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珠江潮涌,千帆竞发;齐鲁健儿,捷报频传。11月13日,第十五届全运会进入开幕后的第四个比赛日。山东体育代表团以绝对优势,反超东道主广东,登顶金牌榜与奖牌榜双第一,展现出强劲势头。这份耀眼战绩的背后,是山东作为体育大省的深厚积淀,更是体育强省的责任担当,每一枚奖
珠江潮涌,千帆竞发;齐鲁健儿,捷报频传。11月13日,第十五届全运会进入开幕后的第四个比赛日。山东体育代表团以绝对优势,反超东道主广东,登顶金牌榜与奖牌榜双第一,展现出强劲势头。这份耀眼战绩的背后,是山东作为体育大省的深厚积淀,更是体育强省的责任担当,每一枚奖牌都镌刻着拼搏的足迹,每一次突破都彰显着奋进的力量。
底蕴筑基,厚积薄发,凸显硬核实力。体育强省的底气,源于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本届全运会,山东派出960名运动员出征,在33个大项、48个分项、328个小项中全面开花,参赛规模与覆盖广度位居全国前列。这支队伍堪称“冠军之师”——6名奥运金牌得主、32名世界冠军、89名全运冠军领衔,从李越宏领衔斩获男子25米手枪速射团体首金,到练俊杰跳水夺魁、邢辉空手道登顶,老将们以稳定发挥筑牢“基本盘”。更值得称道的是,山东将体育工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体育新质生产力,形成“人才培育——赛场夺金——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让竞技体育的辉煌有了坚实的社会根基。赛艇项目的完美收官是最佳证明,男女八人艇双双卫冕,在14个参赛项目中10条艇闯入A组决赛,最终收获2金3银1铜,用团队协作诠释了“冠军艇”的传承与荣光。
突破为翼,跨界领跑展创新活力。体育强省的担当,不仅在于传统优势项目的坚守,更在于新兴领域的开拓与突破。14岁的济南小将崔宸曦,在滑板女子街式决赛中上演“统治级”表现,面对广东队曾文蕙、朱沅铃等强手的围追堵截,以半决赛239.53分的高分晋级,决赛中沉着稳健摘金,为山东夺得全运会历史上首枚滑板金牌,从亚运最年轻冠军到奥运第四,再到全运领军者,她用超越年龄的沉稳扛起中国滑板的未来。菏泽小将刘振辉则助力山东武术团体实现“零的突破”,与队友协作逆转夺冠,这枚菏泽首金不仅书写了地方体育新篇章,更巩固了山东武术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从传统武术到新兴滑板,从水上赛艇到跳水泳池,山东健儿在不同赛道多点开花,彰显了体育强省的多元发展活力。
传承为魂,薪火相传继续奋进征程。竞技体育的生命力,在于精神的传承与人才的接续。山东赛艇的卫冕传奇令人动容:男子八人艇自2001年九运会夺冠后,初代冠军张德常、马卫国如今已是主教练,将技术与信念传递给新一代选手,上届冠军成员张松虎、张元泽带领队友一骑绝尘,以1.88秒的优势卫冕;女子八人艇五战全运的张敏收获第8枚金牌,用“相信姐妹们”的信任凝聚团队,让年轻队员王璟祺们“心里踏实”,最终以2.70秒的优势第四次夺金。老带新、新接棒的良性循环在山东军团随处可见:18岁的张展硕两破纪录,夺得男子400米、200米自由泳双金,打破世界青年纪录;U18男足摘银创近四届最佳战绩,U22男篮两连胜、U18女篮闯入决赛,张子宇、姜依依等新秀崭露头角,六成以上首次参赛的运动员平均年龄仅21.35岁,构成了山东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从黄河之滨到珠江之畔,山东健儿用拼搏诠释运动精神,用战绩书写体育强省的责任担当。奖牌背后,是每一次训练的全力以赴,是每一场比赛的永不言弃,是传统与创新的交相辉映,是个人与团队的同心协力。这份“榜首”之势,不是偶然的爆发,而是长期积淀的必然;这份领先之姿,不仅是竞技实力的展现,更是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山东方案”的生动实践。相信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齐鲁健儿必将续写辉煌,让山东力量在全运赛场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文/黄宗跃)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