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归家APP事件,简直是两岸话题里的一个大热点。事情起因挺简单的,就是一些大陆网友脑洞大开,设计出一款模拟台湾民众回归祖国的手机软件截图,然后这些图片在社交平台上像病毒一样传开。APP的名字叫归家,界面设计得挺接地气的,主打红色调,背景有五
最近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归家APP事件,简直是两岸话题里的一个大热点。事情起因挺简单的,就是一些大陆网友脑洞大开,设计出一款模拟台湾民众回归祖国的手机软件截图,然后这些图片在社交平台上像病毒一样传开。APP的名字叫归家,界面设计得挺接地气的,主打红色调,背景有五星红旗元素,核心功能就是一个一键投诚按钮。用户点进去,填上姓名、住址、电话这些基本信息,就能跳出个虚拟的大陆身份证号码,看起来跟真的一样。
其他部分还有上传台湾军队动向换积分,积分能兑换米面油、鸡蛋、甚至电子产品啥的。举报涉嫌台独言论也算积分任务,拉朋友注册还能额外加分,形成一种社交链。截图里显示各地区登记人数,台北、新北、高雄这些地方数据特别高,总数网传很快就破了13万。虽然这数据没人能正式核实,但传播速度快得惊人,从大陆的微博、抖音跳到台湾的论坛、脸书,几天内就刷屏了。
这个APP其实压根没上架任何应用商店,也没真实开发团队,就靠几张PS的图片和短视频撑场面。可就是这么个虚拟玩意儿,愣是把岛内政坛搅得鸡飞狗跳。台湾媒体先是当成笑话报道,后来发现传播太广,政论节目就开始深挖。“立法院”里绿营议员连着几天质询,陆委会赶紧出面表态,说没在平台上找到这个软件,如果真有就依法处理。
安全单位也动起来了,追查图片来源,怀疑是大陆那边搞的技术干预。民进党高层频频发声,王定宇直接说这是钓个人资料的陷阱,参与的人蠢到家了,还可能被骗钱。许智杰则管它叫渗透工具,破坏社会信任,得彻查。甚至有些媒体放狠话,说战争时可以针对登记用户下手,这话一出,岛内舆论反弹挺大,很多民众觉得太过火。
大陆这边态度就轻松多了。11月5日,国台办例行发布会,发言人张晗第一次回应这个事,把它定位成网友个人创意,没上线也没实体,说这体现了两岸民众对统一的美好期待,还顺带点出台湾当局反应过度,上纲上线。张晗这番话一出口,网上热闹了,大陆网友觉得这点赞太幽默,简直是官方认可民间创意。
岛内却炸锅了,绿营"立委"继续抨击,说这是典型的认知作战,目的是统战宣传。陆委会副主委董玉芸补充,这类东西疑似非法收集资料,不排除涉及发展组织罪,要移送调查。整个事件从10月底图片流传开始,到11月初官方介入,时间线拉得挺紧,网传登记人数从几千蹿到13万,台北等地占比高,媒体节目天天提,议员会议上反复展示截图。
说实话,这个事件暴露了不少两岸民意的真实面。台湾年轻人里,有些人觉得有趣,下载模板自己玩,模拟登记看积分怎么算。中老年群体则警惕得多,担心是钓鱼网站,怕个人信息泄露。社交平台上,台湾网友转发截图时,有人调侃比选举送面纸靠谱,有人好奇真能换到鸡蛋不。还有人做攻略,教怎么上传信息领虚拟福利。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直接报告给当局,觉得这东西不安全。相比之下,大陆网友玩得更嗨,继续二次创作,有人建议改名叫统一通,加功能如匿名保护、反台独排行榜。
民进党为什么这么紧张?归根结底,这APP把统一这么严肃的话题,包装成生活小游戏,让人轻松参与。投诚入口简单到爆,积分系统接地气,举报和上传都像日常任务,社区排名制造大家都在做的氛围。网传数据虽假,但心理暗示强,很多人产生再不登记就落后的感觉。
这不光是娱乐,还触动了岛内对两岸关系的敏感神经。绿营当局一向在统一议题上草木皆兵,这次虚拟风波直接戳中痛点,怕民众心态动摇。国台办的回应则稳稳的,强调民间心愿,没介入开发,保持克制。11月6日环球时报报道,台当局破防,反应过度,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事件后续发展,热度在11月6日后慢慢降,但影响没那么快散。台湾安全部门继续调查,媒体跟进进展,大陆网友保持热情,衍生内容层出不穷。两岸民意互动其实增加了,当局网络监管可能更严,类似虚拟传播会谨慎点。整体看,这场没服务器的风暴,撕开了岛内政权脆弱一面,也让更多人看到两岸民众心连心的那部分。
国台办张晗的点赞,幽默中带点深意,说统一是历史大势,台独是逆流。这话在发布会后,网上转载多,网易标签下国台办相关文章一大堆。
民进党破防在于,这虚拟事件放大民意差距,绿营"立委"极端言论反噬舆论。事件没对话场景,就事实推进,逻辑上从创意流传到官方回应,再到影响延续。接地气说,这就像网友开玩笑,却戳中要害,让当局跳脚。内涵在于,统一心愿通过娱乐化表达,更易传播,两岸联系本就深厚。
来源:笙箫尽陌