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接触的人越多,你会发现,越是吃过太多苦从不诉苦的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1 17:04 1

摘要:傍晚的小吃摊飘着辣椒油的香味,我攥着采访本蹲在角落,盯着对面工地上走出的身影。

这辈子见过最能扛事的人,居然是那个总把笑挂在脸上的陈念!

01

傍晚的小吃摊飘着辣椒油的香味,我攥着采访本蹲在角落,盯着对面工地上走出的身影。

灰扑扑的工装沾着水泥点子,头发被汗水浸得贴在额角,陈念端着两碗面走过来,塑料碗沿烫得她指尖直抖,脸上却笑盈盈的。

“林记者,久等啦,这家杂酱面量足,你尝尝。”

我接过面,瞥见她手腕上缠着的旧纱布,边缘渗着淡淡的红。

“你手怎么了?”

她低头拢了拢袖子,筷子搅着面含糊道:“没事,搬钢筋时蹭了下,小伤。”

隔壁桌传来咳嗽声,陈念立刻起身,快步走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身边,递上温水。

“妈,慢点吃,别呛着。”

老太太就是张桂兰,脸色蜡黄,手里紧紧攥着个布包。

“念念,要不咱别吃了,省点钱给我买药就行。”

陈念舀了一勺卤蛋放进母亲碗里,声音放得柔:“妈,你得吃饱才有力气养病,钱的事我心里有数。”

我看着她狼吞虎咽吃完面,又打包了一份,说要带去工地给夜班的工友。

“你晚上还得去工地?” 我忍不住问。

“嗯,多挣点加班费,我妈下个月复查得用钱。” 她擦了擦嘴,眼里没半点愁绪,“林记者,你要采访的农民工生活,我带你去宿舍看看?”

02

工地宿舍是板房,十几个人挤在上下铺,空气里飘着汗味和霉味。

陈念的床铺在最里面,铺着洗得发白的床单,枕头下压着一本旧书。

“这是我妈以前教我认字的书,没事就翻翻。” 她随手拿起书,书页边缘都卷了边。

我注意到床底下放着个铁皮盒,她弯腰拿出来时,我看见里面装着瓶瓶罐罐的药。

“这是你的药?”

她动作顿了顿,把盒子盖好塞回去,笑着点头:“老毛病,有点肾炎,吃点药就好。”

张桂兰在一旁咳嗽得厉害,陈念赶紧扶着她顺气,从口袋里掏出药片喂她吃下。

“妈,今天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就是总麻烦你。” 张桂兰拉着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粗糙的掌心,“要是你爸还在,也不至于让你这么辛苦。”

陈念拍着母亲的背:“爸在天上看着呢,肯定盼着咱娘俩好好的。”

我问起她的父亲,她只说走得早,是意外。

夜里十点,陈念换了件干净工装要去上夜班,我跟着她去工地。

塔吊的灯光晃得人睁不开眼,她熟练地戴上安全帽,和工友王哥打招呼。

“王哥,今晚还卸钢筋?”

“是啊,这批货赶工期,你悠着点,昨天看你脸色不太好。”

“没事,年轻火力壮。” 她扛起一截钢筋,脚步稳得很,背影在灯光下缩成小小的一团。

03

第二天一早,我在医院门口碰到陈念。

她背着张桂兰从门诊出来,额头上全是汗,张桂兰靠在她背上,脸色比昨天更差。

“医生怎么说?” 我上前帮忙扶着。

“慢性肾病,得尽快手术,不然……” 她顿了顿,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手术费得十五万。”

十五万对她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我跟着她回了出租屋,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房子,摆着一张床和一个旧衣柜,墙角堆着她捡来的纸箱,里面是要卖的废品。

“这些能换点钱。” 她蹲下来整理纸箱,手指被纸壳划破也没在意。

“我帮你联系下媒体,看看能不能筹点款?”

她立刻摇头,眼里带着倔强:“不用,我自己能想办法,不想麻烦别人。”

中午,她煮了两碗粥,自己只喝了小半碗,把剩下的都给了母亲。

“念念,你多吃点,不然哪有力气干活。” 张桂兰把粥推到她面前。

“我不饿,妈你快吃。” 她拿起背包要出门,“我去王哥那问问,能不能预支两个月工资。”

我跟着她去了工地,王哥听完叹了口气:“预支可以,但最多只能给你两万,工头那边有规定。”

陈念接过信封,连连道谢:“谢谢王哥,以后我加班把活补上。”

王哥拍拍她的肩膀:“跟我客气啥,你这丫头,有事总自己扛,上次你帮我垫付医药费的事,我还没谢你呢。”

她愣了下,笑着摆手:“那都是小事。”

04

我偷偷联系了闺蜜苏晓,她在公益组织工作,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苏晓说需要核实情况,我带着她去出租屋时,正撞见陈念在给母亲擦身。

张桂兰躺在床上,眼里含着泪:“都怪我,拖累你了,要是我走了,你也能轻松点。”

陈念握着她的手,声音哽咽却没哭:“妈,你别胡说,有我在,咱一定能挺过去。”

苏晓看在眼里,悄悄拉了我一把:“这姑娘不容易,我帮她申请紧急救助,不过流程得几天。”

那天下午,我留在出租屋帮忙,翻到了陈念压在枕头下的笔记本。

上面没写日记,只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2018 年 3 月,借李婶 500 元;2019 年 7 月,还王哥 3000 元;2020 年 10 月,帮刘奶奶交电费 200 元……

最前面一页,写着父亲的忌日,旁边画着个小小的太阳。

“你爸怎么走的?” 我忍不住问。

陈念正在削苹果,手顿了顿:“我十六岁那年,他在工地上摔下来,没救过来。”

她没说赔偿款的事,我后来才知道,老板跑了,一分钱都没拿到。

“那时候我妈天天哭,眼睛差点瞎了,我就辍学打工,想着总能把日子过好。” 她把苹果递给母亲,语气轻得像说别人的事。

我看着她手上厚厚的茧子,心里堵得慌,她明明吃了那么多苦,却连一句抱怨都没有。

05

救助款还没下来,张桂兰的病情突然恶化,被紧急送进 ICU。

医生下了病危通知,说必须立刻手术,否则撑不过三天。

陈念在走廊里来回踱步,脸色苍白,嘴唇咬得通红。

“还差多少钱?” 我抓住她的胳膊。

“八万,还差八万。” 她声音发抖,却没掉眼泪,“我去借,我现在就去借。”

她跑遍了亲戚家,大多闭门不见,有个远房表哥甚至说:“你妈这病就是个无底洞,别再折腾了。”

她没争辩,转身就走,夜里又去了夜市摆摊,卖自己织的围巾。

我找到她时,她坐在路灯下,手指冻得通红,围巾卖出去两条,挣了三十块钱。

“你这样不行,身体会垮的。” 我把热水袋塞到她手里。

她捧着热水袋,笑了笑:“没事,再熬熬就好了。”

凌晨三点,她回到医院,趴在 ICU 门口睡着了,我看着她蜷缩的身影,悄悄给苏晓发了信息,让她想想办法。

第二天一早,苏晓带来了个好消息:有位爱心人士愿意匿名捐赠五万,但还差三万。

陈念得知后,立刻给那位爱心人士写了感谢信,承诺以后一定会还钱。

“我不能白拿别人的钱。” 她认真地说。

06

王哥听说了情况,在工地上组织了捐款,工友们你一百我两百,凑了两万多。

就在还差几千块时,工地上有个新来的年轻人阴阳怪气地说:“谁知道她是不是装穷骗钱,说不定家里藏着钱呢。”

陈念正好来工地拿捐款,听到这话,停下了脚步。

“你说什么?” 她看着那个年轻人。

“我说你说不定是装的,现在很多人都靠卖惨赚钱。” 年轻人梗着脖子。

王哥立刻骂道:“你小子别胡说八道,陈念是什么人我们都清楚!”

陈念没生气,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旧存折,递给大家看:“这是我所有的积蓄,三万两千块,都取出来给我妈治病了。”

她又拿出那个笔记本:“这里记着我借的每一笔钱,还有我帮过的人,我陈念虽然穷,但从不骗人。”

笔记本里夹着一张照片,是个穿着校服的女孩,陈念说:“这是我三年前帮过的学生,她父母离异,没钱交学费,我供了她一年,现在她考上大学了。”

那个年轻人脸涨得通红,再也说不出话,默默塞给陈念五百块钱:“对不起,我错了。”

陈念接过钱,说了声谢谢,转身就往医院跑,眼里终于有了点光亮。

07

手术费终于凑齐了,张桂兰被推进了手术室。

陈念在外面等着,双手合十,嘴里默念着什么。

我陪着她,看着她从天亮等到天黑,始终没坐下,眼睛一直盯着手术室的门。

“你坐会儿吧,别累着。”

她摇摇头:“我没事,坐着心里不踏实。”

王哥和几个工友也来了,带来了热腾腾的饭菜:“吃点东西,不然等手术结束,你也没力气照顾阿姨。”

她接过饭盒,没吃几口就放下了,实在没胃口。

夜里十一点,手术室的灯灭了。

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说:“手术很成功,病人暂时脱离危险了。”

陈念腿一软,差点摔倒,我赶紧扶住她,她这才掉眼泪,不是哭,是笑着掉的。

“谢谢医生,谢谢你们。” 她对着医生连连鞠躬。

就在这时,护士走过来说:“陈小姐,有位先生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是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张银行卡和一封信。

08

信是那个被陈念帮助过的学生写的。

“陈念姐姐,我是小雨,当年要不是你帮我,我早就辍学了。现在我毕业了,有工作了,这张卡里有十万块,是我攒的,你先给阿姨治病,不用还我,就当是我报答你当年的恩情。”

陈念拿着信,眼泪再也忍不住,哗哗地往下掉。

“我都快忘了她了,没想到她还记着。” 她哽咽着说。

这时,一个穿着西装的女孩走进来,正是照片上的小雨。

“姐姐!” 小雨跑过来抱住她。

陈念抱着她,哭得像个孩子:“你怎么来了?”

“我听说阿姨做手术,特意赶回来的。” 小雨擦着她的眼泪,“姐姐,你这些年过得不好吧,我看你瘦了好多。”

陈念摇摇头,笑着说:“现在好了,我妈手术成功了,一切都好了。”

医生走过来说:“对了,陈小姐,你的肾炎也得好好治疗,之前是不是一直没吃药?”

小雨立刻说:“姐姐,你的病也得治,钱的事不用愁,我现在能挣钱了。”

王哥也说:“是啊,陈念,你别总想着别人,也为自己想想。”

那一刻,所有的苦难好像都烟消云散了。

张桂兰从 ICU 出来后,看到小雨,拉着她的手不放:“好孩子,谢谢你啊,也谢谢林记者,谢谢王哥,谢谢大家。”

陈念站在一旁,看着母亲和小雨说话,看着周围关心她的人,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轻松笑容。

我看着她,突然明白,那些吃过太多苦却从不诉苦的人,不是不疼,而是把疼藏在心里,把温柔留给别人。

09

张桂兰恢复得很快,出院那天,阳光特别好。

陈念背着母亲,一步步走出医院,小雨跟在旁边,帮着拿东西。

“妈,咱回家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陈念笑着说。

“好,好,听你的。” 张桂兰靠在她背上,笑得合不拢嘴。

王哥开车来接我们,工地上的工友们都来了,手里拿着鲜花和水果。

“陈念,欢迎阿姨回家!” 大家齐声喊道。

陈念眼圈一红,对着大家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大家,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回到出租屋,小雨帮着收拾房间,我和苏晓一起做饭。

“你打算以后怎么办?” 我问陈念。

“我找了个超市的工作,离家近,能照顾我妈,下班还能织围巾卖,慢慢还钱。” 她一边择菜一边说。

“小雨给的钱不用急着还,她也不缺。”

“那不行,欠人的情得还。” 她认真地说,“我还想攒点钱,等我妈彻底好了,就去学点手艺,找个稳定的工作。”

苏晓走过来说:“我帮你联系了个编织培训班,免费的,你有空可以去看看。”

陈念眼睛一亮:“真的?那太谢谢了!”

那天的饭吃得特别香,张桂兰吃了满满一碗饭,陈念也多吃了不少,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10

半年后,我去参加陈念的编织作品展。

她的作品摆了整整一屋,色彩鲜艳,做工精细,很多人都在购买。

小雨也来了,她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职员,经常来看张桂兰。

“林记者,谢谢你当初帮我。” 陈念递给我一条围巾,“这是我亲手织的,你收下。”

我接过围巾,触感柔软,心里暖暖的。

张桂兰坐在一旁,和苏晓聊天,气色很好。

“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 张桂兰笑着说,“念念也找了个好对象,就是工地上那个王哥,他人老实,对念念好。”

我看向陈念,她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王哥走过来,挠挠头:“我会好好照顾念念和阿姨的。”

看着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我想起第一次见到陈念时,她在小吃摊笑着给我端面的样子。

她吃过那么多苦,却从没向生活低头,从没抱怨过命运不公,始终用善良和乐观面对一切。

而生活,终究没有辜负这个默默扛下所有的姑娘。

原来那些不声不响吃过的苦,最后都会变成照亮前路的光。

来源:情感电波健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