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平安港股股价创近年新高;友邦首次提出新地区目标拓展计划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02:06 1

摘要:近日,财险公司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出炉,其车均保费情况也随之揭晓。据统计,截至11月11日,共有67家财险公司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车均保费情况,其中,现代财险的车均保费最高,为5700元,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车均保费最低,为880元。67家财险公司的车均

行业要点

2025.11.12

①金融监管总局:牢牢把握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②港股保险股再度走高,中国平安股价创2021年8月以来新高突破60港元

③新华保险前10个月原保费累计收入1819.73亿元 同比+17%

今日数据

1、前三季度67家险企车均保费中位数为1836.89元

近日,财险公司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出炉,其车均保费情况也随之揭晓。据统计,截至11月11日,共有67家财险公司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车均保费情况,其中,现代财险的车均保费最高,为5700元,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车均保费最低,为880元。67家财险公司的车均保费平均值为2079元,中位数为1836.89元。(证券日报)

2、新华保险前10个月原保费累计收入1819.73亿元 同比+17%

11月12日,新华保险发布保费收入公告,公司于2025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819.73亿元,同比增长17%。(新华保险)

今日公司

1、12亿增资“输血”落地,中华人寿三季度末仍未扭亏

今年三季度,中华人寿仍未走出亏损,年内累计亏损金额达1.41亿元。上季度,中华人寿刚完成12亿元的大额增资,中华保险集团、中华财险分别向其增资9.6亿元、2.4亿元。一边是股东方大手笔增资补血,一边是持续的利润亏损,中华人寿正面临着“输血”与亏损并存的困局。今年三季度末,中华人寿的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9.98%、144.68%,分别较上季度提高2.06、3.69个百分点。(中国科技投资)

2、港股保险股再度走高,中国平安股价创2021年8月以来新高突破60港元

11月12日,港股保险股再度走高,中国平安涨近2%突破60港元,创2021年8月以来新高;中国人寿涨超4%,新华保险、中国财险涨超3%,中国太平、中国太保、友邦保险涨超2%。(新浪)

3、京东进军香港保险 求职者称“其或将引流内地京东金融客户至香港投保”

近日,京东进军香港保险市场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该公司在香港的经营主体京东保险香港已获得香港保险经纪牌照,并已在香港开启员工招募。一位近日在京东保险香港应聘的求职者表示,面试中他与香港业务主管谈及京东保险在港的发展规划,得知其初期客户群体或将以京东金融的内地客户为主,若这类客户有香港保险的需求,会被进一步引流至香港完成投保。(经济观察报)

今日新闻

1、险资三季度加仓百亿股:银行股受青睐 中国铝业、金风科技被减持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全部出炉,险资三季度持仓情况也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险资共重仓了732家上市公司约1011.3亿股,相较二季度末加仓120.25亿股。其中,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华菱钢铁、大悦城、南京银行等均被险资加仓超1亿股。从险资三季度重仓减持的个股来看,中国铝业、金风科技均被险资减持上亿股,洛阳钼业、招商公路、山东出版、万丰奥威、大秦铁路、宏达股份等则被减持上千万股。

中泰证券研报称,“利差不够,股票来凑”,迎接A股“慢牛”下险资权益投资新生态,A股慢牛有望改善当前持续低利率环境下险资的投资生态,新准则实施后股票持仓上涨对险企盈利弹性逐步放大。(新京报)

2、预定利率连续三年下调 保险“开门红”产品紧盯分红险

近日,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开始推出“开门红”产品。总体来看,产品设计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了有浮动设置的分红险——保证收益+浮动分红,但分红的主要来源是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盈余,这尤其考验险企的投资、经营能力。目前,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已连续三年下调,为近20年最低水平——普通型产品从3.5%降至2.0%,分红型产品从3.0%降至1.75%。相较而言,分红型产品的预定利率降幅比普通型产品更小,具备一定的收益优势。(证券时报)

3、非车险报行合一落地 定价能力或成竞争焦点

11月1日起,非车险报行合一正式落地实施。多家险企表示,已成立非车险报行合一专项工作组,对现有非车险产品和条款进行梳理和评估,并对产品、系统等进行改造升级,以满足监管部门要求。业内人士认为,报行合一的落地有助于规范非车险市场秩序、遏制恶性竞争,推动非车险费用率优化和承保盈利水平改善。非车险业务过往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竞争模式已难以为继,定价能力或成为未来的竞争焦点。(中国证券报)

4、告别“简单培训即上岗” 险企招募“拼手速”

11月11日,经梳理发现,今年四季度以来,包括泰康人寿、交银人寿在内的多家人身险公司启动的新一轮代理人招募计划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与过去“简单培训即上岗”的模式截然不同,如今的保险公司仿佛在挑选“特种兵”,纷纷向专业化、精英化的人才抛出橄榄枝。曾经依靠“人海战术”跑马圈地的保险业,如今正经历深刻的自我革新。今年以来,险企的招募策略持续发生转变。招聘广告不再强调“收入上不封顶”,而是开始承诺“提供养老管家与财富规划师的双重培训”。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当前,寿险市场已经从传统的纯保障型寿险产品主导市场发展成为储蓄、理财、养老、财富传承等多种功能和作用的新型寿险产品主导市场,甚至寿险产品与储蓄、基金、信托等其他金融业务相互渗透和融合。客户的需求也从传统的保险承保、理赔服务转向健康管理、财富管理、财富传承等综合金融服务需求。这些都要求保险代理人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北京商报)

5、单点提效到生态竞合 保险机构加速扩圈重构竞争版图

随着监管政策密集出台、AI技术快速迭代以及生态合作场景加速涌现,2025年保险行业的数智化进程正迎来关键拐点。据麦肯锡测算,生成式AI预计将为保险业带来高达700亿美元的生产力,而对与保险业密切相关的康养行业带来的生产力高达2600亿美元。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观察行业数智化趋势的重要窗口。在今年的进博会上,中国太保集团及旗下子公司、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镁信健康携股东中再人寿等多家头部企业,纷纷宣布扩圈计划,寻找业务增长新曲线,折射出行业竞争格局正由单点技术突破迈向生态体系建设。(21世纪经济报道)

6、保险机构股票资产已超3万亿 助推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增强

股债“跷跷板”似乎是资产配置永恒的议题。今年,随着债市利率行至低位,多家券商研报指出,以保险资金为首的机构面临股债配置的再平衡问题,使得股债行情的相关性显著增强。在主要的债市配置机构中,保险资金对股债的再平衡配置行为最为明显。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2024年后股票投资增速提升明显,截至二季度末,保险行业股票资产余额达3.07万亿元,同比增长47.6%。西部证券固收首席姜珮珊指出,保险负债端扩容速度放缓,叠加净投资收益率承压、权益市场表现强劲,险资权益配置占比持续上升,进一步扩大债券仓位的意愿与能力有限。据其测算,今年保险继续增配债券,但配债速度高位回落,同比增速从去年末约30%回落至约25%。(财联社)

今日观点

1、友邦人寿张炜:2025至2030年间实现新市场新业务价值40%的年复合增长率

近日,友邦人寿副总经理张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详解了友邦人寿如何坚守保险保障本源,成就了现在友邦人寿高度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营销员团队。张炜还表示,今年友邦首次提出了对于新地区目标宏大的拓展计划——2025至2030年间实现新市场新业务价值40%的年复合增长率。这不仅是增长计划,更是友邦人寿坚定的中国战略,我们也将继续通过“卓越营销员3.0策略”,推动渠道向高质量、专业化不断迈进,全力实现友邦成为“中国最受信赖的保险公司”的美好愿景。(21世纪)

2、瑞士再保险:灾难债券市场增长潜力强劲 建议关注亚洲多元化和高收益投资产品

近日,瑞士再保险旗下巨灾债券投资基金主管苏韦龙表示,灾难债券市场具有强劲的长期结构性增长潜力。今年有十多家新债券发行人进入市场,为投资者创造了更多机会。此外,即将到期的债券发行人都表示会续约。因此预计将在2026年带来更多增长,预计明年市场将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在亚洲方面,苏韦龙说,建议关注多元化和高收益的投资产品。亚洲市场势头良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大量发行灾难债券,因为亚洲传统的再保险资本仍相当雄厚,亚洲整体应对其他风险的资本成本相对较低。随着潜在敞口的增长及亚洲经济增长,公司看到亚洲市场在这方面的潜力变得更大。(智通财经)

今日监管

1、金融监管总局:牢牢把握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11月11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金融监管总局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电视电话报告会,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作宣讲报告。李云泽指出,全系统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部署上来,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要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机构体系,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强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新浪)

今日海外

1、安顾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大幅攀升,助力慕再集团净利润创新高

慕尼黑再保险集团(简称慕再集团)11月11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旗下直保子公司安顾集团(ERGO)业绩表现突出,成为集团净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报告显示,安顾集团第三季度净利润达3.04亿欧元(约25.0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115.6%;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达7.96亿欧元(约65.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55%。

保险服务收入亦显著提升,第三季度增至53.13亿欧元,前三季度达到160.19亿欧元。国际业务方面,安顾集团第三季度实现利润3.24亿欧元。综合成本率方面,德国本土财产险及国际业务均维持优异水平,前三季度分别录得88.8%和89.1%。

慕再集团首席财务官Christoph Jurecka表示,集团第三季度实现近20亿欧元净利润,安顾集团的卓越表现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安顾中国)

2、英国将禁止英企为俄液化天然气出口提供航运和保险等服务

英国外交大臣库珀11月11日宣布,英国计划自2026年起分阶段禁止本国企业为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出口提供航运和保险等服务,以进一步限制俄能源出口。根据英国媒体报道,库珀在启程前往加拿大出席七国集团外长会议前表示,此举旨在切断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获取资金的渠道,推动其结束俄乌冲突。最新禁令阻止英国企业为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向第三国出口提供运输、保险及相关服务,将于2026年起与欧洲伙伴同步分阶段实施。这是英国继上月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后,宣布采取的又一项针对俄能源领域的制裁措施。(财联社)

本周回顾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

来源:今日保2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