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11月1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贵州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11月1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贵州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探索贵州战法,筑牢产业根基。“十四五”以来,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立足资源禀赋,推进“富矿精开”和“电动贵州”建设,创新“一图三清单”推进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六大体系”,涵盖工业、农业、旅游业、服务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现代化基础设施。推动要素资源向重点领域集聚,优化产业生态,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比如,实施“富矿精开”,促进磷、煤、氟化工耦合发展,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推动“电动贵州”建设,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及整车制造,构建了从矿产资源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
明确重点方向,驱动产业发展。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和市(州)主导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比达82.2%,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90%。立足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辣椒、茶叶、中药材等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2020年的50%提升至2024年的66%,预计今年将达70%。聚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化文旅体融合,从“黄小西吃晚饭”的山水诗意,到“村超”“村BA”的乡土激情,再到花江峡谷大桥的雄伟身姿,一系列现象级IP持续“破圈”,推动贵州从“中国旅游秘境”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速迈进。
强化项目牵引,夯实发展支撑。强力推进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以项目建设的“进”支撑产业发展的“势”。近年来华为云全球智算中心、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瓮福江山新材料、吉利贵阳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投产,有效填补了产业链空白,补齐了供应链短板,提升了价值链层级。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