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斯诺克名宿亨德利认为,不可思议的世界冠军赵心童能够让斯诺克比赛看起来比任何其他选手都轻松。
亨德利盛赞赵心童:他是让比赛看起来最轻松的球员
斯诺克名宿亨德利认为,不可思议的世界冠军赵心童能够让斯诺克比赛看起来比任何其他选手都轻松。
凌晨三点刷手机,看到这条消息的人,八成都在揉眼睛:那个被禁赛、掉出前十六、一度连签证都成问题的赵心童,居然把冠中冠打成个人表演。
更离谱的是,他刚下飞机不到十小时,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先把艾伦剃了光头,再把新科世锦赛冠军凯伦·威尔逊按在决胜局黑球上,一杆送走。
有人把这段经历剪成一分钟短视频,配文“从谷底到绝杀”,点赞飙到五十万。
评论区里最高赞只有四个字:他凭啥?
凭的就是让对手犯困的击球节奏。
亨德利在演播室看得直摇头,说赵心童出杆前那三秒,像给对手打麻药,肌肉记忆还没启动,球已经进袋。
更可怕的是,他整场脸上没表情,输赢都一个样,对手根本猜不到下一步。
凯伦·威尔逊赛后憋了半天,憋出一句:球台偏左。
主办方连夜拿水平仪量,结果误差不到半毫米,官方通报里写着“符合标准”,潜台词就是:别找了,问题不在台,在人。
有人统计过,赵心童过去两年打的正式比赛不到二十场,平均每月一场,训练馆还一度被物业断电。
别人担心他手生,他倒好,直接把比赛当训练,杆法一点没变形。
国际锦标赛半决赛输给小特,他只发了一张照片:行李箱立在球房门口,配文“下一站见”。
三天后,他出现在博尔顿,球杆都没换皮头,就把艾伦打了个零封。
最难受的是艾伦。
赛前他刚在北爱尔兰公开赛夺冠,排名回到前八,信心满满。
结果四局打完,他坐在椅子上拧矿泉水瓶,瓶盖掉了三次。
转播镜头给特写,手一直在抖。
赵心童这边,喝水、擦杆、坐回座位,动作顺序都没乱。
第四局最后一颗黑球,他走位的角度差到解说都喊“完了”,可他硬生生把白球推到弧顶,翻袋打进,现场尖叫声盖过背景音。
那一刻,所有人意识到:手感可以练,心跳节奏是天生的。
凯伦·威尔逊更郁闷。
他今年拿了世锦赛,被视为80后新王,结果碰上赵心童,优势全失灵。
决胜局他先上手,单杆52分,台面剩最后三颗彩球,领先近40分。
按常理,赵心童得做三杆斯诺克才能逆转。
可他就靠一杆翻袋蓝球,一杆贴库粉球,一杆中袋黑球,直接清台。
凯伦赛后坐在椅子上没起身,盯着那颗黑球滚落袋口,眼神像刚丢钱包。
采访区他憋了半天,说球台偏左,导致最后一颗黑球线路看错0.1毫米。
裁判长把数据表递给他,他看了一眼,签字走人。
有人翻出2022年德国大师赛决赛,赵心童9-0横扫颜丙涛,那天他穿的白衬衫,领口干净得反光。
赛后发布会上,他说自己只是“把球打进”,没别的秘诀。
两年过去,他经历了禁赛、排名清零、签证风波,再回来,还是同一句话。
接下来,他要打奥沙利文。
火箭在另一场球6-3赢布雷切尔,赛后被问到半决赛,只回一句:他的进攻让人睡不着。
球迷扒出数据,两人过去五次交手,赵心童赢了两场,全是火箭状态爆棚的赛季。
一次是2021年英锦赛,奥沙利文刚打出147,隔轮就被赵心童6-3送走。
那天火箭在球员通道里冲赵心童竖大拇指,说“你比我疯”。
这次半决赛,博彩公司开盘,奥沙利文让1.5局,赔率却一边倒向赵心童。
原因简单粗暴:他让对手犯错的速度太快。
艾伦赛后承认自己“想太多”,凯伦说“节奏被拖垮”,翻译过来就是:还没开打,心理先崩盘。
有人担心他体能,毕竟刚打两场硬仗,中间只隔20小时。
赵心童的回复是:飞机上睡够了。
球迷拍到他落地后没回酒店,直接奔球房,练了40分钟,只练黑球走位,每颗球都走到库边,再翻袋打进。
陪练说,他出杆速度比两年前还快0.2秒,误差却更小。
奥沙利文这边,训练时间比他短一半,练完冲镜头眨眼:我不需要热身,我需要对手犯错。
可数据不会骗人,火箭本赛季决胜局胜率不到60%,赵心童是100%。
两人相遇,谁先把节奏拖进自己的心跳频率,谁就赢。
凌晨四点,球房关灯,赵心童把最后一颗黑球收进袋,杆头擦了擦,塞进杆盒,拉链声特别脆。
门口有球迷等他签名,他签完抬头问:明天几点?
得到答复后,他点头,转身走向走廊尽头,背影没停。
那一刻,你突然明白,所谓轻松,不过是把别人用来抱怨的时间,拿来练球。
来源:狂人魔力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