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2日到14日德阳突然给中小学生放秋假,教育局一口气端出4条研学路线,家长群直接炸锅:不用请假、不用做攻略、不用抢门票,娃连书包都不用背,直接拎包出发。
11月12日到14日德阳突然给中小学生放秋假,教育局一口气端出4条研学路线,家长群直接炸锅:不用请假、不用做攻略、不用抢门票,娃连书包都不用背,直接拎包出发。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懵,秋假是啥?
四川人自己都没想到,德阳成了全国第一个把国务院2013年文件真正落地的地级市。
三天时间,不上课、不补课、不打卡作业,官方带娃去挖土、开飞机、做面条,家长只负责接送,其余全包。
第一条线把三星堆博物馆和考古基地绑在一起。
别的团只能隔着玻璃看青铜面具,这里把仿制探方直接摆进基地,娃拿小手铲一层层刮,刮到陶片自己写标签,最后还能把复制青铜小人带回家。
导游说得很直白:记不住历史没关系,先记住挖出来的快乐,回去自然会翻书。
第二条线把智慧农场、黄继光纪念馆、挂面村串成一天。
上午看无土栽培的番茄长得比人高,中午在纪念馆听真人讲解上甘岭,下午撸袖子揉面,面条甩到一米长再下锅,娃吃得满嘴油。
家长算过账,门票全免,吃饭团餐20块,比商场里吃顿炸鸡便宜。
两日游把绵竹年画村、庞统祠、气象站打包。
年画老师傅让娃自己刻板,一锤下去木板溅起木花,孩子第一次闻到木头香。
晚上住研学宿舍,8人间,上下铺,没有手机信号,带队老师说想打游戏就睡觉,结果娃9点就鼾声四起。
第二天去气象站放探空气球,数据实时回传手机,娃盯着曲线尖叫:原来云真的是跑出来的。
三日游最狠,直接把滑翔伞基地塞进日程。
早上7点拉到海拔800米的小山坡,教练问谁先来,六年级小胖子举手,离地那一刻全班鼓掌。
晚上篝火晚会,娃自己烤红薯,糊成炭也吃得开心。
家长偷偷在围栏外拍视频,配文:三天花了不到五百,娃回来不刷手机,先画了一张滑翔伞。
很多人担心安全,其实德阳把保险买到牙齿,摔了牙也赔。
带队老师全是持证导游加在校老师,比例1:5,比学校春游还严。
晚上查房两次,娃一打呼噜老师就登记,第二天家长手机收到睡眠报告,比智能手环还细。
有人酸:这不就是换个地方玩?
对,就是玩。
教育部去年发数据,全国小学生近视率52%,每天户外活动不足1小时。
德阳把课堂搬出教室,三天下来平均步数3万,娃回来说脚疼,家长笑得合不拢嘴:长个儿了。
还有人问,落下课程怎么办。
德阳把研学手册发回学校,语文老师收上来一看,写的作文比平常多三页,关键词全是活的。
历史老师更省劲,直接让娃上台讲三星堆,PPT自己拍,台下同学听得目不转睛,比老师放视频管用。
价格表也透明:一日游198,两日游398,三日游598,包含吃住行保险,家长自愿报名,不报的娃正常上学,老师同步直播,回来也能补学分。
结果第一天报名率就飙到92%,剩下8%是娃感冒,家长急得直跺脚。
德阳教育局内部人士透露,秋假成本来自专项加基地让利,一条线贴补80块,目的就是先把火点起来。
数据一上报,省厅已经准备在全省复制,明年春秋假可能一起放,成都家长已经在问能不能跨市报名。
有人算过,三天假期父母不用请假,老人不用陪,娃不补课,全家省下近千元补习费。
最关键是娃回来不吵买玩具,开口闭口考古、升力、非遗,家长发朋友圈都带底气:不是去玩,是去研学。
别小看这三天的影响。
去年日本小学生五天毕业旅行跑遍关西,中国家长只能眼馋。
现在德阳先迈出半步,把研学做成标配,以后简历上写参加过官方考古营,比写奥数二等奖更吸睛。
如果你还在纠结寒假要不要报海外游学,不妨先蹲一波德阳。
机票几千块,签证一堆表,娃回来只记得酒店早餐。
家门口花几百,挖到的陶片能摆书桌,这才是第一手成长。
来源:清新星球CUgLa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