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汉上村以“党支部+村企联建”发展大葱产业,不仅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更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稳稳当当增收”的心愿。用产业兴旺的实景绘出一幅百姓富足、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摘要: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汉上村以“党支部+村企联建”发展大葱产业,不仅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更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稳稳当当增收”的心愿。用产业兴旺的实景绘出一幅百姓富足、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
眼下,正是大葱成熟收获的季节,在凤城镇汉上村的大葱种植基地,一垄垄绿油油的大葱长势喜人,翠绿的葱叶挺拔舒展。田间地头,村民们分工有序、动作娴熟,收葱、挑拣、捆扎、搬运、装车,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一派繁忙景象。
2025年,汉上村锚定“村村有产业”发展目标,创新探索“党支部+村企联建”合作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联合村内企业阳柘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协同发力,对村内土地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整合——盘活闲置土地、优化种植布局,最终将大葱确定为重点培育产业。从优质品种筛选、科学培育管理,到田间日常管护,全程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全方位保障大葱的品质与产量。目前,50亩大葱迎来丰收,不仅整体长势旺盛,而且葱秆粗壮、葱白紧实,品质与品相均超出预期。
凤城镇汉上村阳柘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新军介绍:“2025年一共种了50亩大葱,秋季雨水充足,大葱长势好、品相也好,每亩能收50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格每亩收入8000元左右。”
从最初的试种探索,到如今成为全村增收的“香饽饽”,汉上村的大葱种植产业不仅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实现40万元的集体收入,而且帮助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路。
汉上村党总支书记李学亮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整合土地,扩大大葱种植规模,同步深化标准化流程、推行有机化管理,全链条把控品质。让汉上村大葱能有好口碑、好价钱,带动更多村民参与,把大葱做成扎根乡土的长效致富支柱。”(记者 高增玉)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