗森

Foodaily每日食品:我们注意到不止鸡腿,耐米陆续推出了薯条、汉堡、牛排这些趣味造型的雪糕,这些创意初始灵感是来自“灵光一现”,还是已经形成系统化产生创意的内部机制?

耐米副总经理周雯雯:不是灵光一现,我们有明确的创意逻辑,核心是“跨行业找灵感

比如从休闲茶饮、烘焙爆品,甚至像泡泡玛特这样的领域找想法,再把这些点子转化成冰淇淋产品,像薯条、汉堡造型,就是按“美食模仿”的思路开发的,很少在同行业里找参考。

Foodaily每日食品:将这些创意从想法落地到工业化量产,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技术上的挑战?

耐米副总经理周雯雯:首先是食品安全,这是底线。很多创意产品结构复杂,需要人工参与的环节多,对我们的严谨度要求特别高,得反复把控细节。

印象最深的是汉堡雪糕,它有“能加热”的设计,一开始工厂都不敢接,因为没人知道它该归为糕点还是冰淇淋,没有明确标准。我们花了不少精力推进品类判定,反复沟通确认后,最后确定归属于“冰淇淋类目”,才启动量产。

3

不怕被模仿,以快治快,

靠批量研发月更新品

Foodaily每日食品:当好的创意被市场验证后,模仿者会迅速出现,消费者也会持续期待更好、更新的创意,面对双重压力。您认为耐米最不能被模仿的优势是什么?未来计划如何进一步加强品牌竞争力?

耐米副总经理周雯雯:最核心的还是我们速度够快、创新力够强。

你看鸡腿雪糕、汉堡雪糕,仿的人特别多,这反而帮我们立住了“创意雪糕行业开创者”的标签,也更坚定了我们原创、正向开发的路子。

而且我们研发节奏跟别人不一样,单款产品从想法到落地正常要6个月,但我们是几十款一起推进,研发和市场团队一整年都在做开发,所以能保证每个月都有新产品出来,不是临时抱佛脚赶工。

别人仿我们也不怕,一方面我们有几百项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我们会用“以快治快”去应对,你仿你的,我接着出更有意思的,消费者和客户自然会找“正牌”是谁。

图片来源:小红书@耐米

耐米副总经理周雯雯:这个困惑我们肯定有,但做品牌真不是靠一款产品、一天两天就能成的。

得慢慢熬,品牌活得够久、出的产品够多,消费者才能从“知道”到“接受”,再到愿意复购,这是所有做品牌的都要走的路,肯定有坎坷,但我们得坚持。

来源:斤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